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创新与发展

2018-06-07 08:58吴桐
卷宗 2018年9期
关键词:发展分析机制创新

吴桐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和思想文化的日益进步,国内高校思政活动也面临到全新的局面。本研究将重点对新时期高校思政活动的创新及发展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高校思政工作;机制创新;发展分析

因高校人才培育的关键性和独特性,以及文化继承的主导性和包容性,高校思政活动机制的更新和发展就成本高校教学需要深入探究的前瞻性关键课题。

1、提升高校思政活动创新性的作用

一方面,这是顺应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发展的重要表现。经济全球化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政治思想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利因素,许多西方国家尝试对本国实现细化,这针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创新高校生的政治思想理念;另一方面,这是培育大学生优良思想意识的关键渠道[1]。互联网的进步缩短了人和世界的距离,但是现代互联网环境比较复杂,信息途径多元化,很多不良的网络资料极易使大学生的政治思想产生影响。此时就需要高校能在新时期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开展思政活动,促使大学生养成准确、优良的政治思想理念。

2、高校思政工作体制的创新

2.1高校思政工作和人才培养任务的融合体制创新

(1)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生是由理论、技能、素养等构成的综合体,但社会主义远大抱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是高校生人生的基础,是人才培育的基础性活动。需要将“中国梦”和高校生“成才梦”相统一,将个人职业发展充分引进国家全局之中,令高校生晓是非、辩善恶,促使其变成对国家、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才。

(2)高校思政工作应培养高校生满足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创新水平。高校并非是机械化生产场所,所有学生的性格、爱好、价值观都不一样,高校思政活动需因材施教,建立出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帮助高校生选用个性化成才途径。要鼓励他们自主思考,培养探究科学的技能,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形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3)高校思政工作需培养高校生实践技能。高校哲学社会类老师、党政人员、共青团成员、辅导员等应建立多层次的大学生活动平台,充分挖掘社会实践、专业动手、学科时间、志愿工作、社团活动等模式的引导和培养作用,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肩负社会责任的实践水平。

2.2思政工作模式的创新

高校思政活动的创新,重点还需从高校师生的内在思想入手,方法主要能够分为三部分:其一,工作的核心应从声势型转换成实效性。当前思政教育活动的一个常用方式便是进行诸多的正面宣传,其工作仍局限于组织活动、宣传舆论和作报告等方面,通常导致声势较大,但实际成效微乎其微的情况[2]。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必须将处理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充分结合在一起,按照实际情况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其二,教育方式用由灌输性转换成渗透型。高校思政教育活动应克服理论内容灌输的陈旧方式,要用多种丰富的方法把这些政治思想理念在潜移默化之中渗透于师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比如,高校能够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技能竞赛等,既可以充实高校师生的闲暇生活,还可以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提升他们对思想政治的了解,这是方式枯燥乏味说教模式的有效途径。其三,工作的对象应从被动型改变成主动型。高校师生对于其他社会群体而言,具备文化层次高、民主与参与意识高等特征,所以,思政工作的方式应从单纯的被动型转变成自我管理、自我培养、自我提升的主动型。

3 高校思政工作体制的发展

3.1意识形态活动责任制的贯彻执行

意识形态工作属于党建中非常关键的任务,是高校思政工作体制发展的核心内容。首先,增强意识形态活动的主体职责。高校党委应牢牢掌握准确的政治趋势,验收政治规定、组织纪律以及宣传纪律,全力维护党委权威,在思想、政治及行动等方面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维持高度相同。要增强对意识形态活动的集中管理,形成党委集中管理、党政齐抓管理、各职能单位各学院分工管理的工作局面,集中协调高效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社会服务、文化继承和创新等层面的艺术形态需要,保证意识形态安全[3]。其次,增强意识形态活动责任制评价。高校应制定意识形态业务责任制的检查评价机制,完善考核制度,确定检查评价的内容、方式、步骤,促进考核工作标准化、体制化与常态化。党委需定时向上级领导专题报告意识形态情况。意识形态工作是变身领导班组人员民族生活会、职务报告的关键内容。最后,加强意识形态活动责任追究;严格追踪问责是贯彻意识形态业务责任的重点。一定要遵循有错必查、有责必纠,加强问责刚性与“硬约束”,严肃处理失职渎职现象,对造成意识形态工作产生不良后果的,应严格追查相关责任主体。

3.2高校党建活动和思政工作协调发展

高校党建活动和思政工作二者不仅有严格的区分,还有紧密的关系。高校思政工作体制的发展,是党建活动和思政活动的互动和共进,还是其系统和要素的协调发展。其一,以党建考评为主导,促进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的同步发展。高校内党建评估主要涉及党员发展水平、党支部战斗力、党员培养的标准化、党员教育的常态化、党员实践的体制化等。针对这些评估指标,需要严格考评规范,由“点”带“面”,开啟党建和思政工作协调发展的局面。其二,以思政理论内容为基础,促进高校党建和思政活动的协同发展。以思政理论内容为基础,就是促进高校党委行政干部亲自教授思政理论课,特别是开学第一节课。高校应使用校外社会实训场所,组织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思政教育,使思政理论课真正得到大学生的喜欢。其三,以爱国主义教学为导向,促进高校党建和思政活动的协同发展。高校应将爱国主义培养渗透于党建工作当中,同时将爱国主义教育视为高校思政工作的关键内容,令爱国主义教育变成二者共同的发展基础。

3.3思政活动创新发展对高校学生培养工作的推进

思政活动创新发展属于高等教学现代化的代表,对高校人才培育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现代高等院校发展进程的推进,高校人才教育的观念、过程、方式均要满足高校生主体性与全面发展的要求。①促进培养观念高起点。“立德树人”属于高校人才教育的整体要求,思政活动创新发展不断增强了“教育什么样的人与怎样培育人才”的需要,全面提高高校生的社会责任心。在人才培育观念上,需要将思政教育置于突出位置,不仅有理论的指导,还有实践的训练,为社会培育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②促进教育过程高标准。在人才教育环节,思政活动要保证贯穿在招生、培育以及就业等各个环节,在课程安排、实践教育等培养阶段,全面培育大学生的品德素质,使学生可以主动迎合社会的要求。要按照人才培育的目标,根据生源质量,在教育内容方面做到规范和创新。

4、结束语

总之,新时期国内高校思政活动的创新与发展还会面临较大的机遇及挑战,为此,要在全面了解时代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全面推进国内高校思政互动的变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戴苗,刘邦凡.三个倡导视域下的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现状与创新[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6(01):71-74.

[2]陈妍,张贝,刘邦凡.“三个倡导”视域下的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现状与创新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01):150-151.

[3]张倩.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机制和途径创新研究[J].教师,2011(20):18-19.

猜你喜欢
发展分析机制创新
互联网视域下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课程改革分析及发展探究
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的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