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资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分析

2018-06-09 06:07徐永辉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13期
关键词:耦合资源环境

徐永辉

[提要] 本文基于系统耦合机制,构建资源、经济与环境等三系统耦合模型,测算2012~2016年四川与重庆三大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水平,从理论上分析三者的耦合优化原理,并从时空两个维度对区域三系统交互关系的变化特征以及差异做出讨论。而从现实状态看,在当前面临经济下行、资源环境不可持续以及区域发展差异扩大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四川与重庆需借助厚实的经济实力强化技术创新,以带动能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在供给侧改革形势下需调整能源生产结构,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川渝;经济;资源;环境;耦合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4月9日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与重庆经济取得了高度成就的同时,能源和环境状况也发生了巨变。其长期依靠粗放发展模式所依靠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造成了持续的资源紧缺与严重的环境退化,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一方面长期高强度的能源投入为粗放型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支撑,但长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低效的能源利用效率引致了自然环境的快速退化;反过来,其又对经济和能源发展形成制约,由此形成的不良循环模式不断加剧着资源、经济与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四川省与重庆市经济基础、发展模式和自然资源分布差异明显,从而使得上述矛盾显现出区域间的显著差异。两省市面临日益严重的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困境。另外,两省市区的资源型城市较多,深入探究两地区资源、经济与环境耦合的动态演化,对于帮助两省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一、文献综述

自从“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在理论与实践也得到了认可,其有机地将资源、经济与环境三大系统(下文简称3E)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成为考量3E关系的标准起点。目前,3E的研究目标相当明确,既有从多角度对3E系统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做出了基本陈述与判断,也有部分研究以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运用协整分析和因果检验,讨论了能源与经济的二元关系。就资源与环境系统而言,有学者研究认为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增加已成为导致环境质量退变的重要原因。对于环境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则大多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入手,但研究结论存在分歧,一方面支持论者从经济增长、贸易和政策等方面研究EKC形成的内在动因,并以不同国家的数据为样本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环境质量随经济发展程度提升先退化后改善;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对EKC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曲线存在多种形态,包括U型、N型、同步型等。

深入考查现有研究可知,目前仍有以下方面有待深化与完善:一是在两系统关系研究基础上,需要将3E综合于系统耦合分析框架下,从多系统协调和发展视角展开理论与实证分析;二是从时空两个维度测度3E耦合演化规律,并从省域层面展开比较分析。解决上述问题对进一步全面认识3E系统的变动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二、建模与理论解析

为了评价经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度,需要对每个系统进行综合评价。首先,介绍每个系统指标的选取;其次,对各系统中选取的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介绍耦合度的公式,同时着重讨论三系统耦合度公式。

耦合涵盖发展与协调两个方面。发展体现为系统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而协调则强调系统之间以及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配合,和谐发展的程度。从本文的研究目标看,如果超越因果关系的束缚,可以大胆的假想,实际情况会是否在“资源-经济”、“环境-经济”、“资源-环境”系统中,三子系统存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耦合关系。

二元系统耦合(此两系统耦合度模型源于廖重斌的研究成果):

X、Y为两系统各自的综合指数;C表示协调度,可由两系统的偏离差系数推导得到;T表示两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可由等产量线推得;D为耦合度。α、β为表示两系统重要程度的权重,以资源、环境两系统为例,二者其实同等重要,因此可设定α=β=1/2。

其中,X、Y和Z分别代表能源、经济和环境三系统。依据上述思路可取α=β=γ=1/3。采用三个子系统的平均值来表示综合协调指数。为了直观地反映协调水平,借鉴已有文献,结合三个子系统的包容性发展的具体情况,将协调度进行等级,如表1所示。(表1)

三、指標体系选取构建与研究方法

(一)指标体系。本文在综合考量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数据可得性为指针,分别对资源、经济和环境领域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界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从总量、结构、效益三个方面考察能源和经济系统,将环境系统分解为环境污染程度、环境治理与环境质量三个方面,从而较为全面地展现3E系统的综合内涵。

(二)数据说明。本文研究的时序为2012~2016年,依据前述指标体系构建了四川省和重庆市年的面板数据。这一时期两区区域经济在波动中保持了高速增长,以及人力资本水平显著提升,区域间经济发展质量与速度差异日益明显。另外,这一时期的数据相对较为完整,因此具有较强的实证研究价值。数据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四川省统计年鉴》、《重庆市统计年鉴》、中经网数据库以及中国统计数据应用支持系统等。

(三)实证

Wi、Wj、Wk分别表示能源、经济与环境指标的权重;Xn、Yn、Zn分别为能源、经济与环境综合指数;Iin、Ijn、Ikn分别表示各指标的标准化数值。以此为基础,即可计算二元和三元系统的耦合。

四、实证分析

(一)综合指数。依据(4)式指数计算的结果统计,观察可知,一方面从四川和重庆整体看,资源综合指数的总体均值在0.21左右波动,表明2012~2016年间四川和重庆整体发展水平较为稳定;经济综合指数的总体均值从0.08上升至0.33,呈缓慢上升态势;环境综合指数的总体均值从0.14变动至0.4,总体上保持良好态势;另一方面综合来看,资源、经济与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首先,2012~2016年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快速上升时期,四川与产业结构的重型化发展趋势明显;其次,经济与环境系统二者间总体呈同向变动趋势,虽然环境综合指数在个别年份出现下降,但从长期趋势看,存在环境质量缓慢改善的趋势,这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趋稳,增长方式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稳步调整有关,与此相伴随,无论是积极的推进,还是倒逼机制的作用,污染治理强度逐年提升,均与生态环境改善密切相关。

(二)四川系统耦合分析

1、二元系统耦合。根据四川资源—经济指数表现资源与经济的综合水平和两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较低,仅从严重失调转变为轻度失调,且耦合度的提升主要由经济增长带动,这与经济增长时序变动规律基本一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能源与经济耦合水平越高。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12~2013年,两系统均在0.15~0.2区间内微幅上升;2013~2014年,四川实现跃迁,耦合优势逐步突显;2015年后耦合度略有回落。

2、根据四川资源—环境指数表现资源与环境的综合水平和两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较低,并出现了较为剧烈的波动,且耦合度的下降主要由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的,但整体上呈趋向于耦合优化的态势。具体来看,2013~2014年四川省两系统均为轻度失调状态,且2013年相对较高;2015年实现向勉强协调发展的跃迁,同时其耦合值加速提升。目前,四川省的耦合差距正逐步缩小,虽然略有下降,但未来可能呈现趋同态势。

3、从四川省看,经济与环境耦合水平在2012~2013年表现稳步上升,2013~2014年耦合度略有从轻度失调的0.38变动至中度失调的0.21。除了由于人均可支配收入、能耗排放、污染治理投资及应用这4个方面外,最后计算出表现不佳还受到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然而,2016年从中度失调的0.21变动至濒临失调衰退的0.43,这与四川省政府近几年在环保方面的大力投入有直接关系。

(三)重庆系统耦合分析

1、二元系统耦合。根据重庆市资源—经济指数表现经济与环境的两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较高,但2012年后出现了回落,其耦合度从2012年起至2015年一直呈现出小幅度的下降,从濒临失调衰退的0.43到轻度失调衰退的0.37,主要由经济增长带来了资源的高消耗。2015年后耦合度表现出快速的上升,达到了勉强协调发展的0.52。这说明2015年后重庆市在环境治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根据重庆市资源—环境指数表现资源与环境的综合水平和两系统的协调发展度都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并出现了较为大幅度的爬升,且耦合度也上升了,整体上呈趋向于耦合优化的态势。具体来看,2013~2014年重庆市两系统均为濒临失调衰退,且2014~2015年进步相对较高;2015年实现向0.61的初级协调发展的跃迁,同时其耦合值能保持至2016年。目前,重庆市未来可能呈现资源—环境持续优化的态势。

3、从重庆市看,经济与环境耦合水平存在0.21的波动,2012~2014年表现出濒临失调衰退。然而,2014~2015年耦合度甚至降至轻度失调衰退的0.34。由于2014年后自然资源不能完全承受经济过快发展、产业结构不理想带来的影响自然资源与产业结构在开始寻求新的协同发展方式时,导致耦合度逐渐回落。在2015年之后又开始了持续攀升。2016年达到了0.51的勉强协调发展程度。

五、结论及建议

四川省与重庆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禀赋各不相同。以资源为例,四川省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庞大的工业规模对资源的需求量极大,在现阶段条件下容易发展资源重依赖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暂时可以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换取当地的经济增长,但这种经济——资源非协调的状态严重地制约了四川省经济的增长。正是这种制约促使四川地区向高附加值、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高科技产业转移,减少污染物排放对当地环境的破坏,从而促进该地区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

在系统耦合演化过程中,系统耦合水平的变化趋势与三类二元系统的耦合水平密切相关。这一点表现出,两省市在探索耦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时,还需重点关注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的同时,开发出新能源来降低传统能源的消费量,从而改进资源结构,减少废气废水的排放。通过利用新传统三系统打破原有束缚组成的综合有机体将如何通过有秩序的相互配合产生单个系统所不具备的功能,实现和谐统一繁荣共生。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大都关注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却忽视资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以及3E协调共进与否,这些都已成为区域之间更为广泛而深刻的差异表现。关注于此,将会更为有效地检测与制定区域发展政策。

主要参考文献:

[1]ASAFU-ADJAYE J.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energy prices and economic growth:time series evidence from Asian developing countries[J].Energy economics,2000.22.

[2]HONDR OYIANNIS G,LOLOS S,PAPAPETROU E.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assessing the evidence from Greece[J].Energy economics,2002.24.

[3]LOPEZR.The environment as a factor of production:the effect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1994,27.

[4]GRAINGERA.The forest transition:an alternative approach[J].Area,1998(3).

[5]廖重斌.環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19(2).

[6]魏一鸣等.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集成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22(2).

[7]张阿玲,李继峰.构建中国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评价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7(9).

[8]郭正权,郑宇花,张兴平.基于CGE模型的我国能源-环境-经济系统分析[J].系统工程学报,2014.29(5).

[9]李从欣,李国柱.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9.1.

[10]逯进,常虹,汪运波.中国区域能源、经济与环境耦合的动态演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3).

[11]姜磊,柏玲,吴玉鸣.中国省域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分析——兼论三系统耦合公式及其扩展形式[J].自然资源学报,2017.32(5).

[12]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J].地理学报,2005.60(2).

[13]周荣敏,张燕.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1(22).

[14]张荣天,焦华富.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24(5).

猜你喜欢
耦合资源环境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基于“壳-固”耦合方法模拟焊接装配
求解奇异摄动Volterra积分微分方程的LDG-CFEM耦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