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2018-06-07 08:59容雪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

容雪杰

摘 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得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种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既有共性又有人文性。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意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义不容辞的担当起这一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高中 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1何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精神现象的总称,它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比如:崇尚伦理,自强不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思想贯穿始终。褒善贬恶、追求崇高的思想品德,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涵养美好的精神情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导思想,是大多数思想家所一贯追求的。在人和人的相处中,一个人既要有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创造精神,又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爱人如己的博大胸怀。只有“与天地合其德”,才算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自强不息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奋发图强、孜孜不倦、坚韧不拔、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中国古人所崇尚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和夸父追日的故事就是这种精神的生动体现。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无数仁人志士和英雄豪杰前赴后继,英勇不屈,乃至于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卫国家的领土,维护国家的尊严,是同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密不可分的。

2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人具有社会性,历史和时代巨大的变迁带给了人们很大的心理震荡。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发扬者的青少年,更是对中国古老、精深的传统文化不屑一顾,反而对舶来文化趋之若鹜。他们熟稔于一部部“国外大片”,却对于中国的历史故事知之甚少,他们在各种洋节面前积极活跃,在中国传统节日却冷漠敷衍。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轻自贱,不免让人担忧。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同时,能够学习古人光明磊落、豁达坦荡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优秀品质呢。这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而艰巨的课题。

3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1经典名著,重视推介工作

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中国经典名著经过了历史的考验与验证,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传承性。是中学生必须了解与学习的范本,在学习经典名著的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真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经典名著中,我们可以看到个体在困厄中挣扎的顽强;我们可以看到民族危亡之时所爆发出的团结与奋斗。这些都是语文课上必须重视、加以推介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推介的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是很多的。

作为一部73万字的巨作,在阅读的时候,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更需要很好的耐心。而且,《红楼梦》中人物众多,关系复杂,这些都是学生阅读《红楼梦》的障碍。所以,劝导学生“开卷有益”,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读一读原著,写一写读书笔记,并利用课上时间,开展交流活动,让学生将一段时间的所读、所想、所感表达出来,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阅读中有所收获。

除此之外,《论语》《孟子》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孔孟的思想精华;《史记》让学生通过历史故事感受侠肝义胆、忠贞爱国的内涵,等等。我们可以借中国经典名著来培养学生崇高的民族精神。

3.2利用作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

作文是写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是作者情感大海中溅起的浪花。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抓到那使自己心灵震颤的瞬间,是否敢于倾吐令己难忘的人和事,从而让自我情感释放出穿透人心的力量。不仅能体现学生的文字功底,还能显示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取向、审美情趣、个性特征等等。因此,在指导学生以作文、随笔的形式进行写作训练时,应创设文化与语文一化的歇息情境来渗透传统文化。

4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要求

语文学科不仅是中学学习中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工具学科。学好语文,尤其是学好传统文化,不仅能在考试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感悟人生,同时能够在别人的人生经历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这样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求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储备,渊博的知识,广泛的社会阅历。在讲解一篇具体的传统作品时,要能够引经据典,才能使学生产生敬佩之情,“榜样是一位好老师”,让学生由崇敬到愿意学习。

第二,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多样灵活的教学手段。必须承认,在进行传统文化授课的过程中,难免由于文字的晦涩难懂、时代距离太大,而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這是就要求教师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去调节课堂,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第三,恰当地拓展、丰富课堂内容。在教育学生思想道德之时,不能把作品中的思想、道理硬套在学生身上,而要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历史名人进行比较,让学生在历史人物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以及奋斗的动力。这样的教育会给学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让学生终生难忘。

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将传统文化渗透于语文教学当中,不仅是将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手段,更是树立当代中学生健康、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

总之,悠久的传统文化,不仅是孕育中华民族的琼浆玉液,也是塑造青少年心灵的阳光雨露。因此,语文教学所担负的弘扬传统文化这一历史使命任重道远,还需语文教师在实践中继续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苏薇薇.浅谈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文学教育(上),2012(09).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