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教育应重视对公共精神的培育

2018-06-07 09:08
中国德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公民道德弘扬理性

公共精神是公民的价值共识、文化素养和思想品格,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精神动力。公共精神与公民的“公共”本性具有内在一致性,公共精神是公共生活及公共社会的基本属性与内在规定,公共精神是引领公共生活及公共社會发展的价值指南。对于公共精神的培育,可从如下三方面积极试探与不懈努力。一是增强公共理性自觉:公民道德教育要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以公共理性自觉为尺度与指引,引导人们自觉反思,弘扬公共价值理念。二是培养公民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的优良品质:引导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公益组织与公益活动。三是在开放的公共生活中培养弘扬公共精神:培育公民积极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拓展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渠道;提升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公共精神的塑造不可一蹴而就,公民道德教育及公共生活的健康成长任重道远。我们应根据现实情境中不断凸显的症结和矛盾,强化共同的道德责任与使命担当,为中国社会的良性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戚万学:《论公共精神的培育》,《教育研究》2017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公民道德弘扬理性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欲望膨胀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中国语境中的公共道德与公民道德辨析
理性思考严谨推理优先概念
巴州纤检所开展第十四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
论公民道德教育的普世性与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