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世界,各国之间交往联系日益紧密,各国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除了传统的硬实力竞争,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当今世界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维护国家安全,必须注重文化建设。
[关键词]软实力;文化;中国共产党
[作者简介]刘友森(1991-),男,河南省永城市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8)05-0042-03
一、文化软实力的地位
(一)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提出来的一种概念,所谓硬实力通俗的说就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指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是一个国家通过自己的潜在因素对其他国家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
各个国家对文化软实力都非常重视,而通过文化软实力达到的结果也是令世界震惊的。二战后美国从国际制度、外交政策文化传播、意识形态等全方位着手实施软实力渗透战略,最终以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为标志达到顶峰。①各种非传统安全的加剧使得文化软实力在当今世界越来越受到重视。
当今世界美国不仅在经济、军事方面具有领先的地位,其在文化软实力方面也具有“霸权”地位,这种软实力主要体现在美国的电影、电视、网络、报纸、流行音乐等等各方面。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古国,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近几年也是越来越注意到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的重要作用。2007年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②,并且成为党的执政纲领。2013年“文化软实力”又被写进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成为党的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在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更是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③。
(三)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全部实力——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其对国际影响力的合力。④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与硬实力相互补充,在当今国际竞争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能够弥补硬实力的不足,为一个国家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由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軟实力在发展的过程中本身就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推动国家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有利于提高本国人民对于国家的自豪感,维护民族团结,从而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人们的精神意识具有一定的影响,文化软实力的提高能够使人民从内心深处产生一定的共鸣,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外来文化的入侵。
总之,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能够促进各个方面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成为国家竞争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未来国际竞争中文化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
二、党的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党的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1、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上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党的带领下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形成了文化建设发展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此指导下坚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
在全社会形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取得显著成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也是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理念,更是我国在国际社会上争夺话语权,体现“中国声音”的一种竞争。现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但是人们在精神上,思想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困惑。好多人过度重视所谓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精神素养和应该秉持的道德上的操守,这就需要国家积极引导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指导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随着党的文化建设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指导思想上应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根本,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联系也是党内文化发展的一种体现。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在党内发挥民主的积极作用,党的大政方针政策的制定体现出民主,反映出广大党员的意志,这样在决策的过程中有效的避免了决策的失误,更加有利于国家的建设,也有利于党内部的团结,发挥国家建设的积极作用。
党内文化的发展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反腐败行为,自从十八以来党制定出严厉的政策,“老虎”“苍蝇”一把抓,取得的效果非常显著,显示出党严厉惩治腐败的决心。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党的十八大后重拳出击,党内腐败得到有效遏制,全党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风尚,这些都是党发展执政文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在这种良好的风尚下继续保持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亲密的关系才会继续取得更大的成就。
3、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文化的发展首先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在获得物质需求的同时也逐渐追求文化的满足,市场的需求促使着我们必须繁荣我国的文化市场,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发展公益性质的文化事业,使得能够满足最广大人民的基本需求,投入大量的财力建设相关公益性质的文化产品,在城市遍布各地的图书馆、文化广场、博物馆、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等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文化发展带来的便利,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在农村也建立了服务乡村的图书馆,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村,加大对农村电视广播的建设,有效的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充实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文化产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文化需求,党和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大力支持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效益的推动也促使着文化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文化市场的繁荣,文化产业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态势。新形势下互联网在我国发展极为迅速,成为人民文化消费的一个重要渠道。文化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极为宏大,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党的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首先,市场经济导致文化发展的弊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得到了大发展大繁荣,一些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的文化应运而生,这些文化产品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忽视社会效益,一些良莠不齐的文化充斥着市场,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如市场经济当中色情、赌博等不良影响文化的发展,给人们的精神世界造成了极大的污染。给青少年儿童产生不良的影响,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容易引起社会风气败坏,引发社会动荡等不良影响,这是文化发展过程中急需注意的一个问题。
市场经济的發展导致区域之间文化发展不平衡。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发达的城市文化发展繁荣,而对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方文化发展相当匮乏,使得中西部地区与发达城市文化建设发展方面差距越拉越大。另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由于经济、政治、地理位置等一些原因,城市与农村文化发展之间本身就很不平衡,城市文化的发展远远超过农村,广大农民享受文化的水平还比较低。
其次,全球化的影响带来的冲击。全球化在带来经济、文化广泛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很大的弊端。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对我国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变成了新的侵略的形式。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从来没有消失,这也成了新形势下不安全因素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一些人容易受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盲目崇拜西方的所谓民主、自由、人权等而排斥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一种极为不良的现象。
最后,缺少高质量的文化。文化市场广泛发展,呈现出一定的繁荣形式,但是就文化的发展质量来说缺少一定形式的高质量文化,很多情况下还是西方外来文化占据着主导,中国本身的文化在国际市场上缺少一定的影响力。在大国的竞争中我国的文化输出影响还十分有限,文化输出过程中呈现弱势现象。
三、党的文化建设对策
文化软实力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文化建设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文化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必须注重对文化的建设。
首先,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得马克思主义的观念深入人心,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进而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
其次,加强党对文化的领导。加强文化领导,促进文化的发展是党面临的新的任务,必须注重对文化的领导。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文化的主流意识,引导文化健康发展。在党内加强执政文化发展,对每一位党员加强思想教育,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根据实际,立足实践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
再次,注重文化创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随着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更要注重高质量的发展,加强文化的创新,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坚持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挖掘文化的精髓并广泛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积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在文化发展中也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积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最后,推动文化对外交流沟通,积极争夺国际话语权。各国之间交流日益紧密,文化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我国应该继续努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各国宣传自己的理念,为世界的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这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国家竞争中,积极争夺话语权,展现大国风采。
总之,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越来越重要,在党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文化的发展,积极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繁荣,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注释]
①俞可平等.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③习近平《中共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④刘晓玲.文化软实力提升浅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⑤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