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根
谎言,就是假话,欺骗之言,没有根据的话。有两种谎言:善意的谎言和恶意的谎言。 都是编造出来的不真实的话语,但善意的谎言是指为了别人不伤心难过而说的。 恶意的谎言是为了自己不受惩罚而说出来的。 一个为了别人,一个为了自己。善意的谎言有助于人与人的和谐,而不善意的谎言会妨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这几篇文章都与谎言有关,但从谎言中,我们感受到的是美丽。
李冬梅
一支地质勘探队正在向山里进发。这支队伍翻山越岭,已经走了几天了。山里的路特别难走,山势陡峭,河流湍急。开始时,他们用马匹驮着设备和食品,但后来的路马已经无法通过,队员们只好把马留下。
路越来越窄,越来越陡。举目四望,四周峭壁林立,已经无路可走。
有一个年轻的勘探队员,叫萨沙,他仔细观察了一下说:“我觉得这儿可以走过去。”
萨沙决定自己先试一试,队长勉强同意了。萨沙一个人艰难地往山上爬。过了一会,上面传来了他兴奋的喊声:“你们都上来吧!上面的石头上有留言,有人曾从这里经过。”
所有的人都振作了起来。既然有人经过,那就是说,他们也能从这里走出去。
大家开始努力地往上爬,等众人都上来了,萨沙指着一块石头说:“你们看,石头上有留言。”
大家一看,有一块大石头上果然写着:8月15日到此。
这是5天前的事,可到底是谁到过这儿呢?他为什么要到这儿来呢?不得而知。但不管怎么样,队员们看到石头上的留言,都很高兴,信心倍增。
之后的路虽然险象环生,但最后大家都胜利地登上了山顶。
几个小时后,勘探队终于到达了一个小村庄。队员们吃了晚饭,休息了一会儿,然后开始回忆这一天艰苦的行程。
山顶的留言到底是谁写的呢?大家又讨论起了这个问题。
这时萨沙不好意思地坦白说:“留言是我写的,我是想让大家都能轻松地翻过那座山。”
(摘自《读者》)
【品读】
山顶的留言是贯穿本文的线索,也是文章的一个悬念。因为这留言使大家振作起来,一路虽然险象环生,但终于胜利登上了山顶。文章的结尾揭开了关于山顶留言的谜底,也使我们认识了一位名叫萨沙的充满智慧的年轻勘探队员。我想,善意的谎言并不可恨,有时还是很可爱的。对于一位老师来说,适时给学生“山顶的留言”,给学生信心和勇气,翻过一座座“山”;对于一名医生来说,面对患有绝症的病人,“山顶的留言”或许会减少其心头的痛苦。
【思考】
1.文章开头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2.品读下面语句,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萨沙决定自己先试一试,队长勉强同意了。
3.留言明明是萨沙自己写的,但他为什么“兴奋”地喊呢?
4.“留言”的作用是明显的,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呢?
5.文章结尾一段如果删去好不好呢?请说说你的理由。
榛生
我第一次考试作弊是在初一。考试的前几天,我们班有一个男生去外校弄到了据说很可能会考的一套数学题。因为自己的数学太烂、我也厚着脸皮挤进人群,问他“能告诉我几道题吗?”他看了我一眼,诡秘地笑笑,不肯透露一个字。
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喊我的名字,回过头去,正是那个男生。他告诉我,刚才他跟别人讲的那些题都是假的,真正的试题是这样的……
那场考试后,我小小的心愿是:可以不再被数学老师叫到办公室去单K。可是,戏剧性的事件却发生了,我居然考了全年级的第一名。
一个从来没有把学习当成正经事的小孩,忽然成为全年级第一,这意味着什么。顿时,我成了老师们的争夺对象,在分班的时候被分在最有实力的一个班。我莫名其妙地成了莱个奖状的获得者、学习委员。
最可笑的是,在大扫除的时候我偷懒,但是老师宽容我,别的女生偷懒则被狠批,很多想也没想过的好事就这样发生在我身上,我不能说老师势利、学校功利,那也许只是人们对一个考第一名的孩子天然的喜爱和善意。只是这些发生得都太突然了,那个秋天,我常常觉得自己是一个心怀巨大谎言的人。
我开始变得沉默、不快乐,巨大的压力像黑色的乌云笼罩在头顶上,不知道为什么,我开始有点恨那个男生。
一个小孩什么时候才开始真正长大?也许就是在她撒下第一个谎的时候。为了不让谎言穿帮,我开始变得努力。我变成了心事重重的孩子,目不旁视,心无旁骛,像任何一个书呆子一样,啃书,好学,戴上了近视眼镜。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领教了另一种人生。那是好学生的人生,在读书中得到快乐和成就感。
那是难堪又充实的一年,在心灵上的自我修正,就像练习舞蹈的人在劈腿,活活把身段练得柔韧刚强。偶尔抬起头,我会撞上那个男生的目光,不知道为什么,他开始害羞地躲避我。那场考试,他也是作弊者之一,但是他最后变成了次次需要在考试时作弊的人,并且开始认命。
((摘自《青年文摘)
【品读】
对于作弊,“我”有羞耻之心,作弊后有心理压力,为了圆谎,只得努力学习。而那个男生却不同,他有投机取巧的心理,期待下次还是通过作弊取得“好成绩”,进而变得越来越不好好学习。成长中的我们难免会犯一些错误,犯了错误之后,若能认识自我,进行自我修正,那对自己的人生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思考】
1.阅读全文,然后在文章标题补上合适的短语,使其能概括全文的内容。
( )始于谎言
2.因为那次考试作弊,“我”受到了哪些优待?
3.阅读文中的画线句,并任选一角度对句子作简要赏析。
4.成绩并不出色的“我”,为什么一次作弊后却真的变成了“好学生”呢?
5.同是作弊者,那个男孩为什么最后变成了次次需要在考试时作弊的人呢?
6.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呢?
【参考答案】
《山顶的留言》
1.环境描写,突出行路之艰险,为下文的叙事作铺垫。
2.“勉强”说明萨沙并不十分同意年轻队员先试一试的请求,但面对险境又没有其它办法,只好同意萨沙先试一试的请求。
3.“兴奋”地喊,是他故意装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觉得留言是真的,才能使大家振作精神继续登山。
4.“所有的人都振作了起来。”“但不管怎么样,队员们看到石头上的留言,都很高兴,信心倍增。”“之后的路虽然险象环生,但最后大家都胜利地登上了山顶。”
5.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不好。文章结尾一段揭示了事情的真相,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也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始于谎言》
1.开放题,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示例:“我的成长”或“我的进步”。
2.一是成了老师们的争夺对象,在分班的时候被分在最有实力的一个班;二是莫名其妙地成了莱个奖状的获得者、学习委员;三是在大扫除的时候偷懒,却得到老师的宽容。
3.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此句侧重于心理描写,写出了那次作弊后,“我”心理的变化。“像黑色的乌云笼罩在头顶上”,运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作弊后心理上的巨大压力。
4.为了不让谎言穿帮,我开始变得努力,像任何一个书呆子一样,啃书,好学,在读书中得到快乐和成就感。
5.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对于作弊,“我”有羞耻之心,作弊后有心理压力,为了圆谎,只得努力学习。而那个男生却不同,他有投机取巧的心理,期待下次还是通过作弊取得“好成绩”,进而变得越来越不好好学习。
6.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成长中的我们难免会犯一些错误,犯了错误之后,若能认识自我,进行自我修正,那对自己的人生也是有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