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金秋
(广西省河池市罗成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广西 河池 546499)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ROM)是指绒毛膜及羊膜破裂发生在临产前,其中,发生在妊娠37周前者称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OM,PPROM)[1]。胎膜早破可导致早产、脐带脱垂,并危及母儿安危,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引起PPROM的因素许多,主要有感染、子宫颈功能不全、机械作用等。近年来,孕妇生殖道病原体感染对胎膜早破,尤其对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女性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机体免疫力降低,阴道上皮细胞的糖原含量增多,导致感染病原微生物逆行至盆腔。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证实解脲脲原体(UU)、细菌性阴道病(BV)、衣原体(CT)、念珠菌(CM)等感染与PROM有关[2]。但孕妇生殖道病原体感染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常规检测两组孕妇生殖道病原体检测情况,包括解脲脲原体(UU)、细菌性阴道病(BV)、衣原体(CT)、念珠菌(CM)等感染情况,探讨分析孕妇生殖道病原体感染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关系,具体报道如下。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4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4±3.6)岁,设为PPROM组。选择同期住院分娩无胎膜早破正常健康产妇50例,年龄19-40岁,平均年龄(23±3.2)岁,设为对照组。排除机械性损伤和多胎、胎位异常、头盆不称等原因所致的PROM,无其他产科合并症和并发症,近期无外伤和性交等明显诱因,且PPROM组均在破膜24小时以内分娩。
1.2.1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诊断标准
根据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七版教材关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3]。
1.2.2 孕妇生殖道病原体检测
两组孕妇入院后均进行阴道分泌物及宫颈分泌物检测。(1)阴道分泌物检测:用无菌棉签擦阴道侧壁,取阴道分泌物,将阴道分泌物涂于玻片上,显微镜下检测滴虫、线索细胞、阴道念珠菌;(2)宫颈分泌物检测:暴露宫颈,无菌棉签擦去宫颈表面粘液,用无菌棉签伸入宫颈管内,取宫颈分泌物,采用PCR法检测两组孕妇解脲支原体(UU)、衣原体(CT)感染情况。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孕妇生殖道感染情况:40例PPROM组,50例对照组,PPROM组与对照组孕妇生殖道病原体检测比较,PPROM组孕妇生殖道感染率明显比对照组孕妇生殖道感染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孕妇生殖道感染情况比较
胎膜破裂发生在临产前称胎膜早破;其中,发生在妊娠37周前者称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OM,PPROM)。PPROM 的发生率约为3.1%[4]。胎膜早破可引起早产、脐带脱垂等并发症,危及母儿安全。导致胎膜早破的原因很多,如双胎、胎位异常、头盆不称、感染和排除机械性损伤等,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5]。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亚临床的生殖道感染特别是下生殖道感染对妊娠的结局有负面影响。足月胎膜早破可由胎膜的正常生理薄弱以及子宫收缩产生的剪切力综合导致,但未足月胎膜早破则可能是因为多种病理机制单独或协同作用所导致。最新胎膜早破指南指出PPROM通常与羊膜腔内感染相关,尤其是在孕龄较小的情况下[6]。
在正常健康女性的阴道内,存在着多种寄生菌。这些寄生菌相互存在维持着阴道内环境的稳定。而女性在免疫力下降的时候,阴道内的正常菌群便转为条件致病菌。当女性发生生殖道感染后,这些致病菌可逆行向上,感染盆腔。这就是导致胎膜早破的重要病因[7]。
本研究中PPROM组孕妇生殖道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生殖道感染率,这与目前国内外大部分研究结果一致[8-9]。这表明PPROM与羊膜腔内感染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孕龄较小的情况下。当孕妇发生感染生殖道病原体后,阴道内的病原体产生大量的弹性蛋白酶和胶质,孕妇发生胎膜早破。据报道前次PPROM病史是此次妊娠PPROM或早产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孕妇生殖道感染应引起产科医生的重视,在早孕建卡时,应常规对阴道分泌物及宫颈分泌物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治疗无症状病原携带者,降低胎膜早破的发生率,特别是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质量及母婴安全。
[1] 徐秀英,刘伟武.未足月胎膜早破的诊治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l5,13(32):160-161.
[2] 张莹莹,王才智.胎膜早破孕妇生殖道感染情况及对妊娠结局影响[J].安徽医学,20l6,37(5):550-552.
[3]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7.
[4] 陈淑学.未足月胎膜早破499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l1,26(4):524-525.
[5] 戴泽果,蔡美卿,黄雅容,等.胎膜早破与孕妇生殖道感染关系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l3,24(13):2905-2906.
[6] 朱敏,范建霞,程利南.围产期B族链球菌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2):137-140.
[7] 陈锦.浅谈生殖道感染对发生胎膜早破及早产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l5,13(17):190.
[8] 李艳红.孕妇生殖道病原体感染与其胎膜早破的关系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8,36(01):72-73.
[9] 冯颖.生殖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0):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