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电大与力邦社区合作共建学习支持服务基地的研究

2018-06-07 19:51仇党培
教育界·下旬 2018年3期

仇党培

【摘要】县级电大与社区合作共建学习支持服务基地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具有积极的意義。文章论述了背景分析、合作共建的实践,总结了合作共建的结论。

【关键词】县级电大;力邦社区;合作共建;学习支持服务基地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县级电大合作办学治理能力的研究。编号:2016JY-38。

一、县级电大与力邦社区合作学习支持服务基地的实践

(一)深入调研,把握力邦社区居民特点及学习需求

1.居民基本情况。力邦社区有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2800多名居民,有68.4%的居民在服装、机械、电子等加工制造行业工作,还有一些分布在娱乐、货运物流、服务等行业;76.1%的居民在企业中是一线工人,15.8%担任班组长和车间管理人员,担任企业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只占8.1%。力邦社区居民主要是年轻人,来奉化时间较短,流动性较大,学历层次普遍低下,主要是企业中的一线操作工人,收入普遍不高,只有19.1%的社区居民达到了我区企业职工的人均收入(约3.5万元/年),文化程度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居民学习需求情况。在知识的有用性调查中,有77.5%的居民认为,最有用的知识来自各类培训和网上自学,其他依次为学历提升12%,电视教学8.6%,其他教育1.9%。在学习愿望调查中,有90%的居民希望通过学习、培训来提高自身职业技能水平,这其中有47%的居民选择通过提升学历的方法,53%的居民喜欢短期培训。

在学习目的的调查中,有33%选择读高中,28%选择专科,而选择读本科的只有19.8%。在学习专业上,有45%的居民选择管理类专业,26%选择读经济类,8.6%选择读教育学 ;在学习方式上,因受到工作生活压力,74%的居民选择业余学习,还有17%选择完全自学,仅有4.2%选择脱产学习。

调查结果显示:力邦社区居民有较强的学习愿望,学习内容还是首选能在工作中用到的技能培训,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机械制图、服装制作和管理知识等内容;也有相当部分居民在学历提升方面有需求,主要集中在高中和大专层次,学习内容以管理类居多,其次是经济类和教育类,希望增加奉化地方文化和他们家乡文化相结合的内容。

(二)多方联合,创建学习支持服务基地

1.建造多功能电脑房。力邦社区原来只有为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所建的营业性网吧一间,在功能和作用上远不能满足新市民的学习需求。2013年初,奉化市教育局与西坞街道协商后决定,在力邦社区建设30座多功能电脑房一间,作为社区居民学历进修和非学历培训集中面授和个别辅导的场所。教室用房由力邦社区提供,内部设施设备所需经费30万元由教育局和电大共同承担,设施设备和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由电大负责。

2.整合基地教育资源。创建学习支持服务基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整合,为新市民提供学习需要。在这方面,奉化电大充分发挥师资优势,开发各类培训教材,丰富非学历教学资源,同时还整合力邦社区教育的校企合作、教育管理等资源,以提高基地运行效率。

(1)整合教学资源。管委会设立11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基地网络平台教学资源的建设,主要用于非学历培训资源建设。资源建设采取“统一管理,多种途径,多样内容”的方法,由奉化电大、力邦社区、西坞街道等单位共同参加,分成两大类建设。第一大类,学历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由电大负责,实现基地网络平台和“电大在线”平台对接,共享中央电大、宁波电大和奉化电大教学资源。第二大类,非学历培训资源建设。根据培训的内容分成五类进行建设。一是实用技能类。电大信息中心、外聘教师分别制作和编著了《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课件》《奉化方言》等教材。二是生活常识类。聘请奉化市人民医院和奉化市消防大队专业人员编写了《急救处理知识》和《现场急救与逃生知识》等教材。三是心理辅导类。力邦社区陶文娟编写了《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等讲课稿,引进了《员工心理健康与心理治疗》等培训教材。四是法律道德知识类。引进了《法律知识培训》和《农民进城务工知识讲座》等培训教材。五是文化提高类。建设了提高新市民文化程度的培训资源。如“双证制高中文化培训班”,文化课采用省统编教材,技能课采用自编教材。

(2)整合学习场所。力邦社区开展培训工作多年,有培训场地、培训管理人员和适合新市民的培训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培训经验。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条件,发挥电大的优势,帮助他们做大做强已有的培训项目;同时,把政府各部门建立在社区的基地和机构进行整合,为社区新市民提供更多的学习场所,使他们能有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层次、学习内容、学习场所和学习伙伴。

(3)整合人力资源。一是成立义务宣传员队伍。2010年初与西坞街道、力邦社区以及10多家在力邦社区居住职工100名以上的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广泛的联系,依靠这些单位的团委、妇联和工会等组织,落实专门人员,做好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的宣传发动工作。二是建立基地师资库。筛选电大、街道成人学校专兼职教师、企业技术骨干及团市委组织的志愿者共73人,把他们的专业、特长、工作单位以及主要经历等信息输入基地网站“教师队伍”栏目,建立了基地师资库。基地所需文化课教师和专业技能教师可从师资库中选取,为基地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提供了师资保障。

(4)整合宣传信息资源。依托西坞街道、力邦社区和相关大中型企业的宣传栏及网络平台发布教育、培训信息和动态,使基地的重要信息及时进入新市民的工作、生活圈。

(5)整合校企实训基地。西坞镇亿元企业已达到3家,5000万元规模企业4家,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65家。力邦社区居民大多在这些企业工作,所以基地的培训坚持以力邦社区周边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居民的工作应用为目的,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基地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实训场地。在西坞街道有关领导的支持下,基地管委会与社区周边企业进行了广泛沟通和磋商,至2011年底,确定宁波豪光服饰有限公司、奉化恒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和奉化市西坞雁华电子厂分别为服装、机械和电子培训实训基地。

(三)依托基地,探索学习支持服务方式

基地作为奉化电大对社区居民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的主要场所,对他们进行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培训工作牵涉到方方面面。我们依托基地,积极整合资源,不断探索学习支持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学习支持的功能。

2012年,力邦社区还没有自己的网站。2013年,基地管委会决定建设力邦社区网站,建设资金由管委会统筹,建设技术方面的工作由奉化电大承担,电大安排信息中心副主任章敏丽具体负责设计落实,并制定了网站管理、资源上传等一系列配套措施。通过近一年努力,基地建成了力邦社区网站。它是依据社区发展需求,以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和培训居民实用技能以及融合新市民故乡文化为主旨的网站,网站内容主要包括新闻动态、学习资源和休闲娱乐等,以建设和谐社区,促进居民可持续发展为主题。

同时,因就读电大的新市民经济收入不高,自备电脑的人很少,多功能电脑房的建成,为他们网上学习提供了方便,受到了学生欢迎。我们因势利导,多功能电脑房定时免费向学生开放,工作日晚上3小时,双休日下午、晚上各3小时,利用三级网络平台开展网上教学和学习活动。我们还建立了网上互动制度,规定了基地学员平均每周上网学习的次数、时间和发帖条数,对班主任、课程责任教师在学校网站发布信息,上传辅导资料,网上答疑的数量和时间作了明确规定,明确了检查部门,检查结果与教师工作量考核挂钩。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网上学习的积极性,2010年11月又出台了《基地网上学习积极分子评选条例》,规定了网上学习次数、时间、发帖条数量化计分办法和评选时间、评选机构、获奖比例和奖金额度。

二、研究结论

项目研究的实践表明:电大学习支持服务基地的建设,既是提高居民综合素质,构建学习型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也是电大创新办学模式、拓展办学空间,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办学功能,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需要。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电大必将成为区域内学习型社会的规划、组织、实施主体,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电大也将成为大众继续教育的中心和主要平臺。

(一)基层电大必须以“开放”“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服务于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是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机组成部分,而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则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有力手段和有效保障。电大一直所秉持的“开放”“学习者为中心”以及“自主、个性”等人本理念,将为社区教育提供先进的理论基础,增添鲜亮的色彩,并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发挥理论导向和实践领航作用。

(二)基层电大必须依托电大“三网”优势服务于社区教育

学习支持服务基地的建立与运转必须依赖于称之为“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的网络体系。电大具有无可替代的“三网”联动、系统运作的优势。这不但有助于充分彰显远程、开放教育的功能,还可以为其他社区教育合作者提供教育服务的平台。

(三)基层电大必须以“地域亲缘”优势服务于社区教育

电大在区域内有着“地域亲缘”方面的独特优势,主要显现在电大与当地政府、单位、企业的千丝万缕割舍不断的密切联系上。电大的创办和发展,几乎无不与其立足的地域有着与生俱来的“行政、人际”等多方面的亲缘关系,易使得电大获得当地政府的更多支持和关怀,也造就了电大及时获取社区居民学习需求信息的最大优势,进而促使电大从中获得一种全新的发展机遇和天地。

【参考文献】

[1]谢定生.依托县级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以奉化电大为例[J].学园(教育科研),2013(2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