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朝晖
今天,一年一度的高考再次鸣锣。可以说,高考不仅牵动着千万考生和家庭的视线,同时相关信息的传播也让高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社会上对于高考过度关注的种种异常现象。比如考前某些学校热火朝天的“高考宣誓”,临考有些考生“集体撕书”发泄,还有些家长在孩子高考前“求神拜佛”。再做深入观察,还会发现有不少地方或学校仍执着于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并视为政绩,有些高校也通过各种方式提前“掐尖”,高考后许多学校大肆炫耀向全国人民“报喜”。而在社会上,有关高考的衍生品也是层出不穷,比如“高考营养餐”“高考房”就供不应求,许多商家还利用高考“状元”“谢师宴”等来做文章。诸如此类现象,年年常有,岁岁常新,某种程度上极易诱发全民焦虑。现在社会上提的“中产焦虑”,很重要的一块就在于对孩子教育的焦虑,其实和高考休戚相关。
高考自1977年恢复开始,40多年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选拔了一批批优秀人才,许多贫困地区的孩子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我国大学扩招之前,毛入学率还不到10%,大学生被看作天之骄子。经过近20年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接近50%,许多省份高考录取率都超过了80%。但即便如此,对于高考的焦虑,却一直如影随形。
对高考的过分关注,与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很大关系。我国自隋朝开始科举取士以来,教育就被赋予了特别功能,它不仅仅是求知问道探究真理的方式,更是成为阶层流动、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的一条重要途径。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已深深植入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但是高考发展到今天,客观而言,充其量只是进入大学殿堂的一张入场券。过分重视高考,反而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某知名大学的一年级新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可以说,这些大学生都是高考战场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却过早的“空心化”,让人震惊。
其实,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终身学习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也是现代人才的重要标志。可以肯定的是,社会发展的速度在加快,知识的变更也在加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的重要性远高于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和简单理解。高考相当多的知识只是对阶段性学习的检测,有其自身的局限。从这个角度看,过于看重高考,不如注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总体水平的提升,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也在不断增加,学生相比以往有了更多选择。引导全社会平常心看待高考,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并且保持终身学习的热情和能力,应该成为我们新时代教育的价值取向。▲
(作者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