杨嘉琪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企业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企业审计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在此背景下,对企业审计风险进行研究具有双重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本文提出,应当不断提高审计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能力,建立完善的企业审计法律制度以及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才能降低审计风险。
【关键词】审计风险;企业;防范
一、引言
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复杂,经营风险也愈来愈大,这导致企业管理人员对于财务审计的风险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也使得企业的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的介入力度不断加大,新增了审计风险职能岗位。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合理规避风险,通过良好科学的审计方式增加组织的价值,改善组织的经营情况,能够促进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下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企业审计风险概述
(一)企业审计风险概念
审计风险是指,在审计人员无意的情况下,没有发现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并且没有将财务数据错误的信息及时反馈给上级部门,从而对业务的正常开展带来了风险。企业的审计风险主要包括两种情况。第一,审计工作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严谨的审计,从而导致审计风险增加。第二,在审计结果中存在较大的错误,但审计人员自身并未发现这些错误,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完善,国家部门也对审计相关法律准则进行了仔细的修改。并对“审计风险”一词进行了解释。
(二)企业审计风险特征
审计风险主要具有客观性,可控制性,隐蔽性以及偶然性等特点。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审计人员的主观操作而消失,相反,由于不同的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有不同的意识以及处理流程,反而会导致审计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错误,加强企业的审计风险。但是,企业风险也是可以控制的,通过规范审计工作人员的操作流程,制定标准化的审计规章制度,能够有效规避审计风险。此外,审计风险的隐蔽性体现为,审计风险的大小难以进行直接的估量,并且许多审计风险隐藏较深,难以被审计人员察觉[1]。
(三)审计风险的种类
审计风险主要包括三大类。第一是固有风险,某些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对财务报表的监督与控制力度缺失,导致即便财务报表存在较多的错误,内部控制体系的工作人员也无法察觉这些问题。第二,控制风险。某些企业尽管设立了较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内部控制体系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无法识别错误,也不会对财务报表中的错误进行纠正,审计人员无法估计准确的错误信息,导致审计风险的存在。第三是检查风险。检查风险是指,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存在重要的错误数据,但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以及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查。
三、企业审计风险原因分析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对于许多小企业而言,仅有1-2名审计人员,不像大企业拥有众多的人力以及资金资源。每年在审计会计工作的忙碌时期,往往需要从社会雇佣外部人员参与企业项目工作。而这些外聘的临时工作人员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可能会影响到项目的最终结果。存在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多数小型企业对审计风险的重视程度较低,尤其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缺少对审计工作操作流程进行详细的规章制度,因此,在审计工作人员执行审计任务的过程中较为随意,企业对财务员工的审计工作操作规范性没有明确的质量规定要求。加上在项目忙碌期间,绩效考核以及监督力度也比以往有所下降,导致企业可能存在审计风险,审计工作人员在大量忙碌以及繁琐的工作中也会表现出力不从心,态度不端正等诸多问题。
(二)缺乏高素质审计工作人员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尤其是小型私有企业,存在严重的人才流失与缺乏问题,在职审计员工的专业素质能力普遍不高。一方面,受到企业自身的内部可用资金以及资源的限制,小型企业没有能力聘用优秀的审计专家,也难以招聘到专业的审计从业人员,无形中降低了聘用工作人员的门槛,导致审计工作的风险系数增加,也不利于在后期拓展团队,接纳审计人才,直接导致许多企业招聘的审计工作人员甚至没有获取CPA证书,缺乏必要的大型项目审计工作经验,带来了更高的审计风险。另一方面,许多在职的审计工作人员对国家的相关法律知识了解程度不够,如《经济法》,《会计法》等,这也会影响到企业开展审计活动的效率,降低审计科学性与合理性[2]。
(三)我国审计法律体系有待健全
就目前而言,我国与企业审计相关的法律制度体系并不健全,缺乏必要的配套性,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部分审计法律制度,但是涉及到具体行业企业的审计行为则寥寥无几,这些法律过于重视理论层次的规定,而忽视了日常的可操作性。此外,许多与企业相关的审计法律制度并不是统一制定的,而是由不同的法律部门分别制定,而由于制定法律的部门之间职责不同,某些法律会存在矛盾,加大了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四、企业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应当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与完善。一方面,主动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激励机制以及监督考核流程,充分结合具体业务特征,通过制度化的管理鼓励审计工作人员积极工作并仔细对待审计过程中的每个问题。奖励审计工作质量突出的在职员工,而对于出现的审计错误甚至存在违法不端行为的员工进行惩罚,提高审计人员工作标准。另一方面,企業也要加强对审计过程以及结果质量控制程序的管理与完善,建立完善的体系标准,包括业务工作的责任分配机制,审计底稿的保存与整理,客户关系的经营与管理以及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问题等[3]。
(二)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综合能力
在职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直接影响审计工作质量。一方面,企业应当提供审计人员的招聘标准,通过高薪酬以及专业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吸引审计专业毕业生加入团队,带领其他员工共同开展审计工作。另一方面,企业也应当为在职员工提供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包括审计基础知识,法律知识等,拓展员工视野,提高工作能力,降低审计风险。
(三)完善审计法律法规
针对企业审计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的问题,我国政府以及法律部门应当尽快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出台更加详细,与企业实际业务流程相关的制度。针对不同企业的行业特征,也应该提供具有一致性的法律规定,减少审计人员的工作难度,发挥法律的监督以及管理功能,降低企业审计存在的风险问题。我国可以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审计法律制度,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进行创新与改进[4]。
五、结论
审计风险会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一定损失,也不利于领导层的监管与决策。企业审计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发现企业审计存在的风险问题,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信息建设,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提升审计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郭燕.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研究[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11):119-121.
[2] 赵严严, 李爽, 张静.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研究[J]. 环球市场, 2017(19).
[3] 黎红莉.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3(7):122-123.
[4] 宋丝雨. 企业审计的风险与防范措施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15(6):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