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处理急性颅脑损伤得方法分析

2018-06-07 11:17苏晓东吕鹏娟
医药前沿 2018年16期
关键词:颅脑麻醉静脉

苏晓东 吕鹏娟

(广西横县人民医院 广西 南宁 530300)

在过去的若干年时间之内,伴随着我国现代交通运输产业和建筑工程施工产业的繁荣有序经营发展,我国外科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急性颅脑损伤的报告发生率呈现了表现程度极其显著的逐渐提升变化趋势,且由于其本身具备的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的基本特点,在一定历史时期之内,给我国基层普通民众群体的基础性生存质量造成了极其显著的不良影响[1]。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发病之后,患者通常会出现颅内压快速升高现象,在引致患者大脑内部的血液流量发生快速下降现象条件之下,通常会引致患者脑部组织中的血液供给数量和氧气供给数量显著下降,且在患者未能获取到及时系统有效的治疗处置背景之下,通常会诱导患者发生临床死亡结果,因此值得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广泛密切关注[2]。本文以我院收治的部分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了静脉麻醉处置,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1月—2017年12月作为研究背景,将5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手术次序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本次研究中入选患者符合ASA分级标准中的Ⅱ级~Ⅲ级判断指征,GCS评分介于7~12分之间,属于不存在插管处置困难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损伤手术患者参照组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介于23~64岁,平均(41.38±3.26)岁,研究组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介于24~65岁,平均(42.12±2.1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 临床麻醉处置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实施气管插管条件下的全麻醉。

为参照组行静脉推注联合吸入复合麻醉处置,且在患者静脉麻醉诱导过程中应用的主要药物,包含咪达唑仑(0.1~0.05mg/kg),舒芬太尼(0.5~5.0μg/kg),维库溴铵(0.08~0.10mg/kg),依托咪酯(0.15~0.3mg/kg),循环不稳定的病人减少诱导药物用量,手术过程中运用舒芬太尼(0.15~0.70μg/kg)和维库溴铵(0.02~0.03mg/kg)实施维持麻醉。吸入麻醉处置过程中应用的主要药物为异氟烷,运用浓度介于1.00%~2.50%之间的异氟烷实施吸入麻醉。

针对研究组实施静脉麻醉处置,患者自静脉麻醉诱导过程中应用的药物包含咪达唑仑(0.05mg/kg),舒芬太尼(0.50μg/kg),维库溴铵(0.10mg/kg),依托咪酯(0.02mg/kg),手术过程中的维持性麻醉用药为丙泊酚(4~12mg/kg),舒芬太尼(0.15~0.7μg/kg),维库溴铵(0.02~0.03mg/kg)。

1.3 临床评价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麻醉有效率指标、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指标、术后睁眼时间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择取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针对计数资料(n,%)行卡方检验。针对计量资料(±s)行t检验。在P<0.05条件下,证实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别。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麻醉有效率指标比较

研究组的麻醉有效率指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统计学没有差异(P>0.05)。详情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麻醉有效率指标比较(n,%)

2.2 两组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指标、术后睁眼时间指标比较

研究组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指标、术后睁眼时间指标均短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详情参见表2。

表2 两组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指标、术后睁眼时间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指标、术后睁眼时间指标比较(±s)

组别 患者例数 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指标 术后睁眼时间指标研究组 28 3.4±1.8 7.3±2.1参照组 28 5.9±1.5 10.2±2.4 t 7.904 4.812 P<0.05 <0.05

3.讨论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遭遇严重性外力损伤作用条件之下,通常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脑部组织损伤和水肿病理现象,继而诱导患者的脑部组织中的血液流量显著减少,继而诱导患者自身的脑部组织结构之中发生较为严重的缺血症状和缺氧症状,且在此种症状持续存在的病理条件之下,通常会引致患者发生临床死亡结果[3]。

从具体化的临床治疗处置技术方法的角度展开阐释分析,手术治疗方法是临床中针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展开治疗处置过程中应用的基本方法,做好手术方法和麻醉方法的合理选择,对于确保患者获取到最佳临床结果具备重要意义[4]。

在具体组织开展针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群体的手术麻醉处置过程中,做好麻醉药剂在种类和剂量层面的科学且合理的选择和规划工作,是支持和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切实获取到最佳预期效果的重要前在条件。

本文以分组对比的研究分析方法,直观揭示了静脉麻醉处置方法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群体手术麻醉处置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相关研究经验适宜临床推广。

4.结语

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处置过程中,静脉麻醉处置方法的运用,与静脉推注联合吸入复合麻醉处置方法的运用相对照,能够在确保和支持患者获取到最佳麻醉处置效果的临床实践背景之下,有效缩短患者在术后阶段的苏醒回复时间,减缓因麻醉药剂使用给患者机体健康状态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相关研究经验适宜临床推广。

[1]赵峰,林洪启.急性颅脑损伤临床麻醉处理分析与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8):82+85.

[2]赵锋.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麻醉处理措施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1(05):91.

[3]张军.临床麻醉处理急性颅脑损伤的方法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24):104-106.

[4]赵俊磊.急性颅脑损伤临床麻醉处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09):30+32.

猜你喜欢
颅脑麻醉静脉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小儿麻醉为什么要慎之慎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