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俊鹏 杨飞 王宁 田霜 高榕炀
【摘 要】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几十年里,小微企业在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增加财政税收、改善民生福利、提高国内消费水平、解决就业问题、社会和谐稳定等各方面都体现出了巨大价值。但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性低的问题仍然困扰着小微企业的发展。第一,本文从理论分析了融资可获得性低的现状及成因,并从中进一步研究,寻找决定性因素。第二,本文以对河南省小微企业的调研为例,从调研结果来分析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性低的决定性因素,使其具有说服力。第三,从小微企业内部、外部宏观环境、银行等方面阐述了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性低的原因,并从小微企业自身,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机构,政府扶持,以及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性低;决定性因素;金融机构
一、引言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主要指那些产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产品、服务种类单一,规模和产值较小,从业人员较少的经济组织。小微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改革开放、加快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吸收就业和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日益得到肯定。我国政府也出台了各种法律法规和具体措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但由于外部环境和自身原因,我国小微企业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在小微企业面临的众多问题中,提到最多的是融资问题。许多学者(Cressy 与 Olofsson , 1997; Berger 1998; Mayer,1998等)的研究表明,在小微企业各种可能的外源融资渠道中,银行贷款是最主要的渠道。
二、文献综述
小微企业外源融资困难主要来自于信息的不对称。许多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资产规模小,缺乏业务记录、税务状况、财务审计和信贷历史信用等信息,导致其获取外源融资的困难(Berger &Udell;, 1998)。信息收集和传递的困难加剧了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中小企业在借款决策中容易产生逆向选择行为,导致商业银行在信贷过程中的信贷配给现象。由于信贷配给,中小企业即使愿意高利率贷款,银行也不会批准,因为银行认为那些愿意出高利率的中小企业会选择高风险的投资项目(Hodgman,1961;Stiglitz和Weiss,1981;Wette,1983;Martinell,1997;林毅夫、李永军,2001;张捷,2002)。
关于研究对象理论方面的研究。小规模企业的融资问题是由Macmillan(1931)第一次提出的,被称为“麦克米伦缺陷”。“麦克米伦缺陷”理论认为企业规模影响企业融资方式和融资难易程度。Malnell&Hodgman;(196l)指出,由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成立时间不长,信贷记录不完整甚至缺乏,银行难以凭借信贷记录来评判企业信用状况,因此企业贷款申请难以获得通过,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的支持Stigliz和Weiss (1981)也指出担保可以看作是贷款人对借款人事后道德风险问题的一种约束机制,可以降低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有研究表明,固定资产抵押有助于解决逆向选择并能避免银行的信贷配给(Stigliz& Weiss, 1981; Chan &Thakor;, 1987)。實证研究结果表明,为了降低中小企业的违约风险,银行信用贷款的比重日趋降低,抵押、质押和担保贷款的比重日渐增高。
三、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性低的理论分析
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形成的最基本特征是,贷款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以及经营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信贷调查成本更高,这是形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企业自身的原因。
Stiglitz 和Weiss 的经典信贷配给理论指出,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的情况下,银行在高利率水平上拒绝给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有两个原因:一是企业愿意支付高利率的行为向银行发出他们是更高风险成本借款者的信号,从而使银行望而却步。二是因为在更高利率水平发放贷款会使企业选择更高风险的行为,从而进一步增加银行的风险成本。所以,银行利润最大化的选择是对大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实行差别待遇。
四、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性低的决定因素
(一)小微企业内部因素
1.抵押担保条件不足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小微企业生产或经营性厂房(场所)为租用性质,自用或自建房产占比为24%。除了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之类的抵押物外,小微企业的现金流不充足,而目前银行贷款还款来源主要是企业现金流,有资质的贷款担保人和有效抵押物。对于缺乏抵押物且现金流不稳定的小微企业来说,几乎不具备银行一般企业贷款的条件。目前虽然有些银行出台了针对小企业的贷款项目,但是仍然存在贷款利率偏高的问题。
2.小富即安思想
“小富即安”思想主要存在于改革开放以前,指那种满足于现状而不思进取的状况而对于现代的一些小微企业管理者来说,“小富即安”思想仍然存在。在调查问卷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在调查小微企业管理者对“现在企业发展稳定,暂不考虑扩大规模”的看法时候,选择符合的人数占比60%。说明在所调查的100个小微企业中,有一半以上的企业选择继续在现有规模上经营。这种“小打小闹,小既是安”的表现,使得一大部分小微企业停滞不前,仅仅依靠自身资金积累维持原有生产经营规模,因而表现出抗风险能力差的特征。
(二)小微企业外部因素
1.融资渠道受阻
在企业生产经营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占21.7%,大部分小微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近几年来呈上升趋势,已经由2009年的21.23%上升到2015年的23.90%,上升了2.67个百分点其中在2012年小微企业发展受到了国家政策限制以及社会整体经济状况不好等因素影响,占比偏小,但在2013年,随着市场环境、政策的逐渐好转,贷款占比也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达到了历史最高的29.42%。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小微企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市场环境和国家政策的影响,这也是目前我国小微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问题。
2.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或指信息不完全或非对称信息,是指交易双方中的一方掌握相关信息而另外一方没有这些信息,或者一方比另一方掌握的相关信息量多,从而使得信息劣势的一方的决策受到不利的影响。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交易双方中任何一方都未获得完全清楚的信息;二是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双方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有关信息;三是交易双方对于各自在信息占用方面的地位都是比较清楚的。由于涉及到交易双方,因此,当企业采取内源融资时不会出现信息不对称,而只有通过企业外部筹措资金时才能会产生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理论根据信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进行了划分,将发生在双方交易前的信息不对称称为事前信息不对称,事前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问题;将发生在双方交易后的信息不对称称为事后信息不对称,事后信息不对称则导致道德风险问题。在金融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可能向某些“坏企业”,即不偿还或能力低的企业发放贷款,而把“好企业”,即守信或偿还力强的企业排除在外,逆向选择就发生了。由于存在逆向选择,企业贷款成为不良贷款的可能性增大,即便市场上有风险较低的贷款机会,由于银行很难将风险低的贷款机会和风险高的贷款机会完全分辨出来,因此,银行有可能决定不发放贷款。
除此之外,小微企业融资被拒的理由有很多如图3所示:
如图所示,无法落实抵押是最重要的融资被拒原因,其次是无法落实担保,这兩项加总就超过了50%,可见信息不对称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因素。
3.垄断
垄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微企业融资。各类银行在贷款对象选择上,都会跟随大型银行选择大型企业从而出现信贷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垄断严重的领域的小微企业比市场趋近于自由竞争的领域小微企业得到的融资平均要少24.8%,有些地区差值会更大。大型银行鉴于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角度选择向大型垄断企业贷款,他们更愿意援助垄断的大型企业。
【参考文献】
[1]Stiglitz, J. E. ,and A.Weiss,1981.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1:393~410.
[2]Bergen A N, Udell G F. 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 The Importance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J].Economic Journal, Feb. 2002,112:447
[3]Berger, A.N., Udell, C.F., 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The roles of private eduity and debt markets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8,22
[4]Cressy, R. and Olofsson, C., The financial conditions for Swedish SMEs: Survey and
[5]周意珍,余子华,黄云霞,杨威.小微企业融资呈现新“两难”现象的思考与对策[J].金融与经济,2017(12):88-91.
[6]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融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7]张捷.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与银行组织结构[J].经济研究,2002 (6)
[8]周天勇.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运行与增长中的作用机理〔J].经济研究,2002(04).
[9]刘晓冬. 小企业贷款定价问题探讨[J]. 现代商业银行导刊, 2010(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