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泛戏剧形态到成熟戏曲

2018-06-09 03:39陈子怡
戏剧之家 2018年13期
关键词:中国戏曲

陈子怡

【摘 要】泛戏剧形态即中国戏曲成熟之前的剧场戏剧艺术表现形式,在戏曲艺术诞生之初的泛戏剧形成过程中,剧场表演常常会将娱乐项目与具有宗教色彩的仪式进行结合。宋代勾栏瓦舍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不同艺术融合和中国戏曲特色形成,庙祠剧场保证了中国戏曲艺术在战乱年代保留和延续。剧场是中国戏曲艺术展示的重要平台,为泛戏剧形态到成熟的中国戏曲形态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是戏曲艺术传承延续的重要依托。本文分析了泛戏剧形态到成熟戏曲形态的发展进程中剧场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戏曲;形态发展;泛戏剧;成熟戏曲

中图分类号:J8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3-0023-02

一直以来从事戏曲艺术研究的学者大多热衷于剧本文學研究,而忽视了剧场对于戏剧形态演变和戏曲艺术要素融合贡献。但是剧场出现与发展都要早于剧本文学,也可以说剧场为戏曲剧本文学创作和艺术形态演变提供了平台,研究剧场在中国戏曲形态发展中的作用有利于推动中国戏曲艺术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传承与创新,实现中国文学艺术繁荣局面形成。

一、早期戏曲表演诸元素的剧场效应

虽然在实际情况中,中国早期成熟戏曲组成因素多种多样,但是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主要产生于中国早期娱神祭祀表演中,另一类诞生之初就是为服务人娱乐需求的表演,例如角抵或者百戏。虽然从表现内容上看,中国传文化中祭祀或者是傩舞等常见祭仪都具备一定的戏剧性,但是就目前来看,学术界所广泛认同为中国早期戏曲成熟作品的《东海黄公》等所表现出来的特质,我国的早期戏曲在表现内容上更加注重戏曲本身所具备的游玩,特性换句话说如果从形态以及功能等方面来进行分析,我国的早期戏曲明显受到游戏扮演启发。这种戏剧形态与宗教形式并没有直接关联。产生于娱神祭祀表演中的泛戏剧在实践中逐渐向着娱乐大众的方向演变,娱神性质的宗教场所也向着剧场转变,后期的民间社火赛社演剧场所与神庙节庆祭献演剧场所的娱乐与宗教双重性质也是受到这类剧场直接影响。需要注意的是,这类泛戏剧的民众娱乐需要寄托在娱神的名义下,因而娱神仍然是第一类戏曲要素的外在表现形式。剧场出现为两类形式、目的和功能不同的戏剧要素融合提供了条件。泛戏剧形态的演出平台早期“剧场”的形式多种多样,唐玄宗的梨园、武则天的瑶台以及珈蓝斋的庙前广场等都属于早期剧场,剧场建设的目的、表演形式等各不相同,但是这种外在形式并不会影响其场地效应发挥,当剧场开展娱乐活动时观众便会自发地聚集在剧场周围,于此同时掌握不同技艺的表演者们也会被聚集在一起,促进了各类戏曲要素融合与交流。以珈蓝斋会为例,由于场效应发挥,其可以视作典型的泛剧场,人们由于宗教目的被聚集在此处参加娱神活动,人群聚集吸引了早期文艺工作者和商业活动者到来,因而文艺表演形式更加多样,进而对群众产生了更大的吸引力。剧场效应的存在促进了娱神艺术与娱人艺术融合和相互作用。为了提高传教的效率,佛教的僧人会将教义与通俗的说唱艺术进行结合,融合宗教元素参请、诨经等艺术形式也在宋代得到发展。佛教寺庙作为早期的剧场为泛戏剧形态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在剧场效应影响下戏剧各艺术要素加快融合,推动了泛戏剧形态表演内容丰富和表演形式成熟。

二、勾栏瓦舍中杂剧艺术的初步成熟

通过艺术表演塑造角色扮演人物是戏曲艺术形成的主要标志,戏曲中角色扮演制度初步形成完善与宋金时期,勾栏瓦舍是角色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必要基础,剧场发展与戏曲艺术形成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北宋时期出现的勾栏瓦舍标志着戏曲独立剧场成熟,与珈蓝斋会使其的泛戏剧剧场存在明显差别,勾栏瓦舍的戏剧艺术表演场所相对固定,观看人群较为集中且演出人员组成更为规范,戏剧艺术的表演项目、参演人员与表演者都进行了明确,此外戏剧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商业关系也得到了确立。

固定的戏剧演出场所为表演者之间交流和各种戏曲艺术要素融合提供了相对稳定环境,戏剧演员为了满足观众的戏剧艺术审美需求会进行技艺的学习和表演内容创新,丰富了杂剧的表演形式,形成了复杂且成熟的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五大杂剧色,这也是中国戏曲艺术所特有的角色。此外由于戏剧表演场所较为固定,因而观众群体也可以在这种环境中稳定下来,在封闭剧场环境中专注于戏剧演员表演,获得自身的审美体验。从这个层面而言勾栏瓦舍这种固定的戏剧剧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群众审美水平和审美需求提升。与早期的珈蓝斋会开放环境下的凑热闹或者是功利性的听讲经文不同,勾栏瓦舍的出现使得杂剧表演具有了一定的商业性质,由于社会环境等问题,杂剧表演并没有真正发展为成熟的戏曲艺术。但是在成熟的剧场环境下不同技艺间交流与竞争,促进了表演者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各类戏剧艺术形式完善,促进了戏曲的发展演变与成熟。需要注意这种发展着重与技艺完善,由于缺乏深厚艺术积淀的滋养难以形成真正的成熟艺术形式。

三、中国戏曲在乡村庙祠剧场中的发展

社会不断发展和文学艺术繁荣使得戏剧由宗教仪式向着单纯的娱乐活动发展,于此同时民间的神庙节庆演剧场与社火赛社演剧剧场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在乡村庙祠剧场性质变化的作用下,中国戏曲也得到了发展与成熟。

宋代社会经济繁荣,推动了勾栏瓦舍这种单纯的娱乐场所出现。但是靖康之役爆发后城市经济凋敝,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复存在,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都无法满足,娱乐性质的勾栏瓦舍发展受阻。相较于城市中的勾栏瓦舍,农村庙祠剧场发展受战乱的冲击相对较小,为社会政治经济动荡环境下艺术延续和泛戏剧发展创造了条件。农耕时代农民将祭祀作为祈求雨水和丰收必要途径,城市居民对于战乱破坏的勾栏瓦舍没有重建需求,但是被毁坏的乡村庙祠却必须要进行重建。乡村庙祠剧场的宗教与娱乐的双重性是泛戏剧在民间得以延续保障,推动了戏曲艺术成熟。对出土的宋代时期的戏曲艺术相关文物进行分析,发现出土该类文物的地区大多都有着相关的宗教庙宇建筑,且具有举办庙会活动的风俗,即庙祠承担着剧场作用。在泛戏剧较为繁荣的时代,戏剧演出大多都要以宗教活动作为依托,农民在乡村庙祠中参加娱神活动,崇拜神所得到的精神安慰与观看戏剧艺术所获取精神安慰具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在战乱年代人们现实生活充满了苦难,神明与戏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们的恐惧与焦躁的情绪,将人们从现实的苦难中短暂地抽离出来。因而战乱时期大量建筑被摧毁但是庙祠的数量却会出现上升,依附于庙祠的乡村泛戏剧剧场数量也较多,推动了泛戏剧形态向着成熟戏曲发展。广大底层群众的精神需求推动了庙祠剧场数量增加,为戏曲发展和民间艺术要素融合提供了群众基础和场地条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剧场在泛戏剧形态向中国成熟的戏曲形态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早在娱乐活动仅限于祭祀的年代剧场就已经出现,并且推动了各种文化艺术要素融合与早期戏曲的萌芽,剧场为戏曲艺术延续提供了平台,作为戏曲发展史中不可分割一部分,剧场推动和促进了泛戏剧向成熟戏曲艺术发展。

参考文献:

[1]韩丽霞.《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与早期戏曲形态[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6)

[2]王馗.中国戏曲艺术体系——从梅兰芳艺术之“一斑”谈起[J].文史知识,2017(09)

[3]宋俊华,孔庆夫.传统戏曲研究的新态势——“纪念王季思、董每戡诞辰110周年暨传统戏曲历史、现状与未来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艺研究,2017(08)

猜你喜欢
中国戏曲
对构建中国戏曲音乐话语体系的一些思考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的学术价值与编纂回顾
昭往彰来——《中国戏曲志》编纂出版工作纪实
“前海”与当代中国戏曲评论
一项前无古人的民族戏曲工程——《中国戏曲志》编纂始末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中国戏曲《五伦全备记》在韩接受研究综述
中国戏曲“史”“论”“志”与张庚戏曲美学思想
从日藏《唐人相扑》装束看清代中国戏曲的在日传演
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