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霞
【摘 要】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面对的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只有采取新思路、新方法,才能较好应对问题,打破原有的脱离实际的旧习惯,形成更有效、更优化的新常态。文章以河南省为例,探索高等学校创新型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首先,外语教育必须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大背景发生的变化;其次,调整的方式是职业化与学术化的互补和并进,尤其是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需突出职业化特点;最后,建立学业评估的合理机制,铺设素质就业通道。
【关键词】语言服务人才;职业化;学术化;学业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5-0159-03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高地,更应当敏锐地捕捉到变化,与时俱进,培养国家急需的素质一流的创新型人才。外语专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交流互动日益频繁和深化的今天,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以外语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培养了一大批外语人才,这些人的特点是外语基本功扎实,外国文化知识丰富,能够承担外语教学、外事外贸以及其他与外语相关的工作,尤其是外语教学工作者,在这些外语人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时代的发展,对语言服务人才的需要越来越紧迫,标准也越来越高,而外语人才与语言服务人才不能划等号,在培养方法和培养目标上迥然不同,所以,高等教育要直面这些新问题,突破传统培养方式和目的的局限,探索更具创新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路径,提高培养的有效性,使毕业生的素质得到与时代相适应的发展,在未来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一、外语教育的新变化
目前的中国,掌握一门外语的人越来越多,能用外语进行基本交流的人也越来越多,但真正能够进行高效深入的交流的人却不常见。之前的外语教育主要采取外语普及教育的形式,外语普及教育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人能使用外语进行交流,但交流的水平不高,效果有限,有时甚至是失败的。比如,翻译教育是外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专业毕业的学生或学习外语的学生应该具有翻译一定文字的能力,但真正具备翻译能力能够从事翻译工作的寥寥无几,大多数接受外语普及教育的学生具备的知识大多只能用来进行外语普及教育,所以,外语专业或具备外语知识的毕业生,大多再次加入外语普及教育的大军,从事与外语教育相关的工作,如此的循环造成毕业生质量下降,外语实践能力低下,适应社会能力较弱,在知识和思辨两个方面不具有优势。一方面,有出现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从事较为低端的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国家急需的能够提供高质量语言服务的外语人才稀缺。[1]
因此,高等学校的外语专业,作为培养外语专业人才的重地,应当改變观念,把培养目标转变为培养创新型语言服务人才,使毕业生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语言服务,而不是低端的外语教育,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外语专业发展的活力。其实,外语专业常被诟病为没有专业,外语专业毕业生被认为没有优势可言,究其原因,还是普及外语教育的定位,而突出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也就凸显出外语专业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在中国文化、中国经济走出去、“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语言服务更凸显出它的价值,培养创新型语言服务人才,打造过硬的语言服务队伍,是时代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实际上,外语专业的发展近些年也体现了这一变化,语言学、文学等传统学科表现出发展的放缓,而作为语言服务重要部分的翻译教学,发展尤其迅速,翻译本科专业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体现了这一发展,如今,开设翻译本科和翻译硕士的院校越来越多。一些院校甚至利用翻译学科的发展,实现弯道超车,跻身高水平外语院校的行列。以河南省为例,许多高校都以翻译技术为突破口,利用技术和人才优势,占领最新的学科高地。
“语言服务”是一个很新的概念。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个新的行业包括翻译与本地化服务、语言技术工具开发、语言教学与培训、语言相关咨询业务,成为全球化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2012年发布的《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显示,广义的语言服务业包括“所有从事多语言信息转换及关联服务的机构”,狭义的语言服务业指“经营或业务内容为提供语言间信息转换服务、技术开发、培训或咨询服务的企业或机构”。《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2016》进一步指出“语言服务是指跨语言、跨文化信息转换服务和产品以及相关研究咨询、技术开发、工具应用、资产管理、教育培训等的专业化服务。语言服务行业就是指以促进跨语言、跨文化交流为目标,提供上述语言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可见,语言服务是一个涉及许多方面、需要深度挖掘、有着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高等学下外语专业的发展,如果能够抓住语言服务转型的契机,将较好地完成外语教育培养职能的现代转化,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但是,抓住这一契机将面临很大的困难,因为现行的培养模式和师资都是传统的外语普及教育的产物,与新发展不相适应。并不是说,要抛弃诸如外语基础课、外国文学课、语言学课等基础课程,要抛弃外语知识教育、外语技能训练,取而代之以专业的外语服务知识和细化的外语服务技能。创新型语言服务人才应该具有娴熟的语言服务技能,但仅有技能是不够的,创新在于人才的整体素质,所以,基础课程、通识课程,不仅是外语课程,还包括汉语课程,都是必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不必另起炉灶来建立语言服务专业,需要的是在原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补足以前教育中缺失的职业化的维度,特别是在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中突出职业化的特点,使素质与技能并进。
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困境
我们认为,创新型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复合型外语人才不能划等号,所以,不能采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一些学者认为,创新型语言服务人才应该是复合型外语人才,即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过硬外语能力的人才。这样的人才看似符合市场需要,能够很快找到对口工作,有效完成语言服务任务,但事实却是,这样的培养目标对于多数高等教育机构来说,很难实现,并且复合型人才,作为一种工具性人才,的确能够完成语言服务任务,但对于人才个人的发展以及工作的创新,具有局限性。
首先,大多数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相适应。复合型人才强调专业加语言的培养方式,但诸如建筑、经济、医学等专业与外语专业相距甚远,它们之间的对接甚至融合在现行的院系分离、专业细化的高校学科布局背景下很难实现或者几乎不可能实现。只有少数以某个专业加外语为特色的高校才有师资和力量来切实落实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对于绝大多数院校,即便喊着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口号,培养的主体还是外语学院,专业知识的教育只是采取聘请其他专业教师开课的形式,专业与外语的接轨非常生硬,加上课业压力过大,学生无法应付差别巨大的学习内容,容易造成专业与外语都没学好的结果。
以河南省高校为例,几乎没有一所学校能够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样具有做到专业与外语的深度结合,也几乎没有一所学校能像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外国语学校有足够的外语师资和绝对的学科优势,能够打造外语+的团队。所以,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结果,根据河南省高校的具体情况,很可能造成外语与专业不能结合,或者外语与专业的学习之间形成消极的影响,造成学生对专业了解不多,外语水平不高。如果以其他专业为主体,往往造成外语学习的极端专业化,学生常只记忆一些专业外语词汇,熟悉一些专业的外语表达,但对专业之外的外语表述,在准确性和适宜性上,很难达到外语专业人才的水平。在专业与外语之间,二者不是平等的,语言服务的本质是语言使用,所以,语言是核心,而专业只是一种辅助的手段而已,如同专业的字典或材料,这些辅助手段是可以拿来的,是千变万化的,而语言使用是自身锤炼的。毕竟,提供语言服务的人不是专业的研究者或权威的管理者和决策者。
第二,复合型人才的工具属性的设定存在问题。复合型人才的提出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工具性,因为迫切需要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人,所以,按照推理,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人应当成为培养目标,一毕业马上能够使用,解决工作中语言设置的障碍。但高等教育的关键是人的教育,是把人培养成更好的人,所以,基础性的人文教育应当比专业教育更加重要。一个丧失人文关怀,不具人文气质的语言服务提供者,或许会效率很高地完成工作,但他不会感到满足和幸福。所以,语言服务人才应该强调的不是专业性,而是创新型,这种创新植根于人文学科特有的人文气质和精神,是一种不断学习和思考的读书精神,而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可以在后来的工作中通过学习和思考获得的,上手性比较快。所以,高校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根本在于学习和思考的日新又日新。
三、创新型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
创新型语言服务人才是一种能够有效提供语言服务的专门人才,同时,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这种人才不是复合型人才,但能够很快成为各种各样的复合型人才,因为其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已经为快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即高校与政府和行业的结合,共同培养语言服务人才的模式。甚至有人提出,职业化应该贯穿外语或翻译教学的整个过程。这样的培养方式,虽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高等教育,尤其是人文学科的高等教育,其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人文风貌,不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有所谓“一技之长”。的确,在外语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存在职业化培养这重要一环,造成学生所学与市场和社会脱节,不能有效开展工作,但不能矫枉过正,把大学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所以,我们认为,创新型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当然要有职业化的方面,但仅有这一面是不够的,还应当有学术化的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考能力,具有了两个方面,才能使学生走得更远。
具体来讲,在语言服务需求的推动下,应该加强语言服务教学的职业化特点,关注国家的战略部署,关注语言服务市场的需求,根据这些新形势和新变化,进行相应的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课程内容的改革。加大与政府和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聘请校外职业导师授课,除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外,可以考虑短期培训、校外学习等新的学习形式,使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到语言服务的过程和操作,获得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的指点。当然,教学中这些职业化的方面,应安排好时间和形式,不能妨碍教学中学术化方面的推进,不能代替学生在校的语言和人文课程的学习。这些课程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是使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同时,学术化课程为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学生打开另一扇门,当学生在感受了职业化后,更倾向于学术追求,那么,他们可以全身心投入学术研究之中,避免了完全职业化切断学术道路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局面。学术化和职业化应该起头并进,主要课程在大二、大三完成,职业化方面可在假期开展,大一应强调在校语言和人文课程的学习,大四给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决定是选择职业化道路还是学术化道路,并准备毕业后的人生规划和发展。
这樣的培养路径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挑战,会使学生的大学生活更加忙碌,接触到更多新的知识、认识更多的人、尝试更多的领域、更理解工作和生活的意义,但这些都是积极的方面,因为目前大学生的生活不是忙碌而是悠闲,不是挑战太大而是基本没有具有意义的挑战,最后,在毕业时,缺乏对自己的认识和对市场和社会的认识。其实,职业化与学术化并非彼此排斥,如果推进得好,可以相互促进,学术反思来自职业实践会更具价值更易产生学术上的突破,而职业实践如能得到学术研究的支撑,会提高效率,达到更好的效果。这种实践与学习研究的结合也符合社会建构主义的模式,他们认为知识不是在教室中学习得来的,不是教师传授的,而是在个人与他人的交往的环境中自己建构起来的,这个过程是发回主观能动性的建构过程。[3][4]在教学实践中,建构主义鼓励将合作学习作为主要的策略,提倡在互动和实践中参与建构知识。这一理论的重点不是结果而是过程,重视学生与同伴、学习材料和学习环境的互动,通过真实的实践活动进行学习或意义建构,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思辨能力。这种学习必然不是以提高外语的使用熟练度为目的的,而是一种致力于学生思维素质、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整体提升。
四、有效的学业评估机制
任何教育的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键点在于新的评价机制的建立。如果建立了有效适宜的评价机制,能够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改革更容易取得成功,如果仅改革了教育的目的和过程,适宜的评价机制没有跟上,结果会造成积极性的降低,最后沦为只改了形式却没有改内容。学业评估机制是创新型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关键。[5]以往的以语言考试和知识考察为重点的评价方式,学生只有认真学习课本,读透课本就能取得高分的形式,应该得到彻底的改变。笔者曾经教授过英语专业本科生和英语专业自考生的综合英语课程,发现英语专业本科生在学习中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精读课本上,课本上的单词、短语、句型、知识非常了解,但对课外的英语材料知之甚少,也不愿花费太大的精力去阅读和学习。在与这些学生的交谈中发现,考试的内容大部分出自课本,把课本上得到知识点记准,甚至把课后的翻译背下来,考试的时候背上去就能考高分,考高分就有可能成为优等生,获得各种奖励,最后拿到学位顺利毕业。[6][7]与之相仿,许多自考生并不注重课本学习,他们提问的问题多是针对课外所读英语资料或是自己所做工作中遇到的一些语言问题,他们注重的是实践能力的提高,考试考高分,没有响应的奖励,对他们来说,外语实践能力的提高更重要。[8]这就是现行外语教学或翻译教学的评价方式出现了问题。一种良好的评价方式,应该符合创新型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且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相适应。
五、结语
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国文化“走出去”、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倡议需要更多创新型语言服务人才,这些人具有宽宏的文化视野、过硬的专业素质以及很强的思辨能力。以往的外语教育,特点是外语普及教育,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目前,结合河南省高校的情况,必须对外语教育进行调整,开拓职业+学业的双轮模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服务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永亮.重新审视翻译教学法对跨文化语用能力培养的中介作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8):153-155.
[2]郭晓勇.加强语言服务行业建设,服务中国国际传播战略[J].对外传播,2011,(07):32-34.
[3]Williams, M & Burden, R.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Approac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王永亮.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学生需求分析模式建构[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5,(04):54-57.
[5]劉和平.政产学研: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究[J].中国翻译,2014,(05):40-45+128.
[6]崔启亮.中国本地化行业二十年(1993—2012)[J].上海翻译,2013,(02):20-24.
[7]丁立,王永亮.网站本地化中的简化现象及其影响—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共性研究[J].英语研究,2016,(01):83-91.
[8]王永亮.跨文化传播的症结及其消解—基于我国五套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文化配置之检视[J].英语广场,2017,(09):73-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