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斐
“如果孩子被打,您支持他打回去吗?”近日,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做客《开講啦》节目被问及这个问题,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肯定会啊!她以自己的孙女举例表示,如果孙女在幼儿园被小男孩抱起又摔下,则可揪住对方耳朵,直到对方放手。
(11月16日 大江网)
从表面上看,李玫瑾教授所呈现的方式是对孩子的防卫之举,孩子在校遭受暴力攻击被欺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来维护自身安全也无可厚非。然细细思考,这种以暴制暴式反击并非一种理智的行为,它缺乏必要的先决条件。
以暴制暴,指用暴力手段抵制暴力,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对待暴力必要的防卫可以防止更大的损失。但若把暴解释成暴力,以暴制暴实质上是一种文明的困境,是一种最无奈的力量,若是处理不恰当可能激发更恶劣的对抗情绪。从李玫瑾教授的回答来看,显然没有充分考虑事件的前因后果。对于一个孩子来讲,心智本就未健全,面对生活中的冲突,倘若一味地用以暴制暴式简单粗暴的手段来控制事件的走向,不免造成更强烈的人身冲突,甚至导致以暴制暴式恶性循环的后果。而这些,无论是从教育的目的出发,还是从孩子的人身安全考虑,都不是一个孩子应当汲取的理念。
从施暴者的角度来说,以暴制暴也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生活中,人们出于自我认知和刻板印象习惯性地给施暴者打上“野蛮”“粗鲁残暴”的标签,却往往忽视施暴者背后所面临的真实情境。谁又能保证双方没有特殊情况的发生,或是一时误会、无意之举,这些都是容易造成错误判决的原因。要明白,被打的孩子可怜,可有时候,动手打人的孩子也很可怜。
退一步来说,对于孩子被打问题,其实也并非一定要用以暴制暴的手段来解决。相对于肢体冲突等方式,寻求冷静的解决办法无疑显得更为理性。向老师和父母求助、诉诸法律或以心换心的和解岂不是上上之举?冷静地摆脱暴力求助,这不仅是在教孩子如何面对冲突,更是潜移默化地向孩子传递为人处世的智慧。而这,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
笔者曾经也因受人欺负与他人发生过冲突,因一时的求胜心与所谓的颜面和同班同学大打出手,对方针锋相对,要不是其他同学的及时阻止,矛盾恐怕已经演化成仇恨厮杀。事后我们也在班会上被班主任点名批评,罚站了一天,成为同学眼中的“暴力青年”,在班级里和之前相比明显受部分同学排斥。现在回想起来,笔者仍然为当初的一时冲动后悔不已。
面对冲突,一味主张以暴制暴实则不智,只有在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同时,分清情况,探寻恰当的解决手段才是理性表达的首要任务,切勿因一时冲动造成不赀之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