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陆峰
摘要: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PRV病毒可侵害多种组织器官,能够引起母猪出现繁殖障碍,导致仔猪急性死亡,使猪场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2017年3月,笔者治疗了一例猪伪狂犬病,现将诊治过程总结如下,以期为兽医工作者临床诊治本病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诊断;防控
湖南某小型养猪场,存栏猪120头。201 7年3月1 0日,新生仔猪出现大量死亡现象。初生仔猪于第2天出现明显症状:精神颓废、体温升高达41℃、震颤、运动失调、倒地呈游泳状。具有显著神经症状的初生仔猪多于1~2d内死亡,病死率高达90%以上。豬场中部分断奶仔猪也有发病,以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个别妊娠母猪出现流产或产木乃伊胎、死胎、弱胎。该猪场没有免疫过猪伪狂犬病毒疫苗。
1流行病学
1.1猪伪狂犬病毒
猪伪狂犬病毒( PRV)属于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病毒粒子呈圆形或椭圆形,抵抗力较强,可在液体中与物体表面存活一周;在pH为4~9的条件下保持稳定。该病毒对热具有较强抵抗力,对脂溶剂(乙醚、氯仿)、福尔马林、紫外线照射等比较敏感;0.5%~1%氢氧化钠可迅速将其灭活。
1.2传播
伪狂犬病呈世界性分布,自然发生于猪、羊、牛、猫和犬以外,多种野生动物如雪貂、水貂等也易感;实验动物中家兔、大(小)鼠和豚鼠等也是PRV病毒的贮存宿主,易发本病。本病的重要传染源是病猪和带毒猪,健康猪与排毒猪接触后经呼吸道、消化道、配种和皮肤损伤等引发感染;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也可经分泌物、精液和乳汁等传播。本病一年四季都能发生,常发于气温较低的冬春季节。
2临床症状
经现场勘查,发现初生仔猪和4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发病症状显著。通常发病突然,精神萎靡,呼吸困难,体温升高,继而出现呕吐和拉稀,痉挛、抽搐和转圈,昏迷,最终死亡;母猪妊娠期发病主要呈现食欲下降、便秘,出现流产或产木乃伊胎、死胎等症状;后备母猪发病后常导致不孕;公猪发病后会造成睾丸肿胀或萎缩,无种用价值。
3剖检病变
对猪场数头病死猪剖检,可见肾脏有出血点呈针尖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显著,脑膜充血明显,有大量脑脊髓液;可见不同程度的卡他性胃炎和肠炎,一些实质脏器,如脾脏、肝脏等有病死灶呈灰白色;肺水肿、充血,有坏死点。
4诊断
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能够做出初步诊断。若需确诊,应取病变实质性器官进行实验室诊断,无菌采集病死猪病变组织直接涂片染色,通过镜检没有发现细菌。同时将病变组织置于血琼脂平板培养,经37℃24h无细菌增殖,可推断该病不是由细菌引起。
再将采取的病变组织研磨、核酸提取进行PCR/RT-PCR检测,仅在脑组织中检测到PRV的核酸物质,在其他组织均未检测到猪细小病毒、猪瘟病毒、蓝耳病毒( PRRS)以及乙型脑炎病毒等病毒的核酸物质。通过实验室检测,证明该猪场发生了猪伪狂犬病毒病。
5防控措施
5.1治疗方案
3日龄以内仔猪按1头份/头进行滴鼻猪伪狂犬活疫苗,每个鼻孔半头份;3日龄以上仔猪按1头份/头肌注猪伪狂犬活疫苗;同时,在饮水中添加免疫增效剂。另外,病猪严重气喘,则使用麻黄素等平喘药物;病猪持续高热,可肌注氨苄青霉素0.5g,并配合复方氨基比林2mL,1次/d,连用2~3d。
通过紧急免疫接种第二天后以及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猪群未出现新病例,有效控制了该猪场疫情。
5.2预防措施
免疫接种是预防猪伪狂犬病的一种有效措施。后备母猪在配种前应使用基因缺失弱毒苗进行2次以上伪狂犬疫苗的免疫接种;根据本场猪群感染情况确定哺乳仔猪免疫,若本场发生过猪伪狂犬病,可于30d以后免疫1头份灭活苗;如果本场发生过猪伪狂犬病,则猪群需在1 9日龄或23~25日龄接种1头份基因缺失弱毒苗。
6小结与讨论
1)猪伪狂犬病对养猪业的良性发展具有严重危害性,防控本病发生和流行的最有效措施是疫苗免疫。发病猪场未免疫过疫苗,经本次诊治,对3日龄以内的仔猪采取滴鼻免疫、紧急接种的方式,有效控制了伪狂犬病的发生。
2)鉴于PRV病毒对环境具有较强抵抗力,为此加强猪场环境消毒对防控猪伪狂犬病也极为重要。发病仔猪应及时淘汰,采用两种消毒药剂交替对猪舍、器具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连续消毒7d;同时,由于PRV病毒宿主广泛,猪场发病后,要严格控制猫、犬或其他禽类进入猪场,做好灭鼠工作,彻底切断PRV病毒传播途径,方可有效控制猪伪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
参考文献:
[1]杨汉春.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现状与特点[J]猪业科学,2016,33(1):38
[2]冯向辉,乔明明,马永缨,等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实例[J]中国猪业,2012,7(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