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莉
幼小衔接工作中,家-园-校合作共育是近年来教育界研究探讨的问题。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幼小衔接工作目标广、要求多,顺利开展幼小衔接必须依赖于家庭、幼儿园、小学的三方合作共育。经过近年来的探索,我们发现幼小衔接的重要目标是:幼儿对小学生活心理上的过渡准备;幼儿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方面的过渡准备;幼儿上小学前一定知识储备的过渡准备。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我们以《指南》为依据,探究如何凝聚幼儿园、家庭以及小学的合力,为幼儿从心理上、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方面以及一定的知识储备方面奠定好基础顺利向小学过渡。以下就如何践行《指南》精神,发挥合作共育的合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具体阐述如下:
一、家-园-校合作共育,同步《指南》教育观是前提
幼小衔接工作涉及面广,包括外在学习环境的衔接和幼儿内部心理成长的衔接,要顺利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有一个科学教育观的引领。《指南》的颁布,对幼儿园的教育提供了依据、为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提供了导向、对家长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只有家-园-校教育观念同步,才能顺利地将教育目标落实在幼儿身上,因此家-园-校合作共育首先应通过有效合理的方式衔接和宣传《指南》,同步科学的教育观念。
(一)了解家长的心理需要和教育理念是家园共育的切入点
面对幼小衔接,很多家长是不安的、浮躁的心理,这源于缺乏一个科学的育儿指南。学龄前儿童能学什么,怎么去学,家长和老师该怎么教?家长心中有很多的疑惑,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家长有什么样的心理需要,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我们首先应通过问卷调查、校园网站互动平台以及博客等多种渠道,了解家长的困惑以及需要,为我们幼小衔接工作开展找准方向。从校园网家长发表的博客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家长给孩子报了大量的兴趣班,把孩子的时间排得很满,自己也很辛苦;有些家长认为“如果孩子在幼儿园阶段不学写字、英语和计算,上小学时就完全跟不上了”;有的家长建议幼儿园每天能留点作业,要求孩子写数字、拼音、字母等;还有些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很拖拉磨蹭,为此苦恼不已。我们定期分发家长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家长们在育儿方面的问题的困惑。例如,这学期通过问卷了解家长是否能客观多元地评价自己的孩子,是否了解自己孩子智能的优势和劣势、有何期望与建议。以大一班为例,通过分析家长了解多元智能相关知识的比例不足35%,对幼儿成长关键期的了解不足27%。多数家长希望能了解更多的育儿知识,能更加科学客观地分析、教育孩子。
(二)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学习《指南》,家园同步科学教育观
《指南》出台最大的好处是向社会做出了一个正面的宣传,正确看待幼儿的发展,避免盲目拔高。因此通过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观很重要。我们通过系列的家长学校、推荐好书、家长辩论赛、家长会、小组沙龙、分发《指南》宣传手册、学前教育宣传月学习《指南》宣传展板等活动,把《指南》的科学教育观传递给家长。例如通过推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等优秀育儿书籍,让家长们了解生活当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是教育的最好契机,关键是要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在幼小衔接的系列活动中,我们组织了别开生面的家长辩论会,以“幼儿提前识字的利与弊”为辩题,以辩论赛的形式,碰撞、交集出不同思想的火花,通过主持人的小结与提升,普及《指南》知识,贯彻《指南》精神。又如,通过宣传,可以让家长了解《指南》中对数学认知的要求和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致和衔接的,是有益于儿童长远发展的,对孩子不必拔苗助长。
(三)加强小幼学龄前儿童发展目标的双向衔接是园-校共育的保障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指南》背景下的学龄前幼儿的教育目标和评价指标上,小学和幼儿园应同步《指南》要求,做好双向衔接,保障幼小衔接工作顺利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目标越一致、要求越统一、工作越细致,小学越受益。我们幼儿园的大部分幼儿定向的是东渡小学,近几年来多次地请进来、走出去,我们小-幼双方在《指南》背景下的幼小衔接工作上有了一定的默契,双方都能互相配合,有针对性地缩小两个阶段在环境、课程、班集体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差异,减缓学习的坡度和难度。
二、家-园-校合作共育,实施有效互动是关键
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李贽说过:“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在《指南》的指引下,开展有效的家-园-校合作活动,是将幼小衔接的教育目标落实到孩子身上的关键。如何实施有效的家-园-校互动,引发合力实现共育目标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標一致形式多样的家-园互动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理解支持及主动参与,协同教育,双方形成合力,方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首先,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我们和家长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孩子的心理准备、习惯准备以及一定的知识准备。通过前期的《指南》宣传,以及将孩子们学前准备的具体要求通过家长会、家园网络平台等形式,让家长们对孩子的发展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例如《指南》中对学前儿童发展目标:心理方面——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在自理方面——能简单管理自己的物品。学习习惯方面——能专注倾听、操作和完成任务等。其次,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实施家园互动。进入大班以后,我们将幼儿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家长建立频繁的双向沟通。如让孩子制订简单的生活或学习计划,学会记录;特别注重课堂中倾听、表达等的沟通和反馈;尝试让幼儿回家口述任务,增强自主意识等等。以完成任务双向反馈、校园网站定期评价沟通、实施区《幼小衔接家长手册》、家长会、开放日以及形式多样的亲子任务活动,逐步推进和落实幼小衔接。
(二)能解决家长实际问题的家-校互动
在有效衔接工作中,家长合作的态度取决于幼儿园工作是否满足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需要,是否能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我们应实施有效的家校互动,有实效地指导家长科学地帮助孩子渡过幼小衔接这个特殊的时期。比如,根据家长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大班的家长普遍反映孩子拖拉的毛病,很担心这个坏习惯会对孩子上小学有不良影响。我们请来小学校长展开了一场专题讲座“拖拉背后有什么?”帮助家长们分析了孩子拖拉的普遍现象,并与家长们一起探讨了应对“拖拉”的各种招式,最后鼓励我们把“拖拉机”变成“战斗机”。她还向家长们推荐了几本好书,比如《由图画书爱上阅读》《宝贝儿,我们一起走进图画书》《朗读手册》等,让我们老师和家长能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通过邀请小学一年级的教师来园进行家教讲座,介绍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帮助家长做好心理辅导也是有效的家校互动方法。例如,我们邀请东渡小学的老师向家长们讲授了孩子入学前的准备,从心理准备、物质准备等层面深入浅出地向家长们阐述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及如何科学引导。让家长们了解,根据《指南》理念,对于大班孩子数学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求5-6岁的孩子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只会10以内加减即可。就家长的困惑,以小学老师的角度给予答疑解惑,这样的家校互动得到了家长们的充分肯定和支持,让家长能更加科学地实施引导和配合幼儿园工作。
(三)能让幼儿更贴近小学生活的园-校互动
让幼儿能深入了解小学生活,实际体验小学生活的园校互动是有效的。我们应有效地利用片区的小学资源,让幼儿近距离地了解小学的环境、学习以及老师。我们以“从经验到体验”的思路,开展系列的园校互动活动。例如,我们多次组织幼儿参观东渡小学,观摩小学生升旗、早操、上课及课余活动,让幼儿累积对小学的认识和经验。从小学回来,幼儿园开展系列模拟小学的活动。如班级结合“我要上小学了”的主题创设主题情境:尝试创设“我的小学”整合性区域,将班级的一角布置成模拟小学的课堂、小操场的一角、图书馆等,幼儿在主题环境中通过扮演角色、做做玩玩、操作活动等在班级里开展和小学有关的游戏活动。开展“我的小书包”“快乐课间十分钟”等活动,结合参观小学获得的经验,让孩子有所了解,并且学会合理的安排支配时间,增进时间观念。我们还开展“小学老师进课堂”活动,我们特意邀请了东渡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分别走进我们幼儿园大班的课堂,为我们大班幼儿进行一次模拟课堂教学,课堂上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积极与小学老师进行互动,通过这次活动,使得我们大班的小朋友对小学一年级的学习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三、家-园-校合作共育,整合教育资源是策略
幼小衔接工作不是单独开展的工作,需要利用很多的教育资源,如家长资源、社区资源、小学资源、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以及外来的各种活动资源等等。这些资源整合利用、多方合作的效果对幼小衔接工作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家-园-校的合作需要一定的时间累积整体发展,因此在家-园-校合作共育的过程中,应有计划、有目的、合理地将各方面有力的教育资源整合。例如,可以利用校园主题活动以及特色亲子活动,将幼小衔接的目标提前整合到幼儿园的各类活动中来。我们践行《指南》,将幼小衔接的目标结合进校园读书节活动中,整合校内外资源,引领亲子共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习惯和能力。除了幼儿园里开展班级图书漂流、故事家长进课堂活动、绘本制作及评选、推荐好书、大型创意诗歌吟诵会等,我们还发动家长组织周末亲子阅读沙龙,小组式活动,走出校园挖掘更多的阅读资源。在读书节家长撰写的博客当中,家长们对引导孩子阅读的方法互相传经送宝,家园互动的作用彰显。在《指南》中,并没有对孩子的识字量做出要求,只要求5-6岁的孩子能够专注地阅读图书,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他们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并且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例如家长在博客中这么写:幼儿园的读书节活动又开始了,这是寶贝在幼儿园过的最后一个读书节,读书节的活动内容还是很丰富的,图书漂流活动、好书推荐活动、周末亲子阅读、与宝贝一起讲故事等等。其实关于阅读的话题,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阅读习惯、方法、技巧、心得等方面,幼儿园的读书节活动培养了孩子的读书兴趣,自然而然孩子们认识了很多字,读书节的活动对孩子上小学的准备工作帮助很大。陶行知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特别是幼小衔接这样的特殊时期,将幼小衔接的目标有目的地整合在趣味的活动中,以趣为导让幼儿在自由、轻松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做好各项准备。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家-园-校的合作共育,从领会《指南》精神同步教育观、实施有效的家园校互动,整合利用各类教育资源等打通幼小衔接的关键节点,落实教育目标,让孩子们顺利地做好进入小学生活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吴邵萍.家园共同体的建构: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方法与策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3]李妮.优化幼小衔接工作的策略探究.新课程(下).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