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安 孙康茗
1.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2.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自动扶梯(escalator),是带有循环运转梯路向上、下倾斜输送乘客的电力设备。其原理是电动机齿轮驱动梯级链与摩擦轮,带动梯级与扶手带同步运行。自动扶梯在超市、地铁、车站类场所应用相当普及,已成为具有城市象征的交通工具。近年屡发扶梯事故,对乘客身心健康、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自动扶梯在安全上有何隐患,扶梯事故有何规律特点,怎样评价踏乘风险,如何有效防范事故,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三年发生的自动扶梯事故部分典型案例:
2015年7月26日10点多,湖北荆州某百货公司,一女士带儿子乘扶梯,踏在松动的上端踏板卷进滚梯内遇难身亡。小孩被妈妈奋力托举给服务员得以脱离险境。
2016年3月19日10点半,北京顺义某购物中心四层扶梯,1岁半女童在下端玩耍逆行摔倒,双手触梯五根手指被绞断。拆开盖板找到断指后,速送医治。
2016年5月19日14时许,广东东莞某商场扶梯,2岁男孩随6岁哥哥踏乘下行,被扶手带起成攀爬姿势摔下二楼,当即昏迷,经抢救数日后脱离危险。
2016年11月11日14点半,上海青浦某广场,祖孙4人同乘扶梯下行。奶奶踏乘不稳而趔趄,怀里4个月大男婴从三楼坠落,被送医急救数日后不治身亡。
2017年1月24日,福建福州地铁1号线斗门站上行扶梯,一老年男乘客未握好扶手站立不稳摔倒,在运行的扶梯上翻滚长达1min,直到保安员按停扶梯得以救助。
2017年3月16日,广西南宁某百货商场扶梯,年逾八旬的周老太和女儿一起下行,一脚踏在两级梯阶上未站稳摔倒滚落,工作人员按停扶梯施以救助,老人受皮外伤。
2017年3月25日,香港旺角“通天扶梯”,上行过程中突然骤停逆行下滑,站满扶梯的乘客纷纷摔倒滚落,致使18人受伤,其中一男士头部遭受重创。
2017年7月20日,上海市嘉定某购物中心,一名2岁女童玩耍中把手伸到下行扶梯的扶手槽底部缝隙,顾客发现后按停扶梯,手指受伤女童被维修、保安人员解救出来。
对120例自动扶梯事故统计,按事故现场损伤情境划分,常见类型有以下几种,见表1。
表1 自动扶梯事故类型统计
(1)缝隙绞挤割切。属多发事故,占43.3%。手脚、鞋尖、裙袖、发辫被绞挤进设备缝隙,多发于梳齿与梯面齿槽、梳齿板与围裙板、扶手带间槽缝隙位置。常造成手脚部位割切伤,甚至因衣裙拉扯难以挣脱危及生命。
(2)踏板塌陷缠卷。此类事故占5.0%,比例虽小但后果严重,常使脚、腿甚至全身卷进梯内遭遇碾压,若不被及时解救有生命危险。两端踏板松动塌陷或中间梯级翘起塌陷,多因零件磨损老化且维保不善所致,偶有携带超标物体顶撬造成。
(3)整梯骤停溜车。骤停逆行占10.8%,常呈急速下滑态势,容易次生摔倒、踩踏事故造成群体死伤事件,社会影响较大常成舆情焦点。多因驱动构件损毁巧遇制动器件失灵,例如联轴损坏、啮合失效、链条脱离等。
(4)梯面跌滑摔倒。跌滑摔倒占40.8%。除下滑溜车、拥挤踩踏外,违规携物因素常见:婴儿车、拉杆箱、运货车等;跌倒事故半数以上是幼儿逆行嬉闹造成,老年羸弱者跌倒偶有发生;扶手带梯级异速或乘变频扶梯握不住、站不稳也是诱因。
(5)头颈肢体卡碰。扶梯运行中头、臂、腿部碰撞障碍物或被卡扶手与墙壁、棚顶、对侧扶梯夹角间,占事故总量4.2%。儿童好动,容易伸头、肘、腿超出扶手造成事故,后果比较严重。
(6)身体高位坠落。扶梯高坠事故占9.2%。人多拥挤和攀越扶手是主因。近年频发怀抱的婴幼儿高坠事故,多是家长趔趄失手所致。高坠事故严重程度与坠落高度成正比,死亡率较高。
扶梯事故一般规律:危险因素安全事件风险损失。整理案例概括规律特点如下:
(1)事故多发逐年增加,损失严重影响极大。我国年均发生重大电(扶)梯事故50起。2007年33起,2013年70起,2014年95起。2016年电(扶)梯达494万台[1],现存及年增量全球居首,事故若得不到遏制必呈上升趋势。扶梯伤人后果严重,伤者本人亡者家属很难承受,尤其群体伤亡,深、沪、京、港溜车事故导致死伤计87人,社会影响前所未有。
(2)诱发因素多项并存,高危人群老幼妇弱。事故诱因多样:人员因素,即人行不端;物技因素,即设备不良;管理因素,即管理不善。扶梯事故高危群体老、幼、女、弱。60~80岁老人事故占11.1%,多属摔倒;未成年事故占63.5%,1~5岁幼儿多因无监护踏乘绞挤手脚,10岁左右少儿高坠、卡碰为多;女性事故多与裙子、长发、高跟鞋有关。
(3)安全意识淡漠至极,踏乘方法知识欠缺。极度缺乏安全意识,对扶梯能致人伤亡和正确踏乘方法无知。少儿事故,监护人疏忽大意失于监管,有的眼见孩子摔倒、绞挤、高坠,5例是从怀中和婴儿车掉落幼儿摔伤致死。保洁员、维修工、本部员工理应掌握管理要求,但缺乏安全意识心怀侥幸违规操作,有6例属此类事故。
(4)偶然因素促成个案,事故必然规律突出。单起扶梯事故或偶发,从统计看事故案发必然规律突显。比如绞挤事故:扶梯上行上半段靠顶端最多发,扶梯下行下半段靠低端最多发。又如跌倒事故:年老体弱握扶手无度、踏阶梯不准、行动迟缓所致,多发于初踏位置;幼儿贪玩逆行、嬉戏、打闹致使跌倒梯面,任何部位可发。
资产:乘客、员工、保洁、维修人员,财物、环境等。威胁:运行扶梯、电力传动、齿链传导、巨力绞合、高位势能,绞挤、卡顿、坠摔等。漏洞:老幼无保护、安全意识弱、穿戴偏差、踏乘不当、管理不善等环节。威胁利用漏洞成事故可能,威胁攻击资产成事故损失,损失后果的可能性即安全风险,见表2。
表2 部分典型案例数据安全要素
扶梯事故危险清单[2]:机械危险,缝隙绞挤、碰撞卡顿等;电气危险,触电、急停等;电路危险,短路、过载、逆转等;行为危险,滑倒、绊倒、运超标物、爬越扶手装置等;机器特有危险,断裂破裂、梯踏板缺失等。从案例情境考虑以下因素:
(1)人员因素: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穿戴(超软鞋、细跟鞋、赤脚站、长裙裤)、行为(踏踩黄线、站立不稳、不握扶手、打闹嬉戏、携超标物)。占扶梯事故八成。
(2)物技因素:梯级翘起、踏板塌陷、梳齿卡梗、围裙板变形、驱动链断裂、扶手带异速、滑脱、破断、槽间隙异变、制动闸瓦松损、非操纵反转、电源断相错相等。
(3)管理因素:宣教缺失,监察薄弱,制度不落实。如缺警示标志、安全须知,急停按钮不显眼,安全广播缺失,维保周期延迟等。物技、管理因素占事故两成左右。
LEC风险评价[3]即作业条件危险分析,是一种半定量评价方法。LEC(likelihood,exposure,consequence)法常用于潜在风险环境中作业危险评价。诸多评价法中,LEC法更适于人员因素引发的危险。利用LEC改进法(忽略财物、环境损失要素,以危境持续时间替代暴露频繁程度),对扶梯事故危险因素分析评价。
(1)风险参数取值范围。L(事故可能性,7级修订为6级)取值从极不可能0.2~必然发生10,见表3。E(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繁程度,变更为在危险情境持续时间,6级修订为5级)取值1~10,表格中已列出对应换算数值,见表4。C(事故的严重程度)取值从轻微伤1~多人死亡100,见表3。危险性分值(5级别)D= L·E·C,见表5[3]。
表3 事故发生可能性(L)、事故严重程度(C)
表4 危情持续时间(E)
表5 危险等级划分(D)
(2)危险因素风险评价。把自动扶梯事故涉及人员、物(技)、管理活动的具体常见危险因素列表,结合危险情境、危险部位、持续时间、可能后果,分别给L、E、C打分,求积结果为D分值,得出危险等级,见表6。危险情境持续时间按照表4分级,分别简称为:瞬间、调整、半程、全程、超程。
利用MES方法评估剩余风险。在危险等级基础上,可进一步考虑控制措施因素,利用MES方法完成风险评估。
表6 危险因素风险评价
式中:
M—控制措施;
S—损失后果;
E—危情持续时间;
R—风险值。
由于篇幅所限,这里省略MES方法风险评估过程。以各危险情节的D值危险等级或者考虑控制措施因素的R值风险等级为依据,有针对性地提出的风险防控对策和措施。
婴幼儿童、老年人、体弱者是扶梯风险高危人群,理应加以重点保护。对5岁以下幼童家长要寸步不离看护不能让其单独触碰到扶梯设备(5等)。对10岁左右少年儿童要提醒其规范踏乘,以防身体被卡顿(4等)。对老年人踏乘扶梯要及时耐心提醒(1-3等),长发或穿着长裙、细高跟鞋女士,要做好防护不要发生绞挤事故(2-3等)。乘客、保洁、维修人员在踏乘和作业中(2-4等)都应遵守扶梯安全规范,不得有任何侥幸心理。
要严格执行《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16899-2011)。围裙板薄、梯阶下沉、梳齿断齿、制动失灵都是事故常见原因,确保扶梯设备自身质量、规范安装、正常运行和日常维保,防止踏板松动塌陷、梯面翘起断裂、骤停逆行滑车、扶手带断裂及异速导致的伤亡事故(2-4等)。质量、安装、运行问题属内因,尽管其直接引发事故比例较低,但万分之一的风险对乘客群体则是百分百的不安全。
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完善监管巡查、培训宣教、防护设施。安全踏乘提示标语、紧急停止运行按钮、夹角防卡撞警示牌(硬塑应换成软塑)等,要做到醒目、准确、完善。扶梯两侧若有贯通空隙,须安装防护装置。有乘客时应有安全广播:“请握紧扶手,站稳扶好”;“携大件行李乘客请使用升降电梯”;“乘梯时请不要使用手机”也应列入警示用语。制定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扶梯事故应急预案。
[1] 国家质检总局.关于2016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情况的通报[Z].2017
[2] 马幸福.电梯法规与标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3]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20900-2007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