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高血压的鼻息肉和鼻窦炎患者手术风险及治疗对策分析

2018-06-07 11:30:32侯军
医药前沿 2018年16期
关键词:鼻息肉鼻窦鼻窦炎

侯军

(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广元 628000)

鼻息肉以及鼻窦炎作为常见的一种耳鼻咽喉科疾病,通常表现为鼻塞、脓涕、头部慢性钝痛以及嗅觉减退等临床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在临床医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鼻内镜微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鼻息肉以及鼻窦炎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有部分患者伴有高血压疾病,这给手术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1]。我院于2010年11月—2017年11月,对98例伴高血压的鼻息肉以及鼻窦炎患者,积极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并与单一鼻息肉以及鼻窦炎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伴高血压的鼻息肉以及鼻窦炎患者的手术风险以及应对策略,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高血压鼻息肉以及鼻窦炎患者,定义为研究组,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32~70周岁,平均年龄(65.33±1.17);选取同期单一鼻息肉及鼻窦炎患者98例,定义为参照组,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31~72周岁,平均年龄(65.37±1.13),对照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之间的可比性优异。此次研究获得了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认可。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已行鼻窦CT检查,均实施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全麻处理,采用棉片蘸取肾上腺素液与生理盐水的混合液,对患者的鼻粘膜进行收缩,在监视器下,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根据病情逐次将患者钩突处切除,开放筛泡,开放前、后组筛窦、额窦,扩大上颌窦自然窦口,并清除窦口及窦腔内病变组织,如息肉来源中鼻道,则先清除中鼻道息肉,如中鼻甲息肉样变或反向弯曲程度重压迫堵塞窦口引流,则行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显露手术空间,如鼻中隔偏曲影响了鼻窦口及鼻腔通气,则应先行鼻中隔偏曲成形术;根据病人病情需要开放蝶窦,清除蝶窦口及窦腔内的病变组织;坚持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原则,去除不可逆的病变黏膜,尽可能保留正常及可逆黏膜;手术结束后,对患者鼻腔进行清洗,然后将凡士林油纱条以及膨胀海绵对患者的手术腔进行填塞。

1.3 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血压变化情况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心率变化情况。

1.3.1 血压变化情况观察指标 对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进行监测统计。

1.4 数据分析

统计学通过SPSS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血压变化情况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心率变化情况)通过±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比较

统计分析研究数据,研究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血压变化情况比较(±s)

注:与参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研究组 98 162.32±12.33 97.53±8.72参照组 98 120.85±11.47 81.24±6.91 t 24.3782 14.4943 P 0.0000 0.0000

2.2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心率变化情况比较

通过统计数据,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心率变化情况,要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心率变化情况比较 (±s)

表2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心率变化情况比较 (±s)

注:与参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 心率(次/min)研究组 98 52.39±11.52 65.39±9.72 112.09±5.41参照组 98 0.91±7.33 31.46±8.83 82.36±4.27 t 37.3235 25.5781 42.7028 P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全身性疾病,加大了鼻息肉以及鼻窦炎患者的手术治疗难度,容易造成患者在术中出现胸闷、心慌以及血压异常等情况,这容易引发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脑血管等手术风险,严重时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那么如何选择更加科学的手术治疗方案,用以降低患高血压鼻息肉以及鼻窦炎患者的手术风险,是我院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

此次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等均高于单一鼻息肉和鼻窦炎患者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同时患高血压的鼻息肉以及鼻窦炎患者,其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高,且心率较快,均高于单一鼻息肉以及鼻窦炎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十分容易因为肾上腺激素升高,导致患者在术中的血压提升,增加了患者手术治疗风险,其中以术中出血量提高最为危险,不但会遮挡手术操作视野,增加手术操作难度,还会提升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较长的手术时间,也容易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对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均有着一定的负面作用。针对患高血压的鼻息肉以及鼻窦炎患者的手术治疗风险,需要及时对患者的术中血压进行监测,在患者血压升高时,及时予以降压药物治疗,降低患者收缩压以及舒张压,避免患者术中出血量增加。同时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手术风险进行评估,预测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中出血量等,从而科学调整患者手术治疗方案,并请相关科室会诊,协助治疗,及时在术前给予患者降压药物,将患者血压控制于140/90mmHg以下,减少患者手术风险[3]。

综上所述,对患高血压的鼻息肉以及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积极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方案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是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会面临手术时间过程、出血量增加以及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手术风险,需求及时针对此类风险做好相应的管控措施。

[1]刘鹤,李永.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11):64-66.

[2]黄雁云.伴高血压的鼻息肉和鼻窦炎患者手术风险及治疗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3):63-64.

[3]黄晓悫,吕志刚,李万辉,等.伴高血压的鼻息肉和鼻窦炎患者手术风险及治疗对策[J].海南医学,2014,25(04):576-578.

猜你喜欢
鼻息肉鼻窦鼻窦炎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基层中医药(2021年6期)2021-11-02 05:46:10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药物保守治疗一例
云南医药(2019年3期)2019-07-25 07:25:22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微波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
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分析
鼻内镜下手术结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NIFRS疗效观察
升麻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