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语》经典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2018-06-11 10:39程劲梅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生命

程劲梅

摘 要:文章指出,在教学中运用《论语》经典,能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知悉传统礼仪和节庆活动,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关键词:论语;孔子;生命

作者简介:程劲海,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实验中学教师。(湖北 荆州 434000)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9-127-03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下面笔者就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第四单元为例,谈一谈《论语》对现行教材的指导作用。让我们在《论语》的世界中,找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关《论语》表述】①“未知生,焉知死?”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③“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等等。

【设计意图】本单元引导学生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从小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及相应的道德行为,帮助学生认识、悦纳自己的生命,并尊重其他生命,进而主动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的定位与存在的价值,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

“未知生,焉知死?”的意思是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类似的表述还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或“天道远,人道迩”等,所以“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我们获知更多的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子眼中滚滚奔流的河水、江水,不只是一种自然存在,其中流淌的还有挽不回、留不住的光阴。孔子告诉学生,向前,向前,昼夜不断地向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宇宙向前迈进,人生也是如此。就在孔夫子看着流水兴叹时,他给自己,给他的学生,也给后人描述了这样一种人生轨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论语》中,孔子首先讲求自身的和谐。“三十而立”并不是一个外在的社会坐标,如用房子、车子、票子、位子来衡量你是否取得成功,而是自身是否内省、自信和坚定。“四十不惑”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使外部世界给你很多打击、缺憾,你也能在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的位置。“五十而知天命”是说到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种内心的定力,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不为外物所动了……孔子强调天地之理在于内心的融合。这种境界看似平易,在此之前却要经历千锤百炼。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孔子在此提到了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年轻的生命也应该开创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不要像原壤一样,“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做了一辈子人,对自己没有交代,毫无作为,与土壤同腐。尤其是知识分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什么知识分子要挑起国家社会的责任,因为一个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仁就是他的责任,仁就是亲亲、仁民、爱物。

【教材链接】第八课 探问生命

1.生命是不可逆的、短暂的,我们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向死而生,从容面对生命中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2.在休戚与共的社会中要做到敬畏生命,意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他人休戚与共;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对生命的敬畏不是迫于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活动探究】

1.“未知生,焉知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2.“仁者爱人”“推己及人”说明什么道理?

3.有人说心存敬畏,才能无畏;也有人说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那么心存敬畏会让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和行为有何不同?你在这些方面做得如何呢?

罗杰斯说:“知识对学生是否具有个人意义,是学生愿意学习知识和知识能够保持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一个人熟读《论语》,却没有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能力、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那书读得再多也没有实际的意义和真正的价值。

【相关《论语》表述】①“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②“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

【设计意图】孔子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曾皙的理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在大地开冻、万物欣欣向荣的时节,安排一个洗滌自己、亲近自然的仪式。在这种仪式中,我们与天地合一,去敏锐地感知自然节序的变化。曾皙的理想看起来不过是日常小事,不是舍己为人的大理想,但曾皙的内心是完满充盈的,他以自身人格的完善为前提,以万物各得其所为理想。实际上他描述的大同社会,就是国家富强下的人民康乐,说中了孔子的思想,难怪孔子慨然长叹。因为孔子的政治理想分三阶段:庶矣,富矣,教之。即:政治清明、社会繁荣;经济发展、人民富有;文化教育、精神传承。

养护精神完全不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如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养护精神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养护精神强调“匹夫不可夺志”,更强调“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野蛮的夷狄人,有政权的存在不如有文化精神。夏朝丧失了政权,已经消亡,但文化流传至今。同理,如果时代环境没办法做到足食、足兵、民信,当然,最重要的政治原则是民信,“民无信不立”,只要人民对政府信心坚定,就会产生力量。用我们今天的白话说就是:团结统一、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正是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的巨大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华民族才能历经无数考验而不倒,面临种种巨大灾难而不衰,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讲学时,面对道教隐士微生亩等的不理解,“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答复说:我为国家尽心而已,就算是我的毛病吧!真正的千里马,并不是它的力量有多大,而是它的德行好。面对鲁国当权者公伯寮的挑拨和造谣,孔子的学生子服想放手去做,借助政府权力除掉他,但孔子思想坚定,品德高尚,始终不运用学生权力;面对万分危险的处境和劫难,匡(宋国地名)人要杀掉孔子,因为孔子长得像坏人阳虎,这就是有名的“子畏于匡”事件,孔子不动声色,慰勉学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总之,对于挫折,孔子不改初心,从容积极,勇气可感可佩,意志顽强坚韧。

【教材链接】第九课 珍视生命

1.我们要爱护身体、养护精神。养护精神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养护精神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2.我们在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挫折;挫折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我们要正确对待。

3.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也可以向他人求助和学习。

【活动探究】

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说明了什么?

2.在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方面,你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调整和改进?

3.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讲学时,面对道教隐士微生亩等的不理解,孔子积极答复;面对鲁国当权者公伯寮的挑拨和造谣,孔子的学生子服想借助政府权力除掉他,孔子不答应;面对万分危险的处境和劫难,匡(宋国地名)人要杀掉孔子,因为孔子长得像坏人阳虎,孔子不动声色,慰勉学生。总之,对于挫折,孔子不改初心,从容积极。

①孔子在周游列国、宣传讲学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挫折?

②在你成长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挫折?

③从孔子的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运用国学经典,创设大量情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是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引擎。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机和魅力,教师才能行走在自我成长、自我超越的大道上。

【相关《论语》表述】①“矜而不争,群而不党”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等。

【设计意图】孔子讲求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君子的一个标准就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意思是说:君子是合群的,虽然他内心庄重、庄严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却从来不争。同时他也绝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或者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把每一个人的不同声音和谐地融入大的集体声音中。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本要求我们:面对生活的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就是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活出自己的精彩,让生命更加绚烂。这些在《论语》里都有叙述。

孔子认为君子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是变通的、与时俱进的。君子是社会的良心。孔子最初的个人理想是读书不为功名富贵,但求对社会对人类有所贡献。但他推行的“王道”与春秋末期的“霸道”背道而驰,屡屡碰壁仍然“知其不可而为之”。齐景公悦孔子言而“不能用也”,鲁定公也靠不住,孔子的政见在“好德不如好色”的卫宁公那里也行不通……到了晚年,孔子深感即使拿到了权力,也平定不了世界,要想对社会、历史有贡献,最适合自己的是从事文化和教育;何况,权力影响并不久,文化与教育才是千秋万代的事业。他的这一思想和做法对后人影响深远。

【教材链接】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1.探索生命的意義是必要的;怎样的人生是值得的?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看到别人需要时奉献自己的爱心,能承担自己的责任;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

2.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生命贫乏的原因和表现:封闭自我和缺乏目标;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3.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也要关切其他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共同营造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4.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平凡的生命也有自己的价值;生命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活动探究】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潜心致力于古文献整理,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其思想以“仁”为核心,“仁”即“爱人”,倡导推行“仁政”,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实副其“名”;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其深远。现存《论语》一书,记载有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①孔子的生命丰盈吗?为什么?孔子的生命关切吗?为什么?孔子的生命伟大吗?为什么?

②你会如何让自己的生命丰盈?

③你会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关切?

④你会如何让自己的生命伟大?

生活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毫无疑问是《道德与法治》教材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教材是有字之书,要把有字之书读活,就必须读懂社会生活这本无字之书。只有在实践基础上把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统一起来,学生才能真正有所悟、有所得。所以,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责任编辑 朱泽玲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生命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