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庆华
马心远同学是在二年级的第一学期转来的。当时他才七八岁,很腼腆。他的妈妈把他送到我的跟前说,靳老师,这孩子就交给您了。他学习很认真,由于他妈妈平时没有时间带他,他就常常在家里自己玩。他妈妈觉得只是苦了孩子。希望我好好管教管教。当时,我第一眼就发现马心远是个可造之才。他清秀、文靜、听话,很少讲话。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很聪明,课堂上专心听讲,课间常常一个人坐在座位上。后来,在很多同学的鼓励下,他逐渐融入到了二年级的集体之中,并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
二年级是低年级的关键时期。写话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为了让学生们早日认识习作,并顺利打通语言关,我经常用六年级的日记和习作读给二年级的学生们听。让他们认识到经过努力,大家都会写出比较满意的文字。当时的二年级学生对高年级同学的作文羡慕极了。他们个个张大了眼睛,好奇地倾听着他们认为最美的文字。我知道,他们写的冲动正在萌发,他们写的热情正在燃烧。他们多么希望也能写出一段属于自己的作品。于是,我帮助学生开始把说的话变成写的话。让学生们明白怎么说就怎么写。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发现教他们写日记是学习写话的最好办法。教他们从一句话日记开始写起。当学生们会写一句话日记之后,我要求他们写一段话来日记。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我又要求学生们开始写一个完整的事情。一学期下来,50个学生基本上都能写日记了。50%的学生都能坚持写日记,即使在寒假、暑假,他们也会主动写日记。
其间,我讲述了一个故事:在韩寺小学教六年级的时候,有个学生语文成绩很差,整天笑眯眯的。就是不会读书,不会写文章。学语文不会写文章那怎么行呢?记得有一次写一篇叙事作文,要求400字。这位同学绞尽脑汁才写了300字。当然,这300字也没有几句是通顺的。我走到了他的跟前,看了看他的作文,发现他写的是到台儿庄游玩的事情。最后一节写的内容是在台儿庄大酒店南边的岗楼边转来转去。写到这里,文章就结束了。“文章要有结尾啊,你看看还有什么事情可以写?还能写点儿什么?这还没到400字。”我说。他说,他不会写,他笑了笑。那神情很坦然,又觉得很无助。“你看,很多同学都写了400多字,你使使劲,我觉得你一定能写到400字,只要你写到400字,老师就给你打优。”“真的吗?”他说,“行,我写。”没过几分钟,他终于写到了400字。依旧笑眯眯的,好像博得老师的夸奖似的:“老师,您看,我写完了。”我拿起他的作文一看,全都是“我走啊走,我走啊走,我走,我走”的文字。我简直哭笑不得。当我讲到这里时,二年级的学生都笑了。我也笑了。当时的六年级的学生也哄堂大笑起来。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挺有意思的。我告诉二年级的学生,写文章可不能这样“走啊走”的。要写写“走啊走”的想法,想到哪里去?想干什么?还可以写写当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自己有什么想法。否则,我们也会犯“走啊走”的错误。二年级的学生听了连连点头。后来,二年级学生的日记、写话再也没有出现“走啊走”的文字了。
每当我提起这个案例的时候,我的学生们都会心一笑,不知不觉地明白了写文章的方法:不能硬凑文字的字数,要写自己的所听、所感、所想。
我经常从学生的生活中引导学生发现、观倾听、感悟,把自己最想说的,最感动的,最新鲜的想法写出来。
开学第一天的日记是非常重要的,这是马心远在三年级第一学期的第一天写的:
这个学期,我们又新增了一门课程——英语。上课铃响了以后,我们的英语老师来了。他用英语对大家说了一句:“同学们好!Boys and girls,nice to meet you.”我们都没有听懂,便哈哈大笑起来,直笑得肚子疼。这个英语课老师有40多岁了,戴着一个大眼镜,看起来很有学问。我们对他以后的英语课很期待!
最近,马心远整理了自己当时的几篇日记深有感触地写道:我上三年级的时候写的日记,现在看起来很幼稚,但是却很有趣!它们记录了我童年时的喜怒哀乐。仿佛一本相册,把我的思绪又拉到了从前那些年少无知、纯洁但快乐着的年代。回想起来,依旧会抿起嘴,笑一笑。这些日记见证了时光的飞逝。我想,这些日记一定会更加有意义。
上面两段文字道出了马心远写作的心灵历程。日记的意义、日记的作用我经常讲。可是,怎么讲都不如学生自己的认识那样深刻。经历了实践,才会产生真切的感受。
往日的一幕幕,生动、有趣、开心的学习情景不都是珍贵的资源吗?我们的生活往往因为昨日的记忆渲染了一道浓重的背景,今天的生活才会靓丽多彩。愿我们的未来比梦更美,比太阳更耀眼,比白云更从容,比大海更壮观,比天空更渺远。于是,一首小诗就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往日的生活花絮
珍藏起来
在心灵的港湾
放飞着自由的翅膀
如鸟儿滑翔
编织七彩的梦
回首望
那绵长的小路
悠远地
延长,再延长
长长的倒影
映在心海的
微波
轻轻荡漾
如童年的铃声
闪烁着
叮叮当当
清脆地回响在
会心一笑的瞬间
生长出一簇簇
无忧草
点缀那童年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