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洁
摘 要:文章选取典型多民族共居的云南省为例,对云南别有风格的民居、服饰、图纹、舞蹈、美食等制造节庆文化氛围的视觉形态元素进行分析,探寻从视觉角度对节庆文化的一种解读规律,更进一步阐释云南的多民族节庆文化特色,也能更好地去认识节庆对于我们生活的功用和价值。
关键词:民族文化;视觉解读
[项目基金:上海市晨光计划“中国传统美术的跨媒介传播研究”,编号15CGB11。]
中国的传统节日积淀了千百年历史,每个节日都有它悠久的文化或生活渊源。传统节日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憧憬。在我国现有的全民性传统节日中,春节的生态状况尚算良好,城乡海外的华人都过春节,节庆形式也比较丰富,如春节晚会、电话和短信拜年等;而中秋佳节除了吃月饼品美食,祭月的传统基本都没有了;元宵节还有元宵,灯会和花会也不多了;重阳节最初始的登高和赏菊活动几乎没有了……基本看来,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内涵已是七零八落。
一、云南多民族节日简介
民族风情是云南的名片,是其巨大的文化精神财富和审美需求的载体。云南各少数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日,如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树花会”,彝族、白族的“火把节”,傈僳族的“刀杆节”,瑶族的“盘王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独龙族的“卡雀哇”,佤族的“新米节”等。除了这些隆重的大节庆,每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婚丧嫁娶、庆祝活动等,也都有它独特的文化审美个性。各民族的节庆文化是人们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和传承的艺术形式,它的内涵极为丰富,具有很强的融合性。从民族建筑、服饰、饮食、歌舞、工艺、文学,到宗教祭祀、敬祖求神,包括深层次的祈愿人畜平安、生命轮回等观念意识,无不在节日中得以集中体现。而我们对节庆文化最直接的认识则是通过其视觉语言。
二、多姿民居
云南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大的分类有农耕族、游牧族等,与不同生活方式相对应的民族建筑也是千姿百态,民居构成了各民族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南各民族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方面差异较大,有多种社会形态存在,建筑风格的特征差异也受此影响。比如典型的喜洲民居代表——白族民居,其规模气派、工艺精湛,是其他许多地方民居无法比拟的。而一些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的民族,其建筑从外观、结构、规模、装饰来看,都要显得简朴、粗陋一些,用材多源于自然原料,遵循方便和经济的原则。
建筑被称作“凝固的音乐”,云南民居建筑在物质实体中蕴藏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白族民居注重门楼、照壁建筑和门窗雕刻以及正墙的彩绘装饰,它既能表明主人的经济地位,是一种光宗耀祖的标志,而且结合了泥雕、木雕、大理石屏、石刻、彩绘等方法造成的一座座斗拱重叠的飞檐串角、轻巧花枋,简直就是玲珑精致又不失雄厚稳重的综合性艺术作品;门窗木雕,运用浮雕手法层层刻出白鹤青松、鹭鸶荷花、老鹰菊花、孔雀玉兰等图案,寓示幸福吉祥的含义;泥瓦砖石砌成的照壁正面写有“福星高照”“紫气东来”“虎卧雄岗”等吉祥辞句。纳西族民居的屋脊上悬鱼,寓意“年年有余”;佤族、傈僳族等狩猎民族房屋建筑上多挂着狩猎所获的动物头骨,表达了以力量、勇敢为美的民族审美心理。独龙族将兽头骨挂在房门上,傈僳族将兽头陈列在屋内,都以此作为建筑的装饰。
三、多彩服饰
云南各民族的服装饰品作为其文化传统和生活模式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历史与文化在传递、衍化过程中绽开来的娇艳花朵,千姿百态,各具风采,凝结了少数民族群众的聪慧才智。各民族服饰不同,而且同一民族不同支系在衣装穿戴上也有一定差异。有的色彩稳重,朴实大方,有的挑花绣朵,色彩鲜艳,有的饰物精致,璀璨夺目。
民族服饰受中华传统的自然崇拜审美影响。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在地理分布上形成了北方和南方、山区和草原的不同风格和特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宜植麻种棉,故自织麻布和土布是衣裙的主要用料。又天气湿热,所以衣裙多是短窄轻薄,风格生动活泼,式样繁多,民族特点十分突出,是云南民族服饰自然形成的一大特点。中国古有“五采备谓之绣”,是将传统的五行色彩,作为传统色彩的使用和审美基本规范。这里的“五采”,既有传统的“蓝、白、红、绿、黄”五行本色之意,也有色彩丰富的延伸含义。五行色彩提及的五色之艳,对于服饰来说不仅仅是装饰,同时还具备了表达思想观和信仰的作用。外观上的鲜艳色彩能够直观体现出特定的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并且能够显出各民族在自己的传统服饰用色的比例及偏好等方面不尽相同。只是总体来讲,保持古老的传统,恪守自然五行的审美古俗并未改变。
民族服饰在图案、色彩的构成上往往有一种虚拟寓意之美,即给意象构造的形象赋予某种神秘,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远古魅力。如“龙凤”“瑞兽”都是人们臆想的形象,蕴含着富贵、吉祥之意,同时各民族对图腾的审美表现也不同,苗族的“龙”,形象上与汉族一贯塑造的至高无上的“黄金龙”不同,而显露出自然、朴素的敬祖思想。服饰的色彩构成体现出虚拟寓意,比如基诺族成年妇女的“云肩”——后肩部一块三寸见方的天蓝色布作底,上绣五彩花纹,象征太阳和天空;彝族姑娘的黑、蓝、红三段裙,是因信奉黑虎为人祖,黑即人,天为蓝,地为红,充分体现了天、地、人三界一體化;苗族服饰褶裙上的彩色线条,是一条条河流,一条条山路,是一部民族的史书。民族服饰虚拟寓意的审美观念,是人民求吉心理和图腾崇拜的智慧性创造,虽然不尽符合自然规律,但它奇迹般地创造了中华大民族特有的审美情结和文化,成为民族服饰造型和内蕴的表达形式。
四、舞之印象
云南民族能歌善舞,歌舞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民族歌舞不仅有极高的文化艺术和审美观赏价值,更是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民族舞蹈历史悠久,种类形式繁多,20多个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舞蹈,甚至于一个民族在不同的聚居地也有其鲜明地方特色的舞蹈。
民族歌舞是民族文化中一种综合性表现艺术形式,具有较强的视觉审美性,迎合了节日庆祝的需求,人们在劳动生产、年节祭礼、宴饮聚会、离别重逢时更不能缺少歌舞。如景颇族的传统节日“木脑纵歌”是民族最隆重最大规模的舞会,融礼仪、歌舞、各类民俗表演为一体,表达了全族人民对祖先的无限怀念与祭祀,号召大家团结一致、奋发图强;还有傣族花腰支系的“花街节”,是花腰傣最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之一,伴随节日产生的服饰展演和游艺活动就像是五彩纷呈的服装、饰物展示会,在节日特定的时空里,还伴随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竹筒舞、弦子舞、芦笙舞、猫猫舞等歌舞表演,展现了花腰傣民族特殊的魅力。可见民族歌舞是节日的一大亮点,另一方面民族歌舞也因节日而得到保存、延续和发展。
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反映在民族舞蹈上,表现内容迥异。山地民族的美学表现风格刚劲雄健,表现内容多有“猴子望月”“箐鸡摆尾”“打荞舞”等山林野生动植物的生活情景;水居民族舞姿则较轻柔缓慢,内容较多是“捞虾”“捕鱼”“牛头舞”等,表明不同族群的不同自然环境、生活习俗和文化心理特征。
五、食之风景
美食是经历,更是一种记忆。记忆中留存的美食,除了让你忘不掉的那口味道,想起来的总还有在原地等你的美食风景。
(一)火塘留存了原始的乐趣
火塘,是在房内用土铺成的1米见方的土地,燃料为木柴。云南很多民族的村寨户户都建火塘,靠火塘做饭取暖,夜间还可以照明。在火塘边可以用特制的棍子伸入火塘中慢慢烤鱼、烤肉,极为方便。饮食活动也因为带有游戏可操作性,更多了几分原始和纯朴,映红的火光不但升起袅袅炊烟,还给山间的世外生活蒙上了额外的神秘色彩。除了实用功能,火塘对于很多民族来说已超越了一般工具意义的范畴,而具有家庭、伦理、宗教上的象征意义。彝族有很多火塘方面的禁忌,如火塘的火须常年不断,儿孙长大分门立户时,要均分火塘里的火炭,火塘边生霉菌长杂草是家道衰亡之征兆等;对永宁摩梭人来说,火塘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任何人不得从上跨越,更不能在上面放置其他物品;傣族竹楼里的火塘一旦装好,就不能随便移动,除非是另选择吉日,或是房屋翻盖、老人去世的时候进行。在更多的少数民族中,火塘不仅仅作为饮食的工具,而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角色,每年人们还会进行火塘祭祀,祈求家人安泰。
(二)彩色饭代表了不同的寓意
云南米饭很特别,就是很多民族都有生产五颜六色的米饭。苗族有个青年恋爱择偶的节日“姊妹节”,这一天苗家姑娘盛装打扮,做好“姊妹饭”迎接小伙子来共同度节。姊妹饭有绿、红、黄、紫、白等五种颜色,代表不同的寓意:绿色象征美丽的清水江,红色象征苗寨繁荣昌盛,黄色象征五谷丰登,紫色象征紫气东来,白色象征苗家儿女纯洁的爱情,现在“姊妹饭”成为了苗族的一种大众食品。文山的壮族有个“红饭节”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侬智高,红饭用一种叫红饭叶的植物染成,色泽鲜艳诱人,馨香可口,沁人心脾。苗族传统的“姑娘节”沿袭了做黑米饭的习俗,现已演变成了青年男女的“情人节”。哈尼族的“黄饭节”按照传统习俗,家家户户都要蒸好喷香的黄色糯米饭,煮好红鸭蛋,向报春的布谷鸟虔诚地致敬……这些五彩缤纷的米饭都是用植物的浆汁经过多道工序浸染而成,对人体无害,充分展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天马行空的联想力和创造力。
六、结语
民族节日文化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历史积淀化的过程,是民间知识的储藏。节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互沟通和理解的公共世界,还能显现出一个民族文化的价值意识和原型。从云南多民族文化的視觉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到五光十色的节日背后,实际上涵盖了多民族人民的衣食住行,包含了生态观、哲学观、宗教体系等内容。如何能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更好地运用节日的视觉符号,也使传统节日文化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这是传统节庆视觉符号与现代生活结合寻求新发展的路径,同时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新媒介环境的融合再生。
作者单位: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