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解析及教学建议

2018-06-07 10:09方丽敏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8年4期
关键词:家务整理栏目

方丽敏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的核心教育主题是“养成好习惯”。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从“与家人相处的好习惯”这个维度,回应整册教材的教育主题。

家庭主题是统编教材非常强调、占比很重的内容。家庭是儿童基本的生活空间,“指导儿童健康和谐的家庭生活”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儿童的道德发展源于家庭,有效的家庭生活指导有助于儿童完成由家庭向未来公众生活的良好过渡。

本单元与一年级上册“家中的安全与健康”单元形成螺旋上升的渐进关系。旨在引导儿童反思自己和家人的关系,建立与家人血脉相依、共生共存的基本情感,让儿童了解自己的生命来历,寻找与家人外貌、性格等方面的相似性,理解自己与家人的血缘关系,初步了解家庭的结构。

本单元一共4课,形成鲜明的递进关系。下面逐个进行解析及提出教学建议。

第9课《我和我的家》的编写目的是:让儿童懂得自己与父母血脉相连,感受家的温暖,初步懂得家的构成。

第一课时的第一个栏目“我来到我家”,意在通过交流自己出生时候的故事,引导儿童认识到自己的出生给家庭带来的喜悦,感受自己与家人的亲密关系。在运用教材的文本故事进行教学的时候,有几个落点需要注意:一是文本暗含了“我”和家人的血缘关系:“爸爸一个劲儿地说我长得像他”;二是体会“我”出生时家人喜悦、期待的情绪:奶奶说“长大了一定跟妈妈一样聪明”;三是理解“我”的到來对家族的意义:“很多亲戚朋友都来祝贺”。教材的文本故事只是范例,儿童学习范例交流故事时,这三个角度可以成为教师引导的落点。第一课时的第二个栏目“我的家人”,意在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的家庭伦理关系。通过画“家庭树”,认识到“我”和父母组成的小家庭是由另外两个家庭的结合而产生的。祖辈是家庭的根基,父辈是家庭的主干,我辈是家庭的新叶。画“家庭树”的形式不仅能很好地隐喻家庭关系,而且象征了家庭的欣欣向荣,是非常形象的一种家庭结构的表示方式。当然,教师也完全可以让儿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庭关系的理解。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如今的家庭中会有一些特殊的称谓,影响儿童对家庭关系的理解。如有些家庭把“阿姨”称作“好妈妈”,把外公、外婆也称作“爷爷”“奶奶”。这些特殊称谓背后一定有特殊的情感,是教学时可以充分挖掘的资源。

第二课时的第一个栏目“我身上有家人的影子”,意在通过儿童的讨论,寻找一家人之间在性格、脾气和做事习惯等方面相互影响的现象,引导儿童体会家人之间血脉相连的意义。比如眼睛长得像妈妈,脾气急躁像爷爷,做事认真像爸爸等,小主持人的设问“我身上为什么会有家人的影子呢”,实际上就是在引导儿童通过相似性探究关联性。第二课时第二个栏目“家人的故事”,意在组织儿童交流自己家中的小故事,引导他们对家庭生活予以关注。教材中的小故事涉及的视域非常开放。如交流奶奶小时候的故事,这是时间上的开放;交流远方的叔叔站岗的故事,这是空间上的开放;交流家人的特长,如“妈妈织毛衣可快了”,这是内容上的开放。教材通过这样开放的交流,引导儿童了解自己的家庭,关注自己的家人,从而增进爱的情感。

本课的副教材补充的是“我”和双胞胎弟弟小亮的故事,这是对家庭关系和家庭故事的特例补充。既可在第二课时第二个栏目教学时用作主教材的拓展内容,也可以用作课外阅读的绘本材料。

第10课《家人的爱》的编写目的是:引导儿童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体验、感恩父母及长辈对自己的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材的第一课时“家人的爱藏在哪里”是个通栏,意在引导学生发现家人对自己的爱,因家人的爱无处不在而产生幸福感。本课时的教学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交流家人普遍而显见的爱,如寄托在名字中的期望与祝福,体现在每天梳辫子、半夜掖被子中的生活照顾等。第二个层次,理解特殊而隐藏的爱,如妈妈辛苦操持家务是对家人的爱,爸爸辛勤工作,承担起生活的责任,也是对家人的爱。通过教学,让儿童理解“爱的表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第二课时的第一个栏目“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是对家庭关爱内容的再深入。儿童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初步感受到了家人对自己的爱。在本课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儿童进一步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第二个栏目“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定位在引导儿童学会向家人表达自己的爱。教学时需强调话题情境,如爸爸妈妈在忙,“我”自己主动独立做作业,不让他们操心,这就是对爸爸妈妈的爱;奶奶年纪大了,多陪她聊聊天就是对她的爱;外出前或回到家,及时和长辈打招呼,这也是对家人的爱。话题情境的强调能够引导儿童观察家庭生活,避免空洞的泛泛而谈。

本课的副教材是绘本故事《肩头上的爱》,通过对“奶奶不帮‘我背书包,是不是不爱我”这个问题的讨论,引导儿童理解不宠溺、不娇惯,也是一种爱。这种爱的理解层次比主教材更深刻。副教材可以作为课堂学习的素材进行补充,也可以作为亲子沟通的指导性话题让儿童和家长一起讨论。

第11课《让我自己来》的编写目的是:帮助儿童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会做的事要学着做;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整理的两种具体方法(物品及时归位和定时整理),养成整理自己物品的好习惯,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

第一课时的第一个栏目“小雨和他的‘小伙伴”,用拟人化的方式创设了小雨和他的玩具、文具等对话的情境。这个角度非常巧妙,将讨论的视角从管理冷冰冰的、提供利用的物,转化为爱护与“我”相处、对“我”相助的“伴”,带着珍惜、感恩的情感基调,容易引起儿童对话题的共鸣。教材还呈现了两个趣味谜语,帮助儿童感受“物”与“我”的关系。教材第二个栏目“找不到小伙伴了”,创设了一个因不整理而找不到橡皮的反面情境:凌乱的房间、着急的男孩、无可奈何的妈妈,形象地说明了乱放物品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麻烦。最后小主持人说“找不到小伙伴,好麻烦”是对这个环节的总结,可以让儿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不整理、不会整理会带来哪些麻烦。

第二课时教给儿童关于整理的两项具体技能:及时归位和定时整理。 “送‘小伙伴回家”的栏目,设计了连线的游戏。教学的定位不在完成游戏,而是让儿童理解,每一样物品都应该放在合适的地方,使用完毕应及时归位,以免用时找不到。 教材中“养成整理好习惯”的栏目,呈现了两种错误的思想:让妈妈来整理以及长大了再自己整理。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整理自己的物品是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如果不会整理,我们可以学习。教学这个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交流日常整理自己房间的一些小经验。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因此,教学需做课后的延伸,教师可引导儿童记录自己的整理行为,整理一次记录一次,及时进行督促表扬,通过一段时间的保持,促使习惯的养成。

第12課《干点家务活》的编写目的是:让儿童懂得做家务活是爱家、爱父母和长辈的表现;通过分享、交流和实践体验,掌握基本的家务劳动技能;感受做家务的乐趣,体会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的美好。

第一课时第一个栏目“我做过的家务活”,定位在生活经验的分享和交流。建议教师在课前有意识地布置儿童做一些家务,为本课教学做好交流素材的准备。第二个栏目“做点家务很不错”,则要让儿童感受到做家务的乐趣和意义。教材的几个范例均有各自的定位:“扫地也要讲方法”定位在做家务会让人变聪明;“第一次洗碗时,我的衣服虽然湿了,但是我很开心”定位在学会做家务能够让儿童感到自豪,有成长感,是愉快的事;“我来择菜,让奶奶休息”定位在以做家务的形式承担家庭责任,是对家人的爱的表达。多角度引导儿童理解做家务的意义,是该课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第二课时的“再来学一招”栏目,创设了一个现场实践活动——叠衣服。旨在让儿童与同伴分享自己学会的做家务的方法。建议教师将本课的教学和班队活动相结合,课前学习,课中分享展示,并总结交流。第二课时第二个栏目“这时怎么办”,意在帮助儿童解决做家务活时遇到的困难。教材中呈现的是一些典型的问题,比如没有得到爸爸妈妈的支持、正在做自己的事情时却被妈妈派了家务等。教师要注意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建立起对应关系,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如小主持人提供的范例“有时会忘了做,怎么办”,提供的办法是“做记录表”。这样既能发现问题又能解决问题,课堂教学起到指导日常生活的作用。教学本课时还要注意和家长及时沟通,向家长收集教学素材,同时也需要家长协同进行良好家务习惯的养成指导。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是对《课程标准》中“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等要求的落实,也是对《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初步建立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认识”这一要求的回应。认真实施本单元教学,有助于儿童自觉成为温馨家庭生活的建构者,也有助于体现本课程的教学价值。

(浙江省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 310003)

猜你喜欢
家务整理栏目
做家务
帮妈妈做家务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Baa, Baa, Black Sheep
这些家务活儿,你应该学会做哦!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不爱做家务
征 稿
整理“房间”
品牌栏目策划新方法——栏目品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