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巧丽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为基本原则,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在初中学科教学中,师者应从新的视角以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策略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意义在于:学生之间良好学习关系的发展,师生情感的呼应,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导向,使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情绪环境,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支持性评价诱发学生学习情绪。
有些课堂喜欢以小组分数作为评价,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热心的是分数,不是学习机会。他们对见解不是各抒己见,而是各执己见,倾向于辩论和责备,而不是聆听和接受。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一就是“社会参与”。课堂是个小社会,师者的评价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和谐参与同伴间的合作学习。这就要求师者的评价语言具体且真诚,丰富且多维。因为学生对课堂的喜欢,是他们的成长需求得到了满足:情绪安全、自信、趣味、归属感、权力和自由。师者的评价,应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情绪。
2.建议性评价引发学生养成个性化思考的意识和习惯。
核心素养提出“全面发展的人”,个性发展尤为重要。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学习个性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表现,应给予不同的激励评价和诊断评价,激发学习欲望的同时也促进学生自我个性的认知和养成。
以八年级地理《河流的水文特征》教学为例。对于学习速度较慢,思维存在障碍的学生,老师可以进行激励评价:你通过图表资料解决了“水量”“含沙量”,很不错了。接下来联系实际生活,想想什么时候咱们家乡的石河水会结冰,哪些月份会枯竭,什么时候河水又很充足?琢磨一下河流的“结冰期”“汛期”“枯水期”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对于学习速度较快已经很好完成任务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诊断性评价:“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表格你已经完成的很好了,可不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再深入思考一下,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3.过程性评价促发学生健康发展。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学习评价应注重过程和联系,而不是所谓的“标准”答案。
新的教育范式呼唤呼应新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正确解读学生信息,强调事实和正确答案之间的联系,推崇参与而不是竞争,欢迎批判性思维,又不抛弃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课堂追求的是沟通,而不是其他什么人的“标准”答案。
所以,优秀教师的评价会营造和谐、有趣的课堂气氛,进而激发出学生真诚和温暖的情感,促进学生间、师生间真正的交流,从而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4.丰富性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教师在课堂中进行的口头即时评价要具体、丰富、多维。这就需要在言语表达的同时增加评价介质,比如目光、表情、手势、行为动作等,以增强感染力。
比如展示交流环节,学生的表述非常好,教师双眼看着这名学生,如果近距离,也可以拍拍对方肩膀,面带微笑,语气温和真诚:“你的表述语言简练、逻辑清晰,地理概念运用准确,谢谢你带给我们的精彩分享。”避免简单地“你真棒”、“很好”、“你太聰明了”。
也可以让同学间进行互评。比如:“哪位同学具体说说刚才李同学的表述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二、引发学生学科兴趣、学习兴趣的评价策略
学生对任何一门学科学习兴趣的产生都需要以下几个环节:新奇感——求知欲——学习责任——探究欲——幸福感。优秀教师可以通过学习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与学习兴趣。
1.个性化评价引发学生的新奇感。
个性化评价方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用“笑脸”代替口头语言:比如自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习结果比较好的学生在学案上印个“笑脸”表示肯定;②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比如发现学生存在学习障碍,可以附身低头耳语:“你觉得在什么地方需要老师的帮助?”③让学生评价学生:比如小组交流环节,学生彼此发表见解时,教师发现存在分歧或冲突,可以鼓励其他学生进行问题分析:“你们觉得他们二位的观点合理的地方在哪?哪些地方不合理?”④反馈作业可以书写简洁却有个性的评语。
2.竞争性评价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般来说,青少年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这种心理引导得当会转化为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的某些环节,可以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
比如,在《中国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节,可以设置小组间的竞争机制:合作探究“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时间6分钟,要求小组内所有成员都能理解特征形成原因并进行独立表述。
教师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过程性评价:“第一小组外流河水文特征表格初步完成;第三小组提出降水对河流水量有影响;第四小组的观点很独特,我要保密,看看其他小组是否也能想到;第五小组的合作很默契哦……”
这种对过程的描述性评价会强化协作、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促发学生及小组从成员的求知欲。
3.目标性评价引发学习责任感。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目标引导,学习更是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需要有目标作为导向。在学生达到一个又一个目标的过程中,需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不断把最近发展区的水平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突出顿悟性、关联性、包容性、自发性、共同性,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也应朝向这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