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电影叙事语言探究

2018-06-09 03:39朱贝宁
戏剧之家 2018年13期
关键词:叙事电影

朱贝宁

【摘 要】通过计算机创造仿真环境的VR(虚拟现实)技术,给人们带来一种新的数字视觉感受。从感性出发让VR走进电影,沉浸作为一种感官体验,是衡量这项技术在虚拟电影空间中另一种艺术理性讨论的重要评判。这场重要议题辩证研究的立足点在于VR技术不管是在题材上还是叙事模式上都为电影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本文直击VR电影初入叙事讨论的困惑,分析临场感的叙事节奏与故事完整性期待所面临的创作挑战与困惑,从细节出发举例讨论。

【关键词】电影;VR电影;叙事

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3-0095-02

一、VR电影

(一)VR简介

VR技术又称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虚拟环境进行生成模拟的仿真系统。利用传感设备用户可进入并沉浸在人工环境里。在三维动态视景中可以自由地进行行为交互。这种环境的理想状态是能模拟并对应人感官中视、听、触和平衡,甚至嗅与味觉等多感觉一体化的环境体验。当今VR技术初入市场,对人感官的交互模拟主要体现在影音沉浸阶段,即通过影像声音对三维虚拟环境进行构建及参与到用户交互行为中。随着用户越来越高的体验要求,促使VR技术不管在硬件上还是在内容上都不断加大投入并降低后期入手门槛。未来的VR最终能实现极境空间中的多维体验构建,市场普及前景值得期待。

(二)VR电影的概念

VR电影概念提出了在360度的虚拟世界中去讲述电影,用户通过VR设备观看立体空间中的叙事。能自主选择放大与缩小眼中的画面,靠近可欣赏电影所展示的细节,远退也可观看电影所表达的宏观之美。

与过去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的过渡一样,VR观影的出现伴随着革命性。正如无声电影时代表演大师们早期银幕上夸张与捧腹的表演恰恰是纯粹视觉艺术最经典的表达方式。

进入有声时代,画面增加了声音元素。出现了对话的表演形式及有声有色的旁白解说。声色电影发展至今几乎取代了即兴的艺术表演,VR电影同样也影响着电影的创作形态。传统影视镜头语言与景别的调动是经过导演精心安排的。通过导演对分镜头及剧情跨度的充分控制,最终呈现出具有叙事表达、情感意境、角色塑造以及风格化的框架式影像作品。

但“一镜到底”式VR电影全景镜头的出现,导演不单要考虑镜头前的表演,还要考虑镜头周围的环境表达以及场景的串联,表演中的演员不用再考虑镜头走位,只须专注于自身角色的塑造。这样的改变还要面对的就是观众主观选择与内容设计出现的冲突。所以VR电影不能空谈VR技术,如何去实现最佳的视觉与合适的内容表达才是最紧要的。

二、VR作为新的电影叙事媒介

(一)叙事中的角色塑造

主角的确定是一部电影最基本的作品逻辑。和传统电影起伏的情节吸引相比,VR电影观众会更需要大脑的主动互动去选择视角与画面注意点。观后能否做到完整的信息归纳可能会成为一部VR电影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观看时明白自己在电影中是“谁”的定位也是顺利进行信息归纳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相比人物分角的传统电影,VR电影可尝试以视角来“分角”。分别是:上帝视角、主角视角以及第三者视角。

上帝视角是把观众视角定义在了一定物理高度的位置,产生俯视即感。在需要观众把控全局和剧情推动进行信息采集时,这样的视角是被需要的。能助力情节发展分析又可随意地进行细节聚焦。

主角视角作为影响剧情主线发展的观众视角形式,它一举一动的控制需要创作者细致设计。如果主角视角随意识自由奔走,实现角色的价值需要主角视角与剧情冲突之间有一定的逻辑性,这需对主角视角进行独特设计。以下为笔者举例构想:①假如观众作为主角出现在追逐情节中,身后传来了恐怖的声效,主角转身会看见对手近在咫尺狰狞的脸。实际上主角离对手有着接触不到的距離。推动主角奔跑但尽量不被抓住,引导观众进入下一个情节。②如果在范围较小的场景。如何让观众更愿待在这样的环境中?笔者倾向设计令人稳定的心理环境。首先避免出现易引人注意的环境因素,为主角设计自我可见的四肢与躯体,调整至趋于人眼视野宽度。一切仿造实际中的自然环境,增加代入感的同时,如果场景出现细微变化,则容易引起视角的注意,这是剧情推动的一个契机设计。其次也可设计主角触碰或者视线注意到某区域时,可触发下个剧情提前到来。某些方面与游戏类似,但电影剧情结构更复杂。③人眼视角。就像人眼一样的观察视角镜头。较适合更狭小的场景,可带入传统电影中的特写概念。例如影片《活埋》,全篇主角保罗在棺材大小的空间中扭曲挣扎。假如将此片改编成VR电影。观众可进入主角身体感受主角所处的逼仄环境。

第三者视角。在影片《活埋》中可以让观众躺在保罗身边,能听清保罗急促的呼吸以及血管的搏动声。和主角视角的紧张不同,这种视角下观众会着急,像生死之交一样想去帮他。与主角视角相较,它更像置身于氛围中并充分得到了周围环境的信息布置,能让用户意识到自身参与的局限性。但观众只需感受剧情,体验和剧中人物同样的氛围,产生同悲欢的心理。环境由此成为剧情推动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叙事结构的设计

首先明白只要故事讲得好,媒介再烂它也是好故事。

VR电影初期尝试中可为故事过程设计允许多线穿插讲述的模式,但不会影响既定结局的设定。这样的设定较容易实现。例如第一节中提到的追逐情节如果发生在复杂的城市道路中,以某点的追逐为情节开始,主角到达“目标地点”为结束,该如何去讲述呢?笔者绘制了一张例图(如图1)。

首先,应考虑用户的走动会失控。这种情况下可先尝试限制时间,假如这个情节安排不可超过1分钟,由主角随机选择逃跑路线。笔者第一步设计是确定主角位置,物理计算即直线最快速度1分钟达到的坐标距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设计虚拟城市的大小,如此就不会出现主角跑出模拟“沙盒”的情况。第二步设计“关键点”程序。这个点会在主角移动1分钟后被触发。用户所在位置会自动与“关键点”连接,连接的自然感需更细致的设计。第三步用户进入“固定路线”。可在路线周边设置无法逾越的障碍,利用时间短促的时间减少分支情节发生,让主角顺利到达“目标地点”。整个安排不可过于刻意,一切都发生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当用户不知道到达之处就是“目标地点”时,导演的目的就达到了。对比传统电影画面切换便可完成这个情节。但在VR电影“一镜到底”式的观影习惯中这种独特的情节设定又是另一种体验。

(三)叙事张力的引导

观影中能将画面完全讲述的情节与观众的想象进行交叉补充,就是这里所说的叙事张力。我们早已习惯接受导演为我们主动更换的表演幕布与故事安排,VR电影创作一定要跳出传统的电影思维框架。在360度场景等待观看者去发现剧情亮点。这仍属于传统的观看思维,会漏掉精彩之处并感到乏味。新艺术需要新表现手法。关于VR电影张力的讨论,其实是在VR叙事中找寻更契合影片内容及能引人深度思考的叙事视角与尝试。有人把VR电影与游戏比较,其实是不一样的。VR电影作为电影的高级表现形式在于观看后能引起观众共情。在初级水平的观看中,VR电影的画面刺激会让主动去想象主角接下来的命运,这是引起观众主动思考的第一步。在VR观影的成熟阶段,是观众带着兴趣去增加剧情的额外可能性。

如电影《蝴蝶效应》中,男主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潜在的悲剧结果。该电影假如转换成VR形式,剧情就变成了观众的抉择。观众更能体会到在充满希望的选择下,结局走向事与愿违的无奈。而爱情刻苦铭心的结局即每个观众永远无法与相爱的凯莉在一起。这样的设定就是《蝴蝶效应》VR讲述的情绪张力。但不同的VR电影导演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情节布置,除了初级的刺激,还有更高层次的情绪震动。这就是未来VR电影导演需要探索的方向。

三、探索中的VR叙事

(一)自由视角中的角色视点

VR影片最需考虑的是观众看向哪里。视点的自由让观众可以选择动机,但导演绝不可这么想。导演是动机的协调者与控制者。单一的视点使观众在影片信息接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这样的视点有时难以支撑一个故事。2015年林诣彬的VR影片《Help》做出了这种尝试。故事发生的整个空间都在视线内:逃跑的行人与追逐的怪兽。但在影片的Collision中,观后观众的自我角色定位发生了问题。到底讲述的是希望被抓住还是逃离成功呢?情感偏向显然是模糊不清的,这说明故事立场偏向非常重要。视点的安排不仅要融入影片还要融入角色,另一方面还要控制导演在故事中兴趣焦点的安排。就像《Help》中安静的背景下移动的怪物与人就是兴趣点。如果影片情节再复杂些,兴趣视点又该如何安排呢?VR影片视点互动、故事形式、时长安排等在未来都需要实践探索。

(二)碎片化情节

VR影片中当我们在自己的剧情中沉浸时,会出现剧情碎片化的现象。在这一方面戏剧就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沉浸式戏剧《Sleepnomore》红极一时,打破观众只能坐在台下观剧的惯例,每个观众的观看体验独一无二。侧面说明叙事碎片只是相对于传统影视而言的,体验的完整才最重要。

现阶段的VR电影更像是电影的附属。叙事更多强调的是信息采集和真实感的营造。但根据不同选择进入不同情节完成不同体验才是VR观影的理想方式。VR技术融入内容成为体验的一部分就是其价值所在。强调虚拟或现实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体验为王。

四、结语

目前的VR并不是一个好的叙事载体。但科技发展总是超越艺术想象的本身,VR电影发展标准仍在暧昧阶段。

关于复杂故事的讲述,VR电影仍与传统电影存在一定的创作交集,而我们可以利用这种交集。2017年奥斯卡获奖VR作品《肉与沙》就是个不错的尝试。影片讲述沙漠中跨越美墨边境难民的故事,比起大屏幕的讲述方式,让观众赤脚走过硌脚沙地,体验冰冷环境,耳边传来对话与直升机呼啸而过的嘈杂声。其中沙子与冷气是真实的,沙漠是实景拍摄的。当你迎面穿过士兵难民的身体时能看到一颗颗跳动的心脏。寓意虽存在政治与民族的差异,但我们却是没有差异的人。CG技术演绎着人间百态,短短6.5分钟就给人不小的震撼。VR也可以给我们带来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其一味单纯找寻创作方法,还不如思考VR能为电影解决什么。技术决定VR作品的使用体验,合适的表现形式才是决定VR电影叙事能否实现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于秀娟.虚拟现实技术将给电影业带来哪些影响[J].现代电影技术,2016(07).

[2]姜荷.VR虚拟现实技术下影像表现形式的可行性分析及对电影产业格局的冲击与挑战[J].當代电影,2016(5).

[3]田扶摇,吕宇翔.VR影像叙事手法的特征及发展[J].新闻与写作,2016(08).

猜你喜欢
叙事电影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