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防芪宁血煎对过敏性紫癜患者免疫功能和尿微量蛋白的影响

2018-06-07 11:18:18郭春兰孙凤张红珍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8年16期
关键词:白介素紫癜微量

郭春兰 孙凤 张红珍(通讯作者)

(1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 山西 太原 03160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过敏性紫癜(HSP)为一种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而导致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皮肤紫癜为主要表现,可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尿血和蛋白尿,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1]。本病多数预后良好,但也有少数肾型患者可转变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西医治疗多属对症治疗,具有停药后易复发,长期疗效欠佳,副作用大等缺点,临床疗效评价不可过高。相比之下,中医中药疗法更侧重于从体质调节入手,注重人体内环境的动态平衡,扶正培元、标本兼顾,在临床上,自拟防芪宁血煎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就临床相关研究做一报道。

1.病例选择

45例患者全部来自于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患者,年龄最大54岁,最小4岁,平均31岁,其中男性29人,女性16人。

2.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中药新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有关标准拟定[3]。发病前1~3周有低热、咽痛、全身乏力或上呼吸道感染史;典型四肢皮肤紫癜,可伴腹痛、关节肿痛及血尿;血小板计数、功能及凝血相关检查正常;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血管炎及紫癜。

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全身或四肢可见点状或斑块状出血,反复发作。或出血斑点略高出皮肤,色鲜红或暗红,微痒,可伴腹痛或关节酸痛等症。可伴低热,齿衄,鼻衄,月经过多。严重者可出现头痛,昏迷,便血,尿血。舌尖偏红而干,苔黄或腻,脉细数。

3.药品及给药方法

防芪宁血煎药物组成:防风10g、黄芪30g、生地15g、丹皮15g、赤芍15g、水牛角6g、银柴胡10g、元参10g、当归10g、芡实10g、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分服。14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药物,如出血严重,则加用西药相关药物。1个疗程后测定相关免疫学指标,尿微量蛋白。

4.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基线(第0天)、和治疗满14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清特异性IgE、α干扰素(IFN-α)、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水平。尿微量白蛋白(MA)、α1-微球蛋白(α1M)的变化情况。

5.统计方法

统计分析将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检验标准α=0.05,P值小于0.05将被认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6.结果

结果详见表。

表 治疗前后IL-2、IgE、IL-4、IFN-αMA、α1M变化表(±S)

表 治疗前后IL-2、IgE、IL-4、IFN-αMA、α1M变化表(±S)

注:治疗后IL-2有升高,IgE、IL-4、IFN-α均有下降,经统计学检验,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尿中MA、α1M均有下降,经统计学检验,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IgE(g/L) IFN-α(pg/mL) IL-2(pg/mL) IL-4(pg/mL) MA(mg/L) α1M(mg/L)治疗前 4.18±2.00 579.65±178.39 38.18±18.50 21.50±4.25 66.9±10.8 21.6±5.3治疗后 1.16±0.39 337.99±14.12 170.11±76.25 13.99±2.86 27.6±5.9 11.4±3.6

7.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病症,具有较高发病率,容易反复发作,且容易造成肾脏损伤。研究表明HSP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CD4+/CD8+比值失衡,Th1类细胞因子(IL-2)水平显著降低[4],而Th2细胞因子(IL-4)水平显著升高,且血清IgE水平异常升高分别与IL-4呈正相关。IL-2是促进NK细胞活化及抑制B细胞活化的必须分子,而IL-2水平的显著降低参与了HSP的肾损害。

尿微量蛋白检测是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能够较为及时的反应患者的肾脏损害程度[5]。因此,及时控制尿微量蛋白含量,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肾损伤,从而降低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伤发生风险,延缓其向紫癜肾炎进展。自拟防芪宁血煎方中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防风可祛风解表,胜湿止痛;丹皮、生地等可解热、解痉和利尿,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和血,增强免疫的作用,甘草可调和诸药,增强疗效。各药组方配伍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IL-2有升高,IgE、IL-4、IFN-α下降,尿中MA、α1M均有下降,说明防芪宁血煎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延缓或阻断肾损伤,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1]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主编,实用内科学14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480-2482.

[2]张之男.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科学出版社,2007:99-102.

[3]王净净.主编.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78-79.

[4]李素梅.过敏性紫癜患儿部分白介素血清水平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2006,(10):16-17.

[5]刘丰丽.中药清热消癜汤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5,(9):90-91.

猜你喜欢
白介素紫癜微量
说说过敏性紫癜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应用
西藏科技(2015年11期)2015-09-26 12:11:36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
哮喘患儿血清白介素与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 、白介素23 mRNA 的表达及与病情相关性研究
淋巴瘤患者血液和瘤组织白介素-6、白介素-10的表达及意义
早期微量肠内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预后的影响
分析仪预处理器在微量氧检测中的改进应用
河南科技(2014年4期)2014-02-27 14: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