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旺英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通讯的普及,家访的形式不再是单调的上门窜户了。不过,上门家访方法虽旧,但“魅力”不衰,效果仍然最好。而上门家访所涉及的因素较多,例如:受访的对象、走访的时间。如何合理运用这些因素,化被动为主动,使家访的效果最佳,对学生的帮助最大,正是我们做班主任所不能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家访;有效家访
本人自2007年7月毕业参加工作至今已有11年,其中有1年承担副班主任工作、1年级长工作、四年团支部书记工作、5年副校长工作。在致力于这些工作过程中,我发现家访是学校领导带好学校、年级、班,促进学生进步所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每一个校领导的常规工作。在QQ、电话、微信等通讯手段还没有出现或普及的时候,老师若要对学生家庭、家长等有所了解,就必须要上门家访。时至今日,通讯方式多种多样,人们之间的交流是越来越方便快捷,但上门家访依然不能被这些手段替代。在此,本人就如何做好上门家访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愚见,请大家不吝赐教。
一、有效家访的作用
教育直接涉及到三个个体:老师、学生和家长,这三方面沟通的主干道就是家访。老师家访,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怀,是一种另类的激励。家长也渴望老师家访,认为这是对他们的帮助:在子女教育的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上,自己不是单干,还有老师这一专业人员帮着呢!老师也需要家访,家访是对学生成长的“望闻问切”,了解学生问题的起源、发展,形成针对性措施,事半功倍的解决问题,消除班中的不稳定因素。总之,有效的家访能在教育中形成合力,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二、访前准备
家访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要“备课”、“备学生”:明确这次家访的目标、要了解的重点问题等。例如:我们要掌握学生的性格、爱好、优点与缺点,这次家访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家长应如何配合。通过各方面准备有关学生表现的各种材料,并在准备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学生,以便在家访中做到有的放矢。准备好后,就要先与家长预约,看双方在时间上有无冲突。并且,家访一定要让该学生知道,不然学生会认为你偷偷摸摸的家访,是去告状的,这会失去学生的信任,也会减弱家访的效果。
三、家访时间的选择
班主任家访时间是否适当,对家访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试问:若你睡眠正酣时被人打扰了,心情还会好吗?人心情不好就有排他性,家访聊天就不會畅顺,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因此,家访时间的合理选择,有利于把效果最大化,不容忽视!要确定家访时间,最好直接向家长电话预约。但有些家长在电话中的回应很含糊,时间不够具体。这时,就要多做一些工作了:向受访学生了解家长的一些行为习惯,根据这些信息确定时间,然后让学生回家后告知家长。
四、家访对象
学生不是一种标准式,每个班中有数十名学生,就有数十个性格和家庭背景,因此,家访是没有公式可套用的。但学生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我们可以按实际情况家访,最大可能地帮助学生:
(一)后进生
所谓后进生是指班级中那些纪律和学习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和社会背景的复杂是最为主要的因素。面对这类学生家访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不论学生是否已发生问题,都要及早进行家访。若发生问题,家访可以促进多方协商,使问题得以妥善解决,并对学生起到警醒的作用。在平时,特别是学生有较好表现时更要家访,将情况告知家长,表扬学生。如此,学生、家长意识到老师不是只会来告状的,以后家访,学生就不会感到压力,家长也不会因子女行为不好而尴尬。从而达到有效家访,能激励学生改过、发奋,对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有肯定和促进作用。
(二)优等生
优等生是指在班中纪律和学习较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正因为品行端正,又学有余力,大多都是活泼开朗,引人瞩目。老师和家长对他们都抱有很大的期望和信任。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生会出现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的现象。对这类学生家访,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他们摆脱这些不良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性格内向生
对这类学生的教育要细心,因为这些学生大多教敏感、倔强,在班中是被孤立的一个群体。家访前,要对他们进行细致的观察与分析,充分掌握学生的信息。若出现偶发事件,在家访中,言辞要婉转,所谓“讲者无意,听者有心”,尽可能避免刺激到学生,给学生的成长造成阴影。
(四)贫困生
对贫困生家访要凸显一个主旋律——帮扶。在我们农村学校,贫困家庭还有很多,这些家庭所面临的困境使得子女学习的条件受限,大多都有自卑感,学习情绪不稳定,容易滋生辍学思想。班主任的有效家访,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调节和稳定他们的情绪,最终使学生得以顺利完成学业。
(五)特殊学生
所谓特殊学生就是指智力、心理和肢体有缺陷的学生。这类学生在一所常规学校里属于弱势群体,往往是备受歧视、欺凌的,而这些学生的家长也长期处在子女前程生活的担忧与压力下。作为学校领导要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定期家访,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在家情况。这样一来,家访次数多了,大家都熟络了,家长知道你是真心关心孩子,当你是朋友,孩子上学也就更放心。学生回到学校会觉得更安心,有什么事情和班主任的交流就更容易了。
五、访后工作
每次家访后,都要把家访过程以及所了解到的信息或发现的问题如实记录。将学生平时的表现、家访了解到的情况联系分析,重新对其进行评定,对症下药,形成新的教育方法,及时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新教法实施后,要注意与家长保持联系,交流学生的思想、行为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