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树娴
摘 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为宝贵的财富,强化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屏障建设不仅仅是可以有效改善本地的生态环境,同时还有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为此,需要积极加强生态安全重要屏障。在文中主要就本地构建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屏障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环境,途径
丽江市第三次党代会作出了“加快生态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国际精品旅游胜地、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窗口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建设”的战略部署。努力把丽江建设成“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是丽江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新高度,也是地处西南边陲的丽江各族人民对国家生态安全大局的庄严承诺。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玉龙最宝贵的财富。玉龙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三顶桂冠,自然和人文资源极其丰富,是云南省乃至全国旅游资源富集县,丽江市75%的旅游资源分布在玉龙。玉龙县是丽江市实现生态一流目标和建设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屏障的关键。市委提出“一江、一城、两山、三湖”为重点的建设思路,金沙江、中心城区、玉龙雪山、老君山、拉市海都涉及到玉龙县。因此,丽江市建设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屏障的重点在玉龙县,玉龙县必须争当建设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屏障的排头兵,必须要为丽江市建设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屏障做出贡献。
一、玉龙县建设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屏障的意义
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态资源是玉龙最大的特色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是最珍贵的品牌和形象,是建设生态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国际精品旅游胜地的基础和条件。抓住机遇,着力建设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是玉龙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建设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是玉龙义不容辞的国际责任
切实加强丽江的生态文明建设,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维护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和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的一项国际责任。站在当今全球生态保护的高度看玉龙,玉龙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地位:一是玉龙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重点区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二是玉龙位于金沙江天然林保护核心区,是长江上源重要生态功能区,“最重要的绿色堡垒”,金沙江流经玉龙县364公里,境内生态环境保护对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关系极大;玉龙境内拥有拉市海重要湿地;玉龙雪山是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现代海洋性冰川,具有重大的科考等价值。保护玉龙生态环境,关系到全国的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是玉龙的义务和责任,也是玉龍对全市、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最大贡献。
(二)建设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是对玉龙发展思路的丰富和完善
玉龙历届党委、政府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思路,坚持走符合玉龙实际的特色之路,从“十五”时期的“745”发展思路到“十一五”确立农业稳县、旅游强县、水能富县、生态立县、文化兴县、全面开放的“六大战略”,到“十二五”时期的七大战略和“134”战略布局,到“十三五”时期的“三区一基地”战略,玉龙的发展思路不断地丰富和完善。面对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我省实施“两强一堡”战略和市委全会提出 “努力把丽江建设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窗口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的新形势,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努力构建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屏障和展示纳西文化重要窗口”的新目标,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了玉龙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县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紧紧围绕“山美、水美、村美、城美、人美”的“五美”目标,全力建设“大美玉龙”,“以建设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目标,打造‘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丽玉龙”,把生态保护工作提到了更新的高度。县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七大战略”,着力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文化旅游创新区、高原特色产业基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力建设“大美玉龙”,这是进一步用世界眼光,从全局高度,与时俱进谋划玉龙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建设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是玉龙各族人民企盼已久的历史追求
玉龙民族文化的核心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各民族素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优良传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丽江先民始终坚守在三江并流区域,守护着这方水土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屏障。改革开放以来,丽江为建设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进行了艰辛探索和实践:上世纪80年代,丽江自我启动金沙江生物固土防护林工程建设,“为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90年代初,自觉反思“木头财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兴旅游,少砍树,多发电”和“环境不能受到污染,生态不能受到破坏”的发展思路;从1994年开始,丽江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在全国率先停伐金沙江天然林,关闭木材森工企业和污染企业,实施节柴改灶、沼气化工程等,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80年代的30%左右上升到现在的73.5%。玉龙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目前正全力推进的“森林玉龙”建设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为建设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玉龙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是县委、县政府全力以赴抓生态,实现绿色健康发展的决心和写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和具体实践。近年来,玉龙县在生态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率先开展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试点工作。以“一江两山两海”为重点,积极开展“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自觉履行《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丽江宣言》,完成《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巩固“两山”整治成效。
二是稳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面山环境整治,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抓严抓实森林防火、林政资源管理、环境综合整治、森林生态治理等工作,坚决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三是认真组织义务植树造林,大力发展核桃、青梅、雪桃、花椒、油橄榄等特色林产业,“森林玉龙”建设成效显著,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3.5%,比“十五”末提高8.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8个百分点。
四是有效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实施生态修复、面源污染防治、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工程。實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地下水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全面推行“河长制、路长制、街长制”,县乡村三级责任体系实现全覆盖,河湖库渠治理持续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得到较好处理,顺利通过国家创卫复审。
五是积极推进生态乡镇创建,创建率43.75%。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
三、玉龙县构建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屏障的主要途径
构建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屏障,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利用好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必须坚定走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继续深入开展生态县创建工作,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要倍加珍惜良好的生态环境,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玉龙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
(一)切实做好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
一是持续推进拉市海环湖截污和综合整治工程,结合白沙水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巩固雪山脚下建成的珍珠湖泊,引导群众有序参与乡村旅游,改变贫困面貌,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协调发展。
二是持续抓好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划定工作。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地下水资源综合治理。
三是加快玉龙雪山、拉市海、老君山“市级低碳国土实验区”建设,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环境承载能力。
(二)巩固“森林玉龙”成果
一是继续实施退耕还林、低产低效林改造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金沙江河谷百万亩木本油料生态公益林,做好红豆杉、珙桐、榧木等珍稀树种的人工培育示范工作,大力促进核桃、油橄榄、花椒、雪桃等林产业发展,全面完成石漠化治理目标。
二是严格执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以提高造血功能为重点,用好专项补偿资金,积极发展林下产业,不断增强林区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三是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后,全县森林资源进入国家卫星实时监控系统,必须用更高、更严的标准强化资源林政管理,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共同守护好玉龙秀美山川。
(三)全面实施城乡环境污染综合整治
一是推进绿色发展。围绕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建设和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目标,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建立完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大力发展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把循环经济理念落实到全县每个企业、每个产品、每项生产工序上,形成农业原生态、工业可循环、旅游业可持续的生态产业体系。
二是推进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抓实抓细金沙江、漾弓江、拉市海等河湖库渠保护治理。加大生态系统保护,抓紧抓牢森林防火、林政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点工作,扎实推进以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地下水综合治理、拉市海湿地生态保护、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生态保护等专项行动。继续做好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三是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继续实行“以煤代柴”,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型能源,建设节约高效的能源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更新观念,大力实施农村沼气建设,推广太阳能建设,鼓励使用节柴灶,提倡用煤炭代替木柴做烤烟烘烤燃料,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烤烟用煤补贴,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严格小水电项目建设程序和准入条件,做好小水电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设计和运行中充分考虑和保障生态用水,施工期间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措施,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
四是按照市场化动作的模式,提高污水、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处理率,推广中水循环使用,推动单位、小区和学校开展绿色创建,引导农村民居庭院美化、村庄绿化,构建绿色新农村。
(四)强化环境监管
要层层压实环境保护责任,强化空间“一张图”管控,推动“多规合一”、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在旅游景区、工业园区、城市规划限建区等重点区域实行最严格的项目准入门槛。完善生态管理制度,深入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工作,加大环境执法,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总之,“天蓝、地绿、山青、水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的环境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构建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屏障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造福千秋万代的战略工程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投入力度,采取强有力措施,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走经济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发展的突出位置,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环境优化和民生改善同步提升,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为全国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