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萍
【摘 要】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化,信息链接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策略,被教师广泛运用。通过理性思考,重新定位,从正确把握链接时机、合理选择链接内容、精心设计链接形式三个方面对信息链接策略进行论述,以期把握其在阅读教学中的特点与尺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阅读教学;信息链接;策略
新课程教学需要课内外有机结合。作为处在课改大潮中的语文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创新的意识外,更要有一种“超链接”的能力,才能将课改目标落到实处,即依据教材,超越教材;紧扣课堂,拓展课堂。结合课文,用知识链接的方式,为课堂补遗,使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加宽,进而点明学生学习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自主学习语文。
一、正确把握信息链接时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中教师只有把握好启发的时机,适时链接,才能真正启迪学生的思维。
(一) 课前链接,唤醒期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指在阅读之前和阅读过程中,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所先行具有的结构图式与阅读趋向。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课前为学生提供链接,可以起到创设阅读情境、唤醒学生阅读期待的作用。
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给予树》时,由于学生对西方的圣诞节了解不多,课前可以让学生就课后资料袋中关于圣诞节的介绍谈谈阅读收获,并告诉他们,对于西方的孩子来说,过圣诞节就像中国孩子过春节一样充满了乐趣。“那这个圣诞节,课文里的人是怎么过的呢?”这时,学生对于圣诞节的感性认识丰富了,学习课文的兴趣被大大激发。
(二)课中链接,提升感悟
课中研读重点段落的时候,从学生的阅读实际出发,乘势插入资源,课内课外互相渗透,互相借鉴,能让学生的阅读期待视野与作品融合,从而促进阅读感悟的进一步深入。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节选自著名作家季羡林的回忆录《留德十年》,表达了作者对生养自己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课文以叙述为主,夹杂着日记片段,和学生以往所学的写人或叙事类文章不同。
现在的很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处世。怎样让学生体会季羡林这份浓浓的怀念之情?抓住文本,字字句句地读悟是根本;适当链接,则是情感深化的“酵母”。文章第二段写到了对生母的深深怀念。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何以她的离去让作者如此长久地痛入心扉地思念呢?文中没有详细的描述,学生不得而知。这时课堂引入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一书中《一双长满老茧的手》的片段,母亲的辛勤劳作和怜子之心在学生的脑海中顿时立体化了。学生此时再读课文的第二段,对作者的这份痛不欲生就能感同身受了。
(三)课尾链接,增加积累
教材的文本,只是一个例子。如果单靠一学期几十篇课文,很难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一堂课的结束环节,教师添加链接,合理拓展,能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阅读天地。
如学完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后,学生对“我”的天真、可爱印象深刻,对那个年代的老北京风情更充满向往。这正是激发学生阅读《城南旧事》这一经典名著的最佳时机。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想知道林海音写的这本《城南旧事》究竟是怎样的吗?”并趁热打铁出示《城南旧事》中的一些精彩片段,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随后还可以开展阅读交流,在学生中掀起阅读经典名著的热潮。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节选或改编自名家名篇的课文占了多数。抓好契机,进行链接,可以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让他们增加语言积累,走出教科书的狭窄世界,跨入文学艺术的殿堂。
二、合理选择信息链接内容
多元化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环节。合理选择信息链接内容,可以促進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感知,提升探究能力。
(一)链接资料,拉近距离
“阅读往往是需要知人论世的。”教材中的课文一般都是文辞兼美的作品,尤其是一些古诗词、历史故事等。这些作品因年代久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如果不做一点关于作者或者文本创作的背景链接,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就很难拉近,感悟时也易流于表面。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描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无私的伟人心襟和作为父亲痛失爱子的真实情感。但对于处于和平年代的学生来说,战争离他们实在太遥远,他们也想不通为什么一个国家主席要送自己的儿子上战场。这时候教师链接抗美援朝的相关背景,以及毛岸英的生平简介,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进入阅读情境,拉近与文本的距离,为更好地解读课文找到一面镜子。
(二)链接同类,深化主题
在感悟主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主题”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精心的课堂设计,超越文本,实现与同一作者、同一题材、同一文体的信息链接,强化或类化对教材的文本内容和写作方法的体会和感悟,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以链接同主题古诗为例,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就拿“写景”主题来说,有贺知章的《咏柳》,还有杨万里的《小池》、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等。教学时就可以进行资源整合,实施“归类教学”,帮助学生在把握基点中生情。在学习这些写景的古诗时,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学习其中一两首,学生通过入情入境的诵读,感受景物的美丽。接着,在集中感知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收集、整理相同主题的诗,迁移所学的方法进行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其他写景诗。学习过程有扶有放,既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又拓宽了学习的内容。最后,在求同的基础上,还可以鼓励学生求异创新,探寻发现同样是写景的古诗,同样是赞美之情,它们还有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三)链接生活,读出自我
新课程强调“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所以,阅读教学和学生生活体验之间的链接是不可或缺的,这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促进学生情感的内化和升华。
笔者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卡罗纳》一课时,班里的学生小樱因父亲车祸去世请假在家。课堂上,学生通过研读文字,深入学习了这个体现人与人之间真诚理解、互相关爱的感人故事,并纷纷交流了自己的学习感受。这时,笔者稍作小结之后,缓缓说道:“明天,小樱就要来上学了,我们该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我想告诉她,我们都在她身边。”“我什么也不想说,就想紧紧地抱抱她。”“我想送她我最爱的芭比娃娃。”……
对于语文学习,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亲近母语,运用母语,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母语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懂得善待生活中的每一天,善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三、精心设计信息链接形式
根据文本特点、学生实际等因素,链接的形式可以因人而异,因文而异。教师要适度、适时引入文字、音乐、图片、影像等媒介,促进感悟,深化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链接多媒体,引起共鸣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合理运用它,能把学生带到文本意境中,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伯牙绝弦》讲述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惺惺相惜的故事,读来让人感慨。尤其是文中“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部分最让人动容。教学这部分时,可播放古琴名曲《高山流水》,让学生想象伯牙在这首曲子里还会表现哪些景色,子期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在舒缓流畅的琴声中,学生的心弦被拨动了,一个个似乎如见其景,如入其境,侃侃而谈。教师说“伯牙鼓琴,志在清风”,学生答“善哉,徐徐兮若清风”;教师说“伯牙鼓琴,志在明月”,学生答“善哉,皎皎兮若明月”;教师说“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学生答“善哉,依依兮若杨柳”……浸润在琴声中的学生,细细地品味,动情地朗读,唤起了对知音难觅的共鸣。
此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图片、动画等方式呈现丰富直观的表象,也便于激起学生的情感,从而领会文本的意境,提高感悟的质量。
(二)链接插图,直面文本
小学语文教材里很多课文都配有插图,它具有形象性、直观性,不但符合小学生所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而且能直接体现教材内容,是宝贵的教学资源,但在课堂教学中却常常被教师所忽视。
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一文,配有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插图。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谁?他在干什么呢?他在想什么呢?”由于课文的插图体现了故事情节,学生非常感兴趣,所以也说得非常具体,并加入了丰富的想象。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课文,就能较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内容上来了。这一过程,实现了从图像信息到文字符号的转化,使学习变得更有趣,学生也更容易亲近文本。
(三)链接活动,展示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语文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越是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就越浓。听、说、读、写、画、演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阅读能力的平台,帮助他们树立阅读自信。
精彩的故事讲一讲:《盘古开天地》《夸父追日》《陶罐和铁罐》等神话、寓言、童话故事精彩纷呈,在教材中占有不小的比例,也深为学生喜爱。让学生在班里、在家里进行故事的复述,学会声情并茂地讲故事,不失为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
生动的情节演一演:《草船借箭》《将相和》等文章生动曲折。教师可在班里开展課本剧表演的小比赛,鼓励学生尝试把课文改编成剧本,演一演文中的人物,充分感受经典名著的魅力。
形象的内容画一画: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赵州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描述画一画赵州桥,说说这样建造的好处,充分感受这空前绝后的创举,深刻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疑惑的现象访一访:身边的传统文化到底有哪些?通过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了解了盘古开天地的传说,又初步知晓了赵州桥、《清明上河图》等历史遗产。这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去调查探访身边的传统文化,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精妙的细节研一研: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伯父和“我”关于“碰壁”的谈话,是学生关注但却不容易真正明白的细节。组织学生由此展开对鲁迅、对当时那个年代的研究,让学生既真正体会“碰壁”的内涵,也对鲁迅有深入的了解。
通过活动链接,40分钟的课堂被延伸为精彩无限的大课堂。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何愁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会提高呢?
信息链接不能成为形式,链接的时机、内容、宽度和深度等要素都要精心考虑和设计。我们只有准确把握其特点,找准教学定位,才能为语文课堂打开一扇通往大千世界的窗!
参考文献:
[1]陆耀芳.立足教材 有效拓展——浅谈“节外生枝”教语文[J].小学语文教学,2007(6).
[2]庄照岗.关于语文拓展教学的讨论(二)——互文性文本解读与有效课堂拓展[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2012(6).
[3]郭昶.开源立本 节时共读——小学语文链接式阅读教学策略谈[J].浙江教育科学,2005(6).
[4]毛惠珍.小学语文链接式阅读教学四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2(7-8).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第五小学 3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