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莲
“全面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在2018年3月5日开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自由贸易港建设被《政府工作报告》列入了今年的“施政任务清单”。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一具有新标杆意义的重大决策,无疑成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一大亮点,吸引了国内外关注的目光。
从自贸区到自由港的能级跨越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在国内自贸区已形成“1+3+7”雁行阵的基础上,自由贸易港建设是自贸试验区的升格,更可以视为中国开放的范围和层次将向更高水平、更大方位拓展,开放的结构布局和机制将更加完善,开放的质量将进一步优化。
何谓自由贸易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曾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一文中对其做了定性:“自由贸易港是设在一国(地区)境内关外、货物资金人员进出自由、绝大多数商品免征关税的特定区域,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在这一表述中,“境内关外”作为自由贸易港内涵的核心,十分清晰地表明,设立一个特定的区域,在一国或地区境内,但行政监管则是在海关管理关卡之外。一般而言,自由贸易港往往是作为港口(海港、空港)或者港口的一部分,其贸易自由度更高,除贸易自由外,还包括投资自由、经营自由等。
纵观当前全球的自由贸易港,中国香港实行整体模式的自由港体制。在全香港地区范围内,实行统一的贸易自由、投资自由、金融市场开放等一系列自由港政策,包括零关税、低所得税等。迪拜自由贸易区通关手续简洁,效率高,无冗余繁杂的程序,实行自由经济政策,区内资本、外汇完全自由流动,基本零税收。入驻企业拥有100%所有权,区内企业享有税收优惠,50年内免征企业税;实行零个税,零进口关税或再出口关税;货物由别国运入迪拜自贸区,无需缴纳关税,海关对区内货物只是采取随时抽查的方式进行监管。新加坡自由贸易港没有提供税收优惠,但因贸易便利化、监管高效化而具备国际竞争力。进入新加坡自由贸易区,不需要任何海关文件,也不需缴税,只有离开自贸区、进入新加坡时才需要履行海关通关程序并缴税。货物进入新加坡自由贸易区的存储区,可以直接凭过境提单办理通关。近几年,新加坡港虽然进入增长缓慢期,集装箱吞吐量不仅被上海港甩了一大截,还出现了负增长,但新加坡港“留+聚”的功能仍是我国大陆港口无法比肩的,其全球航运中心、配送中心的地位不可动摇。
以自由港的最大优势消除制度短板
欧共体的法律文件中规定:“自由贸易港有严格明确的界限,该界限受海关监督。自由港准许外国商品自由免税出入。在该区域内,商品可以储存、重新包装和展览,或在遵守有关条例的前提下转运、销售、加工,海关一般不予监督或限制。”从自由贸易区到自由贸易港,既是贸易便利化和开放度的能级跨越,也是制度创新。上海自贸试验区经过四年多实践,无疑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一是港口条件优越。2017年,上海港的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4 000万标准箱。2018年,海運进境平均通关时间有望为48小时,空运为12小时;2020年将分别压缩到24小时和6小时。二是自贸区面积由28.78平方公里,扩展到120.72平方公里,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和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等七个区域,吸引和新设企业5.2万家,超过自贸区成立前20多年的总和。三是“两个当场办结”将在2018年落地——企业变更当场办结、从名称库选名的企业注册当场办结,以免企业来回奔波,空耗精力;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也将提速——从取得土地到获批施工许可证的审批时间,带设计方案出让的不超过15个工作日,不带设计方案的不超过48个工作日,体现“自贸区速度”。四是1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最近五年,上海实际利用外资889.3亿美元,是前一个五年的1.5倍。
对此,浦东新区副区长陆方舟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自由贸易区是高原,自由贸易港就是高原上的高峰。自由贸易区是综合的改革,而自由贸易港是一个特殊的经济功能区,改革更聚焦,是专注于贸易便利化和口岸监管方面更高水平的开放试验,体现了更高水平的开放度。” 相比较而言,新加坡依托自由贸易港制度,从一个自身进出口量只有区区几百万标准箱的贸易需求小国,发展成为全球配送中心,其港口吸引的集装箱转运量比自有量大6至7倍。而上海港的国际集装箱中转量仅占总量的10%左右。针对当前自由贸易区的探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认为,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海关、出入境等口岸管理机构的监督方式还需要推进,投融资便利化、资本项目可兑换等金融制度还需要有新的突破,特别是自贸试验区改革自主权还面临多方面掣肘。
以国际高标准打造高水平的自由港
毋庸讳言,自由贸易港是开放层次最高的贸易区,其开放程度主要体现在税收、金融、零售、航运等诸多方面,而当前全球自由贸易港的竞争焦点,更集中在服务创新、提高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法律保障与管理有序等方面。借鉴发达国家自由贸易港的成熟经验,以国际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的自由贸易港,可以发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后发优势。商务部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认为:“自由贸易港是我国对外开放搭建的一个更高的平台,与自贸试验区相比,自由贸易港要求更高。国际上自由贸易港比自由贸易贸区自由度更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更高。自由贸易港和自由贸易区从定位上有所区别,自由贸易区建设要求可推广、可复制;自由贸易港是利用自身特点,扩大辐射功能。”
目前,国内各地已经申报建设自由贸易港方案。上海明确提出“依托洋山深水港和浦东国际机场”两大核心承载区,将在“一线(国境线)放开”方面取得新突破,并取消或最大限度简化入区货物的贸易管制措施,实现不报关、不完税、转口贸易不受限制,同时,推进国际融资租赁等离岸产业。广东将在南沙、黄埔、空港经济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与大湾区战略规划联动探索,打造粤港澳深度融合的组合港。大连将按照“境内关外、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贸易、投资、金融、运输自由”等基本原则,形成全域封闭化、信息化、集约化的监管体系,实施对接国家通行标准的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国际化、管理现代化等体制机制。青岛提出依托青岛口岸及青岛港所在的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上海对标新加坡、中国香港、迪拜等自由贸易港的全球高标准,形成自由贸易港建设方案,以补齐当前自贸区探索的短板、提升自由港的制度优势为主导,着力在“一线”进一步放松海关监管、实现“境内关外”的目标,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来保障和促进全球资源配置和贸易发展,体现目前国际最高水平。
可以看到,由自由贸易试验区“升级”到自由贸易港,上海将在中国自贸区“1+3+7”雁行阵中担当先行者,引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并进,随着横向开放范围的进一步扩大,纵向开放的水平也必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