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少年科学传播方式及其新特点

2018-06-11 15:30金利芳
科技传播 2018年9期
关键词:青少年

金利芳

摘 要 科学和公众关系的变化,与不同信息技术的运用,会改变青少年科学的传播方式,影响科学传播的效果,因此根据关系的变化与技术的使用,要求科学传播方式应实现创新,找到新的方式,让青少年真正参与到科学传播中来,并反思科学。

关键词 青少年;科学传播方式;反思科学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0-0173-02

青少年是社会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都会受到社会带来的多方面影响,所以,其科学传播方式的选择,是基于对应群体的特殊性,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阐述青少年科学传播的具体方式,以及传播方式的新特点。

1 科学、公众之间的关系

科学是研究人员给出的一个特定词汇,它包含特殊的内容,在文化中有重要地位,但把科学分化后,科学知识的地位却有所下降,但却加快了科学的普及,但这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分析,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一挑战下,要求正确解读科学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以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总结新理念,并根据新理念总结出3种公共关系。

其一,原有的科普方式,这一方式的传播,是把知识与传播划分开来,科学家总结出知识后,政府主要负责知识的传播,决定传播的内容、多少、时间,科学家只在必要的时候参与,公众不可选择科学内容。这会让公众关注科学,但实际情况是,对科学了解不足。

其二,公众理解科学,这句话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公众,是科学研究以外的人士,第二部分理解,既了解科学,又了解科学的本质,最后的部分科学,以广义的科学为主,即对自然世界充分考量后,得到的结果并在实际学科中使用。从第一种方式向第二种方式的转变,让科学家有更多参与传播的机会,改进与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

其三,公众参与科学,这个方式是为公众提供参与的机会,既参考其提出的意见,也要共同协商,有科学的决策,但这一方式既有益也有弊,即它会增加公众的參与度,但不利影响是,公众表达出不同的要求,否定某些内容,对某些内容提出了强烈的批判。所以,不论科学、公众之间的关系如何改变,科学传播方式怎样变化,都必须找到两者关系协调的最佳方式,以此提高工作效率[1]。

基于此,可以根据青少年的特殊性,总结出其科学传播的方式。

2 青少年科学的传播方式与类型

2.1 传播方式

社会原有科普工作的进行,是把公众、科学分离,由共同体发挥自身的作用,传播科学,又因为传播工作由一方主导,公众的反馈未及时传达,致使传播工作的进行有很多疏漏,这些疏漏让公众、科学之间的距离再次扩大。同时,科学宣传对青少年的学习、成长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于青少年的科学传播方式,政府和科学共同体讨论后调整了传播方案,使用多个信息传播的渠道。公众参与传播工作后,会对科学给出自己的看法,且人和人之间也会相互交流,所以,宣传方式的多样化,是增加双方互动的频率,说出自己的看法。

青少年科学传播方式的改变,是从单向的传播转变为双向,增加传播的手段,实现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因为青少年阶段会接受学校的正规教育,而在多个学科的学习中,也加入了科学教育的内容,这一方式下,要求科学传播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创新方式,避免使用落实后的手段;二是加强互动,整合多个传播方式,实现多个方式的互补。基于这两点,提出可根据互动性的内容,选择传播手段,通过使用技术的水平,区分方式[2]。

2.2 传播类型

根据上述传播方式的阐述,可以把不同阶段的传播方式分成两类,传统与新兴,每种类型又可以细化成两点。

1)传统:一是公众处于被动地位,缺少科学,而这也是最常的传播方式,把国家作为主体,以中心为圆心,用单向思维向周围扩散,传播工具以传统工具为主,青少年得到既定的内容;二是公众开始理解科学,它考虑了青少年的接受方法,以及个人对科学的兴趣,用科技手段传播。具体包含的活动是组织参观科普展览、夏令营等,或是通过实践得到知识。

2)新兴:一是公众理解科学开始实行,处于实行的前期。这个阶段,传统的科普方式仍采用原有的方法,并逐渐向新方式过渡,而新方式的过渡,也让政府看到了原有方式的不足,了解到新方式的优势,所以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是根据青少年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建立网站、网页,完成知识的科普;二是公正理解科学完成向参与科学的过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与各类软件、平台的构建,学生可从多个渠道得到知识,特别是大量科学网站的建立,当科学内容发布后,学生可以在相应的平台给出反馈,减少了得到反馈的成本。同时,青少年是网络发展的直接力量,其参与讨论后,会影响决策。在新兴的后一种类型中,青少年既是科学的接收者,也是内容的发出者,用自己的方式传递内容。

在新兴的类型中,互联网的使用是利用网络平台,选择科学传播方式,而这一方式的特点是,可以实现存储、处理和传播的统一处理,并提供全面的资源。所以,基于互联网的科学传播方式是,把所有内容分类,确定内容的呈现方式,并找到信息来源。这些内容的确定,可让青少年了解科技,也会及时给出见解,最终用网络构建一个资源库。

3 青少年科学传播的新特点

社会的发展与多个渠道与技术的使用,让青少年科学传播有了新的发展空间,但在某些情境中,其必须做出改变,有新情况,并衍生出新的特点。

3.1 传播方式与情境性

上一节中共阐明了两个类型,但并不是新兴的方式一定适用,也不是传统的方式必须更换。实际情况是,不论科学传播的类型做何改变,每种方式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即现在青少年的科学传播方式中,仍会使用传统的类型,并在传统类型中融入新兴的内容,例如科技馆会建设网站,基于网站完成多媒体演示等,而应选择哪种类型,是要求依照使用的具体情境,选择与情境相符的方式。即新科学初步使用时,可先采用传统方式,再使用新兴方式,前者是让青少年理解科学,待新科学稳定后,再用新型方式,让其参与讨论,得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而如果出现情境一致的情况,可根据传播者、媒介者等选择相符的方案,若是还有其他因素,也需要全面参考[3]。

3.2 科学传播方式和城乡差距

青少年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把城市与农村作为划分标准,可把青少年分成城市与农村两部分。经社会某项社会调查显示,我国城乡的发展水平逐步加大,地区的收入差异明显,城市青少年接受科学传播时,农村青少年无法得到,这些可以从互联网的使用与网上支付间接体现出来,调查显示,城市互联网的发展水平有名顯的提升,虽然在农村的互联网发展也有提升,但整体发展仍落后与城市,发展差距较大,而网上支付的情况是,城镇青少年与农村青少年相比,整体高出了15%。故不同情境中,应选择不同的方式与内容,同时,也要关注城乡发展差距,尽可能实现城乡青少年整体的平衡。

3.3 反思科学传播方式

公众参与科学是目前最新的模式,但它不会是最终模式。科学与公众时间的关系是不断变化的,而科学传播方式是把国家作为重心,向外广播科技,明确科技共同体在传播中的地位,故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变化趋势会是反思模式,根据现有的模式,从公民的立场对话,与公民对话。此外,随着科学、公众之间关系的改变,传播后也会得到对象的反馈,让其参与思考,在整个过程中多个立场共同存在。因此,融合青少年现有的科学传播方式,认为公众若想真正参与科学,必须了解科学,得到全面的解答后,进行反思。

青少年科学传播的改变,是在现有的多个传播方式上,提出对科学的反思,构建反思参与模型,明确各主体所在的立场,确保各立场共生。但必须注意的是,这既会给科学传播带来机会,但也会带来困难。

4 结论

青少年科学传播方式,是从单方向传递变为多元发展,并提出新的发展思路,但这些传播方式的选择需因情境而定,结合情境的变化,选择使用的传播方式,以优化科学传播的效果。由此,对于青少年科学传播新特点的阐述,是方式的演变应适应城乡发展的差距,并学会反思科学传播,只有如此,才可以根据科学与公众之间的改变,调整传播方式,明确传播的新方向,确定多个主体。

参考文献

[1]陶艺音.提升上海未成年盲人科学素质的传播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

[2]李峥.互联网与青少年科学传播[J].科普研究,2007(3):46-50.

[3]李曦.青少年科学传播的困境与对策——2005年PCST北京工作会议综述[J].科普研究,2006(3):37-44.

猜你喜欢
青少年
“You’re Just Bored”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心系青少年交通安全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与30 名失足青少年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