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玲会
摘 要 高校德育具有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而高校德育的这两大功能是具有同构性,个性功能汇聚而成社会性功能,社会功能蕴涵在个性功能当中。根据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主体人格和品德能力,使之成为中国梦的建设主体。
关键词 德育 社会性功能 个体性功能 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2.031
Face up to the Two Functions of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Cultivate and develop the subjectivity of students
ZHONG Linghui
(Henan Quality Polytechnic, Pingdingshan, Henan 467001)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individual and social functions, and the two functions of moral education have the same structure, personality function resulted in social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contained in personality functio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modern college students,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is advantage,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ersonality and moral ability, cultivate their subject consciousness, and make it become the main building of the Chinese dream.
Keywords moral education; social function; individual function; subjectivity
在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影响下,高校德育功能经历了单一化、多元化的发展阶段。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鲁杰教授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了德育功能,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德育功能观。进入新世纪以后,德育功能问题的争论仍在继续,但学术界最终基本达成共识:即从大的方面德育功能包括社会性功能和个性功能。随着社会发展,所有这些德育功能的内涵会发生改变,同时德育功能还有可能突现其潜在的功能。
1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与个体性功能
高校德育过程也即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身心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并且在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下,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影响,通过受教育者思想、心理的矛盾运动,使其逐步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主导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为了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通过学校德育使受教育者知晓并践行社会所要求的主流意识形态与行为规范即高校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学校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间接起作用,具体个体对象品质、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去影响和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界。学校德育所培养的对象既应具有对现存的政治经济体制、文化现象和生态环境的理解、认识能力,也要具备理性思考、评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直接、完全地参与政治经济等。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为满足个体生存与发展需要而促进个体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培养什么样人以及如何培养人是高校德育所肩负的重任,正视德育的这两大功能以培养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德育的这两大功能之间的关系。
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一方面,社会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社会的道德倾向和水平在社会绝大多数个体的行为中显现,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个体性功能的汇聚;另一方面,个体是社会中的个体,个体只有遵循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从这一意义来讲,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又反映着社会性功能。可见,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和个体性功能相辅相成,互为联系,没有个体的德行,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就无法显现;没有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个体的德行就会显得另类,更谈不上发展。[1]
高校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作用于社会,其落脚点指向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的形成;德育个体性功能指向个体道德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作用于个体内心态度的领域。两者作用的领域不同,但事实上,德育的对象是作为社会个体的人而不是个体的人所构建的社会,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或生态环境等方面所能发生的影响,最初也是最终都要通过德育对社会个体的作用而达到。[2]德育的这两大功能既有耦合又有区别。从德育过程来看,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最终要在受教育者离开学校,参加社会生产和生活后显现,期间只有文化功能是在高校德育过程中进行的。受教育者个体通过德育过程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行为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为行是高校德育过程的实质。所以在高校德育过程中,社会性功能是蕴藏在德育个体性功能之中的。因此,高校德育应在两大功能耦合面上寻求如何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但在现实中,寻求两大功能的有机统一并非轻而易举的。
首先,德育是处在社会这个大环境当中的,随着德育环境的改变(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各方面的变化和影响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德育也变得功利化和工具化。表现在德育的社会性功能过于关注对现实社会政治、经济的适应,传递现实社会政治、经济的价值观,功利色彩由此产生。个体性功能方面注重德育对个体的外在价值,过于关注职场所要求的具体素质和能力,但德育功能不仅仅在于使个体掌握适应社會的生存法则,成为个体适应社会的工具,还在于对个体德性和多层面人格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学校本着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为目的,但它作为人塑造自己的精神领域的主要园区,也不可能是一片道德净土,会受到社会环境负面的影响,尤其现在的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已经冲击了正规教育的影响力。其次从德育地位来看,我们国家历来都视德育为首为,“教育为本,德育为先”是当前我们重视德育的表达,是国家从确保人才培养方向出发,要求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但“从逻辑上讲,德育的首要功能并非政治与经济,而是文化。”[3]德育的本质功能应该是统筹两大功能以培养发展人的德性与道德思维能力。现实中高校德育相对于其它各育而言的“首位”实际上只是突出了它的政治经济功能,是德育的功利化表现而不是目的价值,这就导致其它德育功能被忽视。其后果就是弱化了本质功能的德育变成了目中无“人”的教育。
2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如何发挥发挥德育功能的最佳效用成为当前高校德育的应该正视的问题,那就是协调、兼顾、与融通社会性功能和个体性功能,以主导价值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德育理念是现代德育的一种理念和发展方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来源于此,它是一种发展性德育,体现了人本精神,即在教育者的引导与组织下,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的教育。主体性德育从个体的合社会性的发展出发,从人的社会性本质出发,强调了德育对于主体发展所具有的社会适应性功能,强调了德育要通过引导受教育者批判地继承人类的精神文化(包括政治观念、伦理道德、价值观、效益观等),并将其内化为个体的精神本质,实现个体精神境界的社会化,完成对现实社会的适应和自我的建构与发展。[4]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发展在提升了人们的自主性和竞争意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悄然抬头、诚信危机等。对于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称之为“主体性迷失”。一部人片面追求物质财富不择手段而迷失自我,丧失主体性。这些现象已影响到在校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大学生犯罪已不足为奇。
中国梦也是个体的梦,发展人的主体性是个体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不仅能够适应社会,而且能够建设和改造社会的人才在当前尤为迫切,因此我们只有正视、重视德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性功能,突出德育对于个体人格提升的内在价值,才能使二者在价值实现上趋于统一。具体来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包括以下几点:
2.1 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也可以说是自我意识,是把自己作为对象去思考,如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它是学生发展成为具有主体性的人的前提和基础。从思考自身到思考自己的一切、思考他人与社会,这样在思考中认识自身与社会、他人及自然环境的关系,并付诸行动积极地改善不好的关系。个体若想不断地提升和发展自己,只有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不断审视自我,正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规划自己的未来。这一点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尤为重要,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进行开学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在新的起点上重新审视自我、学会适应,进而规划未来。
2.2 主体性人格
主体性人格也可以说是个体所具备的独特个性品质,诸如独立性、能动性、选择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品格等。国家对高校学生意识形态方面的期望和要求通过德育来体现;同时德育又是受教育者形成和发展的外因、条件和力量。[5]所以德育要尊重个体的主体性,培育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人格,使学生成为具有较强民主意识和协调能力的人,具有责任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善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信息化时代,尤其是手机媒体突飞发展的今天,高校学生如何使用手机应首先引起我们的重视,当下高校呈现出:寝室玩手机、教室玩手机、完成作业找手机等现象,引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手机工具,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当务之急。
2.3主体性德育的中心内容是品德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带来的各种思想文化的剧烈碰撞中,高校学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思想道德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化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文化观念充斥着全球的各个领域,文化殖民从并不是耸人听闻,网络上各种文化信息充斥着高校学生的眼球,使其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十字路口徘徊不定,特别是手机媒体的发展使这一现象更为突出;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让人们开始怀疑自己所恪守的道德,导致道德信仰的危机。因此在这种情形下,高校如何求得一个让大学生认可的道德标准与氛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德育不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团干部、辅导员的“专利”,学校德育应从重知识传授转变为重发展学生品德鉴别能力、选择力和道德思维能力这一教育重点上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们应继续挖掘高校德育的功能,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参考文献
[1][2]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23-324.
[3] 喻学林.从德育功能看学校德育的有限性[J].教育科学,2006(3):3.
[4] 陈明龙.着眼于主体发展:关于德育功能的新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53-54.
[5] 程建平,谢廷平等.主体性人格培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