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锋饮血为人民舍生取义报国家

2018-06-09 03:37苏冠宇
戏剧之家 2018年9期
关键词:创新传统

苏冠宇

【摘 要】新编京剧《邓恩铭》抓住京剧的精髓和结构,以及主干性因素,注重戏曲的本质特性,注入当今时代的新鲜血液,把握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和需求,继承发展传统京剧,展现民族气节,反映了时代精神与时代风貌,激发当代观众的爱国情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編京剧;传统;创新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9-0029-02

一、剧情编排合理真实,爱国之情打动人心

邓恩铭是中共一大党代表,是13名代表中唯一在校就读的中学生,也是13名代表中唯一的少数民族,是山东早期党组织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在党最危急的时刻,邓恩铭回到山东并担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因叛徒告密,1929年1月9日,邓恩铭被捕。1931年,邓恩铭等22名共产党员被押赴济南纬八路刑场执行枪决,就义时,邓恩铭只有30岁。①京剧《邓恩铭》通过对真实的英雄人物事迹进行艺术加工,将中国共产党人忠诚、奉献的高贵品质体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主人公为夺取革命胜利而不畏牺牲、浴血奋战的崇高精神。

(一)剧情详略得当。京剧《邓恩铭》在剧情处理上,有着简洁明了的特点,即围绕邓恩铭这个中心人物,通过少年时代的“忧国忧时”、五四时期的“挺立潮头”、参与建党的“立党为公”、唤起民众的“领导工运”、克难奋进中的“潮起潮落”、革命斗争中的“家事国是”、斗争失利后的“被捕越狱”,直至大义凛然的“英勇就义”等7个篇章,展开剧情。这7个章节有详有略,每个章节中的情节内容也有详有略。

在《邓恩铭》中,详写的章节有“立党为公”“潮起潮落”“家事国是”“被捕越狱”和“英勇就义”,相比较而言,其余章节在整部剧中篇幅较小。在第一个章节中,少年邓恩铭与奶奶的祖孙情一笔带过,没有过多叙述,简明扼要地传达了“少年强则国家强”的道理,展现出邓恩铭从一个忧国忧民的少年成长为不畏牺牲的救国救民的革命者,祖孙情丰满了人物情感,表达出一种家国情怀,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这样一个简洁有力的开头,既自然引出后面的章节,又避免了虎头蛇尾的问题。详写的情节也是整部剧的高潮部分,从邓恩铭不幸被捕到英勇就义,主人公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直接被推上顶峰。这样繁简得当的章节设计,既保证了剧情上下连贯,又达到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的效果。

现今有一些新编戏曲为了追求内涵深刻、人物形象多面化,编写的剧情线索千头万绪不成体系,戏剧矛盾内外重重,手法上追求顺叙、倒叙、插叙相结合,设定的人物具有多重性格,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导致演员无法准确表达情感,观众无法准确理解角色和内容。而《邓恩铭》的剧情详略得当、简繁合理,叙述手法简明扼要,中心矛盾十分突出,人物性格鲜明,角色定位精准。这样的剧情处理手段使全剧线索清晰合理、人物善恶分明,观众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欣赏演员的表演上,从中感受京剧的美。

(二)气氛悲喜结合。《邓恩铭》不仅设计了主人公大义凛然、英勇就义的情节,也设计了特殊的情节来调节气氛。在邓恩铭被4名警察抓捕的过程中,多名穿着打扮相同的人上演了一场“真假邓恩铭”的戏码。一位又一位头戴黑色礼帽、身穿灰色长袍、围着白色围巾、手拿油纸伞的男人从门里走出来,他们开合、舞动着手中的雨伞,形成一个整齐对称的队形跑圆场,搭配紧张快速的锣鼓伴奏,于紧张的气氛中带着一丝喜剧效果,让观众感受到邓恩铭及其战友的机智和勇敢。

(三)内容真实感人。最后一场“英勇就义”,邓恩铭大义凛然奔赴刑场,让不少观众潸然泪下。谢幕时党徽升起,主演庄严肃穆地敬礼,那一刻,所有观众都肃然起敬,感受到了角色及演员本身深沉而又热忱的爱国情怀。演员情感真实流露,观众不仅体会到了邓恩铭对党的深厚感情,也体会到了主演李保良老师对党的深厚情感,引发了观众的共鸣,激发起人们心中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心。

二、严格遵循传统京剧的表演规律

《邓恩铭》虽然是革命历史题材京剧,但是依然严格遵循传统京剧的表演规律。

(一)行当齐全。行当方面,生旦净丑齐全。主人公邓恩铭随着成长,声腔有所变化,但是忽略其少年时代,他的行当是老生,音色沉着安稳,唱念都用本嗓。活泼天真的堂妹黄云洁属于花旦行当,活泼灵巧的表演令观众感到轻松愉快。侯玉馨是青衣,她端庄、严肃、正派,动作幅度比较小,行为稳重,唱工繁重。黄泽沛是老生,王复是丑角,邓恩铭奶奶韦氏则是老旦。

(二)传统唱念。声腔和唱法方面,《邓恩铭》将传统京剧艺术形式最大限度传承下来。在人物形象刻画、情节推进和情感表达方面,将传统京剧的优势最大程度发挥出来。演员的念白也同样依照京剧传统,在节奏、音调上比日常生活言语有所夸张,经过艺术加工,其字音声调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等与日常生活语言相比,更加具有韵律美。

三、推陈出新,形神不改

(一)对唱腔进行加工润色。在新编京剧中,唱腔需要在传统唱法上进行加工润色,既要保留传统京剧的味道,又要在新的曲调上根据内容的时代特征和当代特色进行创新。主人公邓恩铭在不同年龄段,声腔还有对比、变化。少年时期的邓恩铭唱腔洪亮,散发着青春年少的气息,带着意气风发的气概,包含忧国忧民的心理。但是少年时期过后,演员使用老生的唱腔,这样塑造的邓恩铭形象更加丰满。

(二)西洋乐器使用适度有节,戏曲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结合。新编京剧《邓恩铭》尤其突出京剧传统乐队的伴奏,虽然偶尔有西洋乐器交杂其间,但是在主要场面和演员演唱时,还是以传统的京剧伴奏乐器为主,与传统的京剧唱腔相得益彰,通过唱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因此每个角色的唱腔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传统京剧中极具张力和意境的锣鼓经有力烘托了演员的表演。

但是,幕间或者间奏时的些许西洋音乐又营造了那个时代的氛围,优雅的旋律十分动听,也缓和了戏中的激烈矛盾。在邓恩铭少年时代的戏中,戏曲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相结合,符合主人公的少数民族身份,展现了一位从贵州大山里走出来的优秀的少数民族共产党员。

(三)创新的舞台和道具符合时代特征。舞台布景突破了传统的“一桌二椅”程式,有很多符合当时那个年代的概念化的布景。比如街头的布景就是一个有窗户有门的背景板,旁边放置一根电线杆。家里的布景就根据人物身份和背景进行设计,有助于观众更好地了解角色的身份地位。邓恩铭独自在狂风暴雨中的那场戏,加入了闪动变换的蓝色灯光,乌云密布的幕布背景和逼真的闪电特效,传统锣鼓经中融入响雷的音效,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更好地体会人物心理。同时也使演员的表演更具张力。

道具根据时代特征有所更换,但是程式和内涵还是延续传统。根据剧情的需要,增加了荷花、条幅、警棍、绳索、手铐等道具,它们符合年代特征和情节发展,并且依然用传统京剧中的程式来灵活运用转化这些道具,不会让人感到突兀。

《邓恩铭》的舞台演出,无论是演员表演、伴奏音乐,还是舞美设计,都具有观赏性,符合大众口味,好看又有趣,达到观赏性强、冲击力强的效果,提高并拓宽了京剧演出的视觉感。通过京剧这个传统艺术形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气概。

注释:

①苗体君.出卖邓恩铭的叛徒是谁?其最终下场如何?[J].世纪桥,2013-02-07.

猜你喜欢
创新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亚岁送鞋的传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竹”的传统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