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视察,就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为郫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注入了动力、坚定了信心。
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振兴目标辨识精准,战略任务布置到位。精准辨识产业兴旺目标。在乡村振兴任务的总要求中,产业兴旺位列第一。郫都按照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的思路推动农村产业从平面扩张向立体拓展发展。用现代物资设备武装农村产业,用现代科技服务农村产业,用现代生产方式组织农村产业。农村物联网、大数据、电商发展迅猛,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逐步成为过去,家家种地,户户养猪的传统生产方式成为历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
精准辨识生态宜居目标。全面提升农村环境、产业文化和服务水平,实现向净化、美化、绿化、亮化、文化的方向迈进。将农村打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看得见绿水、留得住乡愁的宜居地。
精准辨识乡风文明目标。通过建设各具特色的民居村落、组织充满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挖掘具有区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开展家规家训传承活动、开展诚信守礼树新风活动等提升郫都农耕文明,走特色文化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精准辨识治理有效目标。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心骨、领头羊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龙头抓手,形成共治共享格局,健全全覆盖的法律服务网络。
精准辨识生活富裕目标。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拓宽居民财富增长路径。通过提升农业品质,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精品农业等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收益,推进农民共同富裕。
——振兴主体辨识精准,振兴力量组织到位。郫都乡村政策调整的根本方向是高效地组织农民,切实地帮助农民。为全面贯彻这一理念,郫都区通过科学设计、优化组织构架,按照“功能区+管委会+平台公司”的方式设置组织构架,形成了“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筹)+功能区管委会+乡村振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管理运营模式。
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局,议决重大事项,解决重大问题;已建立的大地景观规划设计与管理专委会、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专委会、乡村旅游规划管理及历史文化保护专委会等9个乡村振兴专委会根据职能分工,按照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思路进行运作,其职责是吸纳各界智慧和力量,按高水准要求进行专业化的谋篇布局、高水准的建设运营、高水准的管理服务;按照“不增加领导职数、不增加编制”的原则,以区统筹局为基础,重组新建的区委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专职负责全区乡村振兴各项日常工作,督查目标任务,履行委员会办公室职责。
——创新突破口选择精准,内耗减持到位。立足郫都实际,从“多规合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四方面寻求创新突破。
一是形成“多规合一”的规划管理机制。按照统籌协调、长远长效、刚柔并举的原则,实施全域乡村规划。二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建设用地二级市场试点等国家级试点。集成运用改革试点与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土地政策。稳步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三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战旗村、青杠树村为示范,创新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方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鼓励各类经营主体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等方式抱团发展,逐步实现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治理机制的现代化。四是深化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推进国家级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推进“农贷通”1个区级平台、12个街道服务中心、115个村级服务站规范运行。
——振兴路径科学,提质增效到位。一抓“农业+项目”路径。大力开展生态圈招商,实施重大项目攻坚,加快构建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圈。建成全国一流的集育种研发、生产加工、商贸物流、乡村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有机农业、农产品加工、精品花卉苗木等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圈。二抓“农业+园区(基地)”路径。围绕安德、新民场现代农业精品园区及唐元韭黄(韭菜)基地、新民场生菜基地、德源大蒜基地等产业基地,依托多利、湖西岛等有机农业项目,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提档升级。三抓“农业+科技”路径。“借智”川农大、省农科院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加快农业科研成果研发、转化、应用。聚焦“互联网+”农业新形态,推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农业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智慧农业服务体系。加快“农业智库”建设,打造“农业大脑”。四抓“农业+工业”路径。以川菜产业化园区为载体,搭建产业研发、检验检测、网络营销和金融服务等专业服务平台。五抓“农业+旅游”路径。实施大地景观再造工程,重点建设34个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特色川西林盘聚落群,整合形成1个独具魅力的“竹里”林盘景区。
——振兴机制优良,制度保障到位。健全完善领导机制。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管方向、管统筹、管根本的核心作用。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农村基层,严格落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 逐步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
构建联动推进机制。围绕现代农业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快构建区委区政府、主体功能区管委会、相关街道三级联动的扁平高效推进机制;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现代农业主体功能区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畅通三级管理协调渠道,密切分工协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健全目标考核机制。区委、区政府将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纳入全区目标管理体系,要求各牵头单位加强过程跟踪和监督检查,要求责任单位建立工作专项台账。严格落实工作主体、责任主体、实施主体、管理主体的目标、任务、资金、权责的内部监督考核机制。区督查室依据牵头单位考核意见严格开展年度考核,加强目标督促检查,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建立投入增长机制。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投入力度,深化项目资金区级统筹制度,科学配置利用各类资源要素,进一步整合各级涉农资金,广泛引领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领域,“打捆”使用、精准投放财政资金、金融资金、社会资金。开展乡村振兴战略效益评估,强化群众监督,确保项目资金使用规范、安全,重拳查处项目资金使用中的违纪违法行为。
——振兴前景广阔,引力培育到位。郫都区已将广阔的乡村振兴发展前景,植入到不同的时空节点上,重点是确立了“三步走”的目标任务。
2018年,在该区乡村振兴战略格局初步形成基础上,按照城镇化、产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重大要求,坚持示范引领,实现“战旗更精彩”;坚持面上提升,使郫都区“三农”工作取得新突破。
202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实现农商文旅融合发展,乡村产业全面升级,乡村环境更加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大幅提升,农民生活富裕幸福,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走到全国前列。
2025年,乡村全面振兴,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大力提升,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成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
郫都实践的启示
——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和社会协同相结合。从郫都区的实践来看,在乡村事业的每一方面,都能看见政府的身影,但政府却并不包办乡村振兴事务,最终将乡村振兴的权利和义务交到乡村民众手中。这既激发了广大农民自我发展的内动力,又避免了目前乡村自治组织缺乏自我组织的动力机制与进行自我规范和制度设计的能力。政策制定的原则,不再仅仅依靠自身力量支持乡村发展,而是积极鼓励乡村组织发挥自治的主体作用;政府政策的重点不再是用财政资金“购买”农村发展,而是通过消除制度瓶颈、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的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供给等;政府行为从行政干预转化为制度规范,超越了具体情景的限制,以更具共识性的、普遍化的方式处理乡村问题。通过下放土地经营、人力资源等要素的支配权增强了乡村社会的自组织能力。农民开始了从受治者向自治者的嬗变。
——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和市场主体的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是让农民能够真正共享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成果。如何让农民参与其中并合理分享收益,离不开对农民主体地位的坚持。郫都区始终坚持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创新成果分享机制,推动实现共建共享,大幅度增强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必须坚持法治和德治的结合。实现乡村振兴,要以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作保障。强化党建引领、强化法治引领、强化德治引领,进一步建立科学、有序的基层治理制度。郫都区通过推动基层依法治理,扎实开展“七五”普法,丰富法治宣传教育载体,将法治文化纳入村规民约,引导干部群众运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建立完善乡村道德评议机制,研究制定新乡贤标准,培养一批有威望、有能力、有德行、有担当的新乡贤人才,带动形成与邻为善、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圍。
法治与德治的结合,是实现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郫都区通过建立议事会成员直接联系群众机制,民主协商、直接选举,选出了由党员、德高望重的村民、致富带头人为主要成员的村议事会成员,要求每名议事会成员联系固定户数的村民,每周走访联系村民、收集意见建议、宣传涉农政策、向支部反馈情况。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议决,针对村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要项目建设和大额资金使用,建立了支部领导、村民议事会议决、村委会执行、监委会监督、公示栏公示的运行机制,大力推行阳光村务,改变了过去村党支部软弱涣散的形象,让贫穷落后村变成了幸福美丽新村。
按照中央赋予郫都区“走在前列、起好示范”的新时代新使命,郫都区乡村振兴站上新起点、开启新航程,作为“中国方案”的试验基地,现正沿着中央“一号文件”规划的发展路径,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奋力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郫都实践”制度规范,塑造力强,成效明显,辐射力强,有可推介性、可复制性、可迁移性,有内在的规律性,必将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实践贡献郫都力量。
(执笔:伏绍宏 洪运 张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