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柯
摘 要 中华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文明以独特的风姿屹立在世界东方,而民族民间音乐史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民间音乐得以延续数千年而不断这也是对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今天我们能够继承这份悠久而浓厚可供人类共享的文化资源我们是不是应该珍惜呢?所以要继承和传承这份伟大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必须靠教育,依靠我们广大的音乐教师不断努力,把中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引导他们正确的去欣赏民族民间音乐激发他们热爱祖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 民族音乐文化 重要性 教育 传承
1民族音乐文化的形成与重要性
1.1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起源
音乐起源于远古,发展到迄今为止,各种体裁的声乐,都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集体贡献,人类经历了几千的历史积累与对音乐的感知创作出了许许多多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声乐体裁。不论是在民间的乡野还是辉煌的舞台我们都能听得到许许多多的动人的民族歌曲,而中国是东方的文明古國,中华民族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在历史的磨砺与融合下凝聚与发展,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成为一个朝气蓬勃独具风采的文明古国之一,然而在由五十六各民族组成的中国,促使中华民族文化绚丽缤纷,博大精深朴实谐美。中国的音乐历史,可谓历史悠久,我们可以追溯到我国历史的八千多年前,1986年至1987年我国的考古学家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遗址发掘了随葬的20多只骨笛,据最新综合测定,这些骨笛距今已有8000—9000年之久,他们都用鹤类尺骨制成,大多钻有七孔,再有的音孔旁边还遗留着刻划的等分标记,有的音孔旁还有小孔,小孔应该是取到调整音高的作用,在这些遗留下来的乐器中足以证明那时的人们已经对音的高低有了一定的要求,在新石器时期不仅仅发掘了骨笛好,还发现了骨哨、埙、陶钟、馨、鼓等,所以说中国的音乐历史悠久长远,然而大部分的民族音乐产生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时期,很多民族音乐都来源于普通民众即兴创造,然后口头传播,这些歌曲虽然简单明了,它却记录着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它是劳苦人民智慧的结晶。
1.2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社会的全面进步,决不能忽视文化的建设,一个现代化国家,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还要有繁荣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社会环境与历史变迁中创造积淀和传承下来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财富,它有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和独特的教育价值,我国优秀的民族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体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民族音乐有来源于民间,然而这些音乐他不是人们的劳动工具也不是人们的生活用品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民族音乐它记录着劳动人民的劳动情景世俗生活和一个民族的兴衰,在这个多民族的文化大国里民族音乐文化可想而知是多么的绚丽多彩博大精深。
2教育与传承
教育是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最佳途径,我国《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弘扬民族音乐,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音乐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祖仙们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促使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名族文化和爱国主义情操,努力学习,奋发图强,让我们的民族精神一直传承下去,让后人们去发扬光大。
该怎么去引导青少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爱好呢?
2.1通过介绍少数民族音乐特点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少数民族歌曲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有一定的比例都有少数民族的歌曲,在这些民族歌曲中我们可以用少数民族的风俗和生活习惯来诱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如:当我们讲到蒙古族歌曲时,我们就可以讲解在蒙古广阔的草原上蒙古人们住着蒙古包,过着放牧的生活,在广阔的草原上他们可以放声的歌唱,歌声高亢嘹亮,节奏自由宽广悠扬,歌词淳朴动人。当我们讲到彝族歌曲,我们就可以讲解彝族是一个信奉大自然的民族,他们相信火是他们的守护神所以彝族人们每逢过节都要点起篝火一起跳舞,男女老少还可以对山歌,山歌都是人们即兴的有感而发简单明了。当我们讲到藏族歌曲时,我们就可以讲解西藏地区有中国“歌舞海洋”之称,藏族人民喜欢用歌舞的形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每逢节假日在西藏随处可以见男女老少,拉着手,踢起腿,载歌载舞每逢秋收时,农民们一边劳动,一边唱歌,一边围圈起舞,直到尽兴而归,在西藏歌舞不只是舞台上表演的概念,还是藏族人民的一种爱好和娱乐,所以藏族的歌曲活跃有力,朴实优美,易动人心。
2.2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现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
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跟多的有关于民族的影像和资料,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身进入到想象的环境中去,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学教科书中的《阿瓦人民唱新歌》,这首歌曲是佤族人民歌唱佤寨的生活情景的,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看看佤族的舞蹈《甩发舞》《棺材舞》和《木鼓舞》让同学们如同亲自去到瓦寨一样,佤族人民是天生的舞者,让同学们通过舞蹈去了解佤族人民的彪悍与凶狠。让同学们走入一个犹如原始社会的环境中去了解佤族的历史音乐文化。
2.3让学生学会去欣赏
音乐欣赏属于一种感性的体验活动,在我们感受音乐之美中得到感情的美好体验,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学生去总结。在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说说当音乐的旋律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当音乐的力度由强到弱或由弱到强,当音乐的节奏由缓到急或由急到缓,他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欣赏完后可以跟同学分享一下每个人的感受。我相信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以同一首曲子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虽然说喜怒哀乐不会听错,但是其中的细微之处却是各有滋味在心头。
作为音乐教育者我们应该带领学生多去了解先辈给我们留下的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使人们更加的去了解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名族文化知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参考文献
[1] 晨曦.音乐知识总动员[M].海南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