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中高职衔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2018-06-07 19:51黄志群唐成祥
教育界·下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基础中职

黄志群 唐成祥

【摘要】文章从实际出发,探讨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问题,有助于“2+3”中高职模式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持续、高质量的推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培育更多的可用之才。

【关键词】“2+3”模式;中高职衔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编排;现存问题;改进策略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3中高职有效衔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桂教职成〔2016〕26号)。

一、引言

自国家层面提出并推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后,我国各所高职院校的育人价值日益凸显出来,愈来愈成为我国教育事业推进的中坚力量。近些年来,各所高职院校的有关专业逐年加大了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对口招生力度,旨在推动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构建一套范围较广、目标清晰的现代职业教育机制,为我国各个行业培育更多的高素质、现代化人才。基于此,以职业教育中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探讨中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衔接问题,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较高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

二、“2+3”模式概述

所谓“2+3”人才培养模式,又称为初中起点大专教育,该模式主要面向的群体为参加中考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如果学生达到了相关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就可以直接进入该所高中职学校就读,其中前2年在中职学校就读,后3年到高职院校就读,学业期满后获得国家承认的全日制大专学历。从就业实践情况来看,接受初中起点大专教育的学生所获得的就读证明与三年制专科在就业方面并无实质性的差异,具有同等的效力。

由此可以看出,相比于其他的高职院校招生模式,“2+3”模式的生源往往不容乐观。在中考统一招生的教育制度之下,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往往直接就读于普通高中,剩下的接受“2+3”模式升学的学生,往往不具备较好的文化基础。如此一来,在后期的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这部分学生受制于自身的文化基础、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往往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实质的提升,这就使得高职院校的育人价值大打折扣。

而就高职院校不同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来看,课程体系编排得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专业育人价值的实现。特别是针对“2+3”模式升学的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全面考量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等特质,主动打破原有专业课程体系的桎梏,有针对性地编排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进度,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更好地契合广大学生多样化、层次化发展的需求,为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三、中高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衔接问题

(一)课程体系编排不合理

现阶段,就我国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工作来看,在教育领域还未形成统一的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换句话来说,中高职院校有关该专业的教学工作普遍处于相对割裂的状态。如此一来,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在确定该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很难进行有效的补充与衔接。在此基础上,大多数院校在确定本校专业教学内容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联系与沟通,所以专业课程重复学习的情况屡见不鲜。相关调查显示,一些如《计算机基础》《电工基础》等专业课程,在中职课程体系与高职课程体系中均有设置。如此一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系统、层次地学习该专业的相关知识,这也是现阶段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文化课程设置不到位

现阶段,许多中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体系的安排过程中都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所以也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文化课程的教学工作。相较于其他招生途径的生源,“2+3”招生所得的学生本就文化基础薄弱,并且不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与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面对如英语、高等数学等文化课程的学习,往往显得十分吃力甚至力不从心,很难在这些科目中获得应有的提升与发展,为其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中高职课程体系编排过程中并未做出妥善的解决。更有许多院校为了细化专业课程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文化课程的教学时长,大大制约了广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技能训练安排不科学

就电子技术应用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凸显出专业性、实践性的显著特征,所以实践技能的培育与训练成为该专业课程体系编排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理论上来讲,实践课的设置比例应当等于或者大于理论课程,并且在实践内容安排、进度设置以及方法选用上,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应当具有层次性的差异。但实际情况是,许多高职院校所确定的技能训练内容往往同中职学校无太大的差异,所以制约了广大学生专业素质的有效提升。除此之外,许多院校的技能训练教学未能同电子应用行业的规模扩大化、技术升级化、产品一体化趋势相契合,因而培养出的学生很难适应相关岗位的具体要求,在就业市场上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四、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的衔接策略

(一)明晰中高职育人关系

要想充分发挥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在不同阶段的专业育人价值,首先要做的就是明晰这两个主体的育人关系与目标。需要注意的是,中职同高职教学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两个部分,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我们可以将中职教育看作高职教育的基础阶段,将高职教育看作中职人才培养的拔高阶段。一般情况下,就电子技术应用这一专业人才的培育工作来看,中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操作型人才范围之内,侧重于对学生基础理论体系的完善,而高职教育侧重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全面型高素质人才,旨在为该行业培育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充分发揮中职与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育方面的重要价值,就必须厘清这两部分教学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对其课程体系进行科学的划分。中职课程体系的编排应当侧重于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同时还必须凸显出操作性和实用性的特征,从而为学生步入高职阶段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课程体系的编排要凸显出创新性、技术性和拔高性的特征,应当确保不同层级学生在其原有学习基础之上获得相应的能力提升。以上是中高职专业教学衔接的基础所在。

(二)合理设置公共基础课程

相较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公共基础课程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能力,但是对其业务素养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所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无论是中职层面还是高职层面,都应当加大对公共基础模块课程的重视力度。就中职教学来看,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牢牢把握中职学校的学历教学要求、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及该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特质,有针对性地设置如语文、英语、数学、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程的课时。在此基础上,有效融合有关电工、电子的基础理论课程,从而为学生之后的专业技能学习和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就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来看,可以大范围推广并应用选修模式,即给予广大学生一定的自主权,使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公共课程,修满学分即可。课程设置应当凸显出趣味性、多样性和层次性的特征,從而调动广大学生对于基础公共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而就专业公共课程来看,设置应当落实必须、够用的具体要求,全面培养广大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运用工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助力其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科学编排职业技能课程

职业技能课程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中高职教学衔接的重点所在,其设置得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日后就业岗位上的价值实现情况,这就要求相关主体重视这一部分课程的编排工作,全面考量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教材编排结构,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关课程的开课时间、教学进度等要素,实现教学工作开展同广大学生多样化、层次化发展需求的有效契合。实践证明,一些如《电工技能与实训》《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等基础理论型课程,应当放在中职阶段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可以基本了解有关该专业的理论知识,为其之后的技术学习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同时也为高职阶段的《模拟电子技术应用》这一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相较于其他侧重于技术培养的课程,《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的教学重点在于一些基础的电路知识、电器元件构造、电路结构等,是学生后期学习电路功放、信号发生、脉冲信号处理的基础所在。在此基础上,高职阶段可以开设如《Auto CAD工程制图》《C语言程序设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子线路辅助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LC原理与应用》《高频电子线路》等课程,全面提升学生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为其之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教育领域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中高职院校的专业育人价值日益凸显出来,愈来愈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针对普遍存在的中高职院校教育脱节的问题,相关主体应当重视专业课程体系的编排工作,在明晰中高职院校育人关系的基础之上,合理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并且科学编排职业技能课程,不断增强专业教学的科学性、实效性和针对性,全面落实不同阶段的专业育人目标,为我国相关领域培育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谢永超.基于现代学徒制理念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J].电子世界,2017(05):25-26.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基础中职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五抓五促”夯基础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