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浪 江雨豪 褚兴彪
摘 要:由于中国当下城市和乡村人地空间的矛盾逐渐呈现出来,城市出现了一些“城市病”乡村呈现出一种“空心村”,这种特点不利于人居的发展,有悖于中国的人居精神。中国特色小镇的构建是当下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但是特色小镇的构建过于急功近利就会出现一些不合实际的构建方法,所以从中国的传统村落中提取一些要素来构造特色小镇是一种理想的模式。广西到现在为止依然保留了很多的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有些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有些是具有地域特色。而桂北是广西传统村落最密集的地方,桂北由于地形复杂多变,有平原、河谷、山地还有丘陵等较多形式,桂北地区民族也比较多,有汉族、瑶族、侗族、壮族、苗族等,所以说多民族的文化和融合以及地形的复杂性就构成桂北地区传统村落多种多样、特色性比较强。文章通过实地调研考察,查找文献、资料等方式,对桂北地区三江程阳八寨、龙胜各族自治县、灵川县大圩古镇、兴安县水源头村、富川县秀水村及贺州市昭平县黄瑶古镇等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空间布局分析,针对各族不同地域文化特色进行研究,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得出规律,进而提取传统村落的元素来构建特色小镇。
关键词:传统村落;布局;特色小镇
[基金项目:广西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漓江古村镇景观文化及旅游模式研究”,编号201610593284。]
一、桂北传统村落民居及村落空间布局
(一)桂北传统村落民居表现特征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北地区与湖南、贵州等省毗邻,桂北地区这部分民居大部分由侗族、汉族、瑶族、苗族以及客家等聚居组成,其中以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村落民居为代表。每个民族都分布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之中受周边的自然环境、民俗文化、经济条件的影响,形成各具特色的民居村落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风格,形成当地具有特色的民居形式,当然有的民族文化是参照其他民族进行模仿形成自己的文化,就像风雨桥,它是侗族代表性的建筑,然而在其他民族也一样存在。
桂北民居建筑大部分都是以木质结构组成,以大的树干作为基柱,用平直木枋作为梁,拿厚实木板作为墙壁,修建过程不用一钉一铆,建筑的外观造型美观内部结实,工艺精湛技术高超(如图1)。
其中侗族最具表现的是程阳风雨桥、鼓楼等民居建筑。还有壮族、瑶族村落民居的干栏式木楼建筑,不需要一砖一瓦,使建筑牢固又美观,此技术位居建筑界之首。民居建筑内部结构的处理也是相当精细,门窗、基柱还有屋檐的装饰都运用当地的文化进行雕刻,很直观地表现出当地少数民族的思想文化和工艺水平。
(二)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分析
村落的发展最先考虑村寨选址,这是整个村落发展的基石,村落的选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是水文和地形特征,自然环境、血缘地域、历史人文、民风民俗、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都包含在内。村落选址大部分布局都是疏密有序,松散有度,依山傍水,民居建筑排列错落有致,由此看来村落选址条件从而演变为选址的“风水”因素,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顺应自然,因地制宜,从“依山旁水”“抱阴负阳”“枕山环水面屏”就能体现出来(图2)。
传统村落选址主要归纳为这几种:商业经济发展形式;自然环境血缘地域形式;历史文化发展形式。黄瑶古镇和大圩古镇布局就是由商业经济发展形成的聚居地,以发达的水系、河流交汇逐渐演变成村落,黄瑶古镇选址的特点是:处于群山环抱之中,三条江水穿镇而过拥有十分便利的水路和陆路交通,以网格状的布局方式(图3)利用九宫八卦思想加以提高防御性。由于过往人流量问题黄瑶古镇居民大部分都是外来移民,所以他们都有修建自族的祠堂,围绕祠堂居住。大圩古镇是古代商业商品集散地,位于漓江腹地,水域面宽广,河道平稳,多条漓江支流交汇于此(图4),还有便利的陆路交通,这便成为商品贸易往来的重要因素。
程阳八寨和水源头村是依托自然环境、血缘地域发展形成的村落聚居地,都是从外地迁徙定居,以血缘关系稳定村落的繁衍生息。就程阳八寨而言由林溪河蜿蜒贯穿使八个寨子互融一体、相生相化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了程阳八寨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水源头村的布局深受汉族的影响,显现出网络型中轴对称特征。民居建筑群布局受传统封建礼制的影响显著,布局规整,形态方正非常,俨然传统官式建筑的布局特色,房屋座座相连,由严整的内巷道相沟通,高墙深巷甚是森严。秦氏是水源头村最大的一个家族,人口数量最多,秦氏祠堂布局在水源头村中心位置,是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建筑(如图5),周围的民居建筑以祠堂为中心一家连一家向外扩散,这能体现出较为森严的等级制度和秩序感。
秀水状元村是由历史文化发展形成的典型村落,集状元文化、科举文化、宗祠文化、瑶汉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类型丰富,内涵深厚。五大毛氏宗祠凝聚了独特的状元村宗祠文化,“富水奔腾孕育廿六进士,秀峰挹爽造就一代状元”的状元文化,及与之相关密不可分的科举文化(如图6)。各个村屯都有自己的祠堂,由于八房是最早形成的村屯,八房的毛氏祠堂就成为村落的总祠堂,水楼、安福、石余形成的祠堂是八房的支祠。总祠与支祠之间既存在联系又存在独立,相互构成一个整体,形成秀水村落。村落民居群象征性的根据是各族祠堂发展布局,以毛氏祠堂为主向周边扩散,这一特点是等级、尊卑等礼制形式的表现。
二、桂北传统村落构建元素提取
(一)村落选址的环境元素
传统古村落依山傍水、抱阴负阳是它们共同的特征,村落选址于群山环抱的山间盆地和山谷之中,有河流穿过,环境围合封闭,具有良好的防御性。村寨依据风水的原则确定选址环境,无论是程阳八寨,秀水村,秦家大院,亦或是满是梯田的大寨,其村后有树,隨村落一起兴衰,无人敢动,原本没有的,也会在村落形成时种上,造出一种势来,其曰风水树,讲究龙气旺则人丁兴旺。人选择宜居地的条件都是相同的,我们在走访的所有古村落里发现,人们选址除了以上的风水性质,特别尊重村子的防御功能,也就是安全性,而建造时因为其文化、民族、资源、信仰,又呈现不同的状态。
(二)外在表现元素提取
桂北传统村落民居建筑多为干栏式建筑,大多数保留至今,是因为桂北地区独有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人文环境、经济条件、交通状况等因素。桂北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人少地多,而且区内森林面积宽广,有较多的林地。干栏式建筑,实际上是古时“人处其上,畜产居下” 的居住建筑类型的通称。传统的干栏式民居建筑一般为二到三层,使用“整柱建竖”的木构架榫卯穿插搭建形成,经过调查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侗族干栏式民居建筑由原来开放式的结构逐渐转变为完全封闭。出现这样的转变是因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保意识的增强,思想素质的提升,从而使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发生改变。
三、特色小镇构建策略
(一)特色小镇元素运用
以大圩古镇为例,大圩古镇曾经是桂北地区几县的贸易中心和文化中心,交通便利,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周边修建有桂林两江机场、桂林站和桂林北站,可辐射桂林及区内其他城市,云、贵、湘、粤、港澳等周边省市,甚至全中国。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国东盟合作力度的加大,在未来,东南亚国家的国际友人来大圩古镇旅游也会越来越方便。利用古镇原有的街道、码头、桥梁、商铺、圩场、会馆、寺庙加以改造,进行文化的再设计,使当地历史建筑、风土人情、思想文化进一步提升,从而吸引大量的游客在古镇休闲娱乐,达到留住游客的目的。
(二)特色小镇整体构建及节点关注
古镇旅游的本质是古镇民俗、历史文化、建筑特色等的体验式旅游,旅游者通过对古镇居民的日常生活、风俗习俗、特色文化等体验,了解先人,尊重历史,全面认识古镇的重大价值。在构建特色小镇的时候我们应该继承地域特色文化、建筑风格,依照古镇原有的城市肌理布局,还原古镇原有的风貌,丰富古镇的精神活动场所,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三)特色小镇整体案例分析
大圩古镇到现在保留明清时期较为完整的建筑大约有60%,民居建筑都是沿街道修建,由码头向河面延伸,整个村落呈“一”字型空间布局。古镇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优美,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随着旅游事业的开发,人地矛盾不断上升,商业手段的渗入,由原来的二到三层民居建筑到现在的高层建筑,以商业开发为目的,使古镇历史文化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古镇失去原有的风貌。现如今想打造特色小镇须坚持“依托城市,融入城市,服务城市”的发展理念,形成集“农业观光、生态旅游、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发展模式,推动漓江东岸旅游区域经济发展。
四、结语
桂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众多,民风淳朴,地域文化突出。本文通过对古建筑元素的提取发现历史的足迹,重新构建出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小镇,吸引大众亲生体验民族文化,让身居繁华城市的浮躁心灵找到一种安静的归宿,找到真正的自己,营造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雷翔主编.广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庞春林.广西历史文化名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研究[D].广西大学,2013.
[3]杨昌鸣.中国精致建筑·侗寨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孙国花.大圩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5]龚克,邓春凤.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与开发策略——以桂林大圩古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17).
作者简介:
劉浪,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通讯作者:
褚兴彪,博士,广西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视觉传达、景观设计、设计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