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婧
[提要] 近年来,丹东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呈现跨越式发展,并初步形成特色产业集聚区。就目前而言,丹东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并不理想,提供高效、功能强大的金融支持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分析当前丹东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上,梳理金融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实践,进而分析金融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金融支持;金融扶贫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编号:L17BJL011);辽东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6QN017)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3月28日
近年来,我国农村网民比例持续升高,截至2016年底,农村网民数约为2.01亿人,占网民总数的27.4%,农村电商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我国目前农村网购用户数量已占农村网民总数的40%,农村网店已超过800万家,从业人员接近2,000万人,成熟的城市电子商务模式也正加快向农村的“溢出”步伐。未来,农村电子商务将会在加快农业资源开发、推进城乡均衡发展上发挥巨大作用,农村电子商务经济注定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农村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也将深刻改变现有农村经济的运行模式。
截至2017年6月,丹东地区有涉农电子商务企业278户、网店15,000余个,涉农电子商务从业人员2万余人。2016年,丹东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233%,其中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占比达80%以上。2017年上半年,全市电子商务网络交易额实现70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6亿元,同比增长25%。东港市作为辽宁省电子商务示范县,现已建成4个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3个重点乡镇电商运营中心,2个县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和116个村级服务站。同时,全市已经建立涉农电子商务示范产业园区2个,涉农电子商务示范企业5个。
与我国一些电子商务发达的省份及省内其他地区相比,丹东地区农村电商发展程度明显滞后,缺乏必要的政策引领和支持,基础设施薄弱,应用水平较低,发展环境亟待完善。为了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便利与支持。同时,加快建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网络体系,以“农村淘宝”为基础,打造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社),努力解决农村电商由乡镇到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制定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政策。丹东市政府办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丹东市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丹东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扶持政策》、《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完善满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求的网上支付、手机支付功能。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加大对农村电子商务的信贷支持,推广适合电子商务特点的供应链、产业链融资等。努力营造政策支持、保障有力的发展环境。
(二)安排专项资金,扶持电商发展。2015年东港市被国家商务部、财政部批准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试点地区,并获得中央财政1,85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东港市依托特色产业基础,先后投入1.5亿元,创办电子商务产业园、青年电商创业园、电商总部基地和电商物流园区,成立电子商务协会,搭建电商创业综合服务平台。自2016年起,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2,000万元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基地)、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等重点电子商务项目建设。
(三)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丹东辖区28家银行与政府合作设立了增信基金,探索开发丹东“小巨人”企业增信基金建设模式。积极探索“银行+电商”合作的新途径,与“农村淘宝”、京东商城、电商小微企业等对接,创新开办“利农商城”、益农信息社等新型银行服务模式,有效促进了普惠金融进乡村。为更好地服务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助推全民创业,市财政局与农行丹东分行签订协议,设立“农业融资政府增信基金”,由市财政局提供5,000万元担保基金,农业银行提供最高5亿元信用额度,以缓解农业及涉农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四)加快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17年9月末,全地区已建立乡镇网点308个,平均每个乡镇拥有银行标准化网点4.86个;布设ATM、CRS等金融機具13,957台,基础金融服务的行政村覆盖率达100%。辖区银行共帮扶贫困户102户、发放小额扶贫贷款343万元;银行业涉农贷款456.87亿元,占全地区贷款34%。作为辽宁省唯一普惠金融试点地区,丹东现已构建形成了政策性银行、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及村镇银行等多元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各银行通过在偏远乡村积极布设助农取款点、金融超市、流动服务车,让农民足不出村,即可办理小额取款、缴费、转账汇款等业务。
(一)农村不动产抵押难,农民信用意识差。受《土地管理法》、《担保法》、流转政策等方面的制约,农村电商大多缺乏符合要求的资产用作贷款抵押担保。目前,各县的耕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处于试点阶段,进行抵押贷款还存在制度和市场等诸多方面的障碍。全市农村电商贷款以保证贷款为主,抵押贷款占比较低。另一方面,由于农村自然村坐落比较分散和农村合作机构建立还不够规范,导致农民买卖需求和行为的分散化,要求他们形成联保困难重重。同时,由于农户的信用意识不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提供联保贷方面,存在诸多顾虑。农村不动产抵押难、农民信用意识差成为制约电商融资能力的瓶颈。
(二)银行对农村电子商务客户贷款投放较为谨慎。目前,大的网商平台(如阿里巴巴)由于掌握所有电商企业经营的数据、交易流水、信誉情况,并且对网上店铺具有一定的控制权,所以能够很好地利用大数据来控制风险,对广大电商企业发放信用贷款,满足电商企业资金需求小额、快捷、无抵押的特点。而传统金融机构在这方面没有任何优势,即使电商企业提供相关网上交易数据,银行也不能完全相信,大多数处于创业初期的电商企业存在流水少、规模小、资产轻、担保弱、周期短、风险难把控的特点,银行无法全面掌握其实際经营情况,难以评估其盈利能力。同时,由于农村电商数量多,逐户了解客户信息成本高,而电商授信金额小,这就导致银行成本收益的不对称。此外,信贷风险持续暴露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管理压力增大,信贷投放更趋谨慎。
(三)银行创新不足,难以满足电商融资需求的发展。传统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贷款时重抵押、轻信用,而农村电商往往很难拿出合适的资产作抵押。尤其一些草根电商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链条中最值得关注的群体,他们普遍具有一定的资金需求,但因其在发展初期的综合实力弱,在传统融资方式上处于明显劣势地位。即使农村不动产可以抵押,也存在抵押物价值低、变现慢、处置难等问题。调查发现,银行贷款是农村电商融资的主要渠道,但当前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远不能满足电商的融资需求。在实际中,商业银行应结合电商实际情况推出相应贷款品种、开通相应的绿色审批通道,以更好地满足电商客户融资需求。同时,当前商业银行的内部机制制约其创新能力,据某银行支行反映,县支行对电商客户较为了解,但支行不具备创新新型产品、专项授信的权限,县支行在向电商提供金融服务时较为被动。
(一)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减少信息不对称。政府部门需加快建立健全电子商务信用信息管理制度,推动电子商务企业信用信息公开,并促进电子商务信用信息与银行信息的交换共享,推动电子商务信用评价,建立健全电子商务领域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此外,适时组织电商银企对接会,将发展潜力好的小微企业推介给银行。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引导银行对农村电商加大信贷投放,并有助于降低银行信贷风险。金融机构可参考国内大型网商平台为电商企业评定的信誉等级和信用贷款授信额度,为优质电商企业提供短期信用贷款,减少调查成本,降低贷款风险。
(二)创新信贷产品,扩大电商融资抵质押担保方式。各金融机构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根据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经营特点、融资需求开发适合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根据电商企业资金需求特点,为其制定灵活的利率和还款方案。通过信用卡分期、POS贷、商户贷等信贷产品为电商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各金融机构要扩大电商企业抵质押品范围,结合订单量、客户满意度、行业排名等情况,对电商企业发放联保或担保小额贷款,鼓励为经营成熟、效益良好、客户满意度高、行业排名靠前的电子商务企业办理信用贷款。结合电子商务行业缺乏有效抵押物、存货量较大的现状,在提供动产、不动产及财产权利等抵押质押信贷服务的同时,积极发展企业联保贷款等业务,并在存货质押贷款方面加大授信力度。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增信、担保服务。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减少当前农村电商过度依赖传统贷款的局面。
(三)创新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优化支付环境,改善电子商务基础金融服务。各金融机构要加快发展网上支付、电话支付、手机支付等新型电子支付业务,在农村加大ATM、POS机、转账电话等自助设备的布放,提高农村地区支付业务处理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金融机构要加大新兴电子支付业务的宣传推广力度,使更多社会公众学会使用现代支付工具,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良好的支付环境。
金融机构要加各金融机构要强化对中小电子商务企业的信贷服务功能,设立中小企业信贷服务部门,对其贷款规模实行专门管理。对于处于发展弱势地位的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在贷款评估阶段,要适当降低标准,支持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依托产业集群和电子商务聚集区,为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提供商圈贷、集中授信等信贷资金支持。为电子商务创业基地创业人员提供小额贴息贷款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