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议秦腔中的字

2018-06-08 10:19李坤
戏剧之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剧本吐字秦腔

李坤

【摘 要】历经千载传承的秦腔艺术在不断的发展变革中,已然形成一种庞大的体系,我们的戏曲工作者要从各个层面去完善她、修茸她,千万不要“以小而不为”,要站在发扬壮大的高度约束好自己的艺术修为。

【关键词】秦腔;文字;剧本;吐字

中图分类号:J8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6-0047-01

汉字当属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最为特殊的发明文化。她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形成了乃至全世界最独特的文字文明。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智慧的一种结晶和象征,展现着她说之不尽的无穷魅力和无穷力量。

秦腔起源历史悠久,但是具之文献记载的历史是明代万历年间出现的剧本《钵中莲》,直至清代有关文献记载才多了起来,现当代就更加异彩纷呈了。秦腔作为流行于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剧种也根源深远,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所传授剧目可以说基本上靠老一辈的口传心授,较之其他剧种在文字的严谨性上略显欠缺,现今文化传媒的飞速发展,为我们弘扬传播秦腔艺术文化提供了一个高标准的展示平台,更需要我们秦腔人以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地去传承、去治学。剧本是文字构筑的,剧作家呕心沥血完成一本剧作,编排成剧目,演员的唱、念、做、打,乐队的吹、拉、弹、拨,还有舞美各部门的精诚合作,才能推出一部作品。纷繁和琐重的程序不容半点瑕疵。

秦腔是一种地域文化,波及很广。她的用字以标准的关中话为主,在古代称作雅言并做国语使用,当时学说关中雅言已成一种风尚,更以素有秦地“白菜心”的泾阳、三原、高陵三地之话语为准绳。因为秦腔覆盖的地域差异,地方语偏多,往往给人一种杂乱无章、混淆不清的感觉。在唱词中也有用字的疏忽。例如广为传唱的《下河东》中赵匡胤的经典唱段“河东城困住了宋王太祖”,我们在传唱中大多唱为“河东城困住了赵王太祖”,赵匡胤是开国皇帝,他建立了大宋江山,改国号为宋。史称“宋朝”,“北宋”赵匡胤是他的姓名而已,一字之差把整个的大宋江山都丢掉了。《大报仇》中刘备所唱经典唱段“在黄罗宝帐排宴场”中,结束语“保皇伯西川把业掌”,“父封他一字荆州王”。我们传唱的都是“保皇伯西川把业创”,一个“掌”一个“创”,“创”是南征北战的,它不能局限于西川,荆州之地也是创业之地,刘备在历经诸多战事,一举建国,定都成都,年号史称蜀汉。在西川是他稳固发展政权的时期,“掌”非常符合现实,而“创”字把刘备的万里基业,开创之初的不易征伐被小规模化了。值得推敲而后用。《五典坡》中王宝钏在(赶坡)中所唱经典唱段“军爷讲话真见浅”中“我父和魏虎拿本谏”,“督府跌职先行官”的唱句我们传唱为“我的父魏虎拿本谏”而居多,王宝钏的父亲是王允,而非魏虎,魏虎是她的二姐夫罢了,此乃用字实不可恭维。又如《五典坡》(别窑)中的经典名段“窑门外拴战马将心疼烂”,薛平贵唱词“三姑娘你本是千金之眷”,“跟随我薛平贵多受磨难”。大家传唱均为“三姑娘你本是千金之宦”。“宦”和“眷”,“眷”是家属的意思,“宦”是官职,是封建社会专供皇帝及其家属使用的官员,难道宰相王允的三女儿王宝钏是太监吗?两个字表达的意思大相径庭,这样的茫然无知应当头棒喝。词要达意,字要准确。

再谈秦腔的吐字,当今舞台上很多演员已经把秦腔吐字国语化了,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病态认知,对黄河流域文化的严重亵渎。如同给我们的兵马俑穿上带有蝴蝶结的礼服并且操一口流利的法语一般。现举段示例。《西湖山水还依旧》大家耳熟能详,其中“水”字的发音,应为双齿轻咬,自丹田自然用气呼出,再組合“卫”的发音才能完成一个标准地道的秦腔“水”字。“霜染丹枫寒林瘦”,其中“寒”字的发音字调已然被“鼾”字取而代之了。作者本意通过景色描写,反映白素贞此时的凄凉心境,它的意境,整个树林都是萧条阴冷的,所以用寒林,若果用平声“鼾”,那么该做如何解释?难道树林睡着了吗?后边结尾句“眼望断桥心酸楚,手扶青妹上桥头”。其中“望”和“楚”的发音我们的传唱多为国语化,就好比给我们的陕西名吃“羊肉泡”加以香甜口味的沙拉酱一般,而不伦不类,如食鸡肋。实则秦韵发音“望”时,上牙齿轻咬下唇发“WU”和“ang”连缀组合起来就行了。以此触类旁通诸如“万”“亡”“武”等字均可适用此方法。唱“楚”字时,如果口型呈圆形,那么发音必为国语无疑,然而秦音“楚”字是由“c”和“ou”两个音接连组成的。在现代的传媒下,一场场高规格的秦腔赛事在如火如荼地举办,往往会出现台上演员的唱词和字幕上显示的唱词对不上号的现象。我想每个演员他们提供自己的唱词,如果在校对上严把关口,也不会出现口是幕非了,如此反映了我们对秦腔艺术的负责敬业尚且重视不够。

历经千载传承的秦腔艺术在不断的发展变革中,已然形成一种庞大的体系,我们的戏曲工作者要从各个层面去完善她、修茸她,千万不要“以小而不为”,要站在发扬壮大的高度约束好自己的艺术修为,为我们古老的秦腔事业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字如其人,字写得好坏,代表着一个人的个性、能力和修为。愿我们秦腔“字字珠玑”!

猜你喜欢
剧本吐字秦腔
“秦腔名旦”是怎样练就的?——《双官诰》、李娟及秦腔艺术的传承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在“秦腔现代化与现代秦腔实践之路”研讨会上的发言
《主角》与秦腔:彼此成长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用心吐字,为爱发声
“孩子吐字不清如何处理才好”
自导自演,用“剧本”提升欢爱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