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是符合学业质量标准要求的学习方式,是突破核心素养培养瓶颈的良性路径。深度学习是学生通过创造、体验、实践等形式作用于学习材料来获取学习经验,从而使自己在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方面达到相应的深度水平的学习过程与状态。在认知水平方面,主要表现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在情感水平方面,主要表现为学生积极学习方面价值观的形成;在动作技能方面,主要表现为学生准确、连贯、习惯化的动作技能的形成。
深化深度学习的学习策略,促进了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深度学习的学习策略改变了传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了学生自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深度学习要在现实中开花结果,需要深度学习的条件性策略、深度学习的情景性策略以及深度学习的基础性策略。
一、基于学生自我导向的深度学习策略
深化深度学习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生,教师要加强基于学生自我导向的学习策略辅导,这是深度学习的条件性策略。
(一)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自我规划、自主学习,这是深度学习的基本条件,也是学生自我导向学习的基本策略
学生在自我导向的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处于主导地位,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深度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只有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与能动性,化被动学习为能动学习。自我导向的学习策略,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学习策略,让学生的学习自我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体会到了学习中的自我存在。这为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思想与认知上的准备。
自我导向的学习策略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做好自我规划。自我规划主要包括学习任务规划、学习时间规划、学习方案设计、学习方法规划、学习过程规划等等,学生只有规划好自己的学习,学习的过程中才有动力,才有方向感,不至于学习漫无目的,浪费大量宝贵时间。同时,自我导向的学习策略也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不仅仅是自己学习而已,它是一套基于教师指导、自我设计、自我调控、自我反馈的学习方式。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热情。
如新课改中的“洋思模式”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自我规划、自主学习的典型案例,洋思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基本经验就是确立“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办学思想,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基本结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就在于它充分实施了学生自我导向学习的基本策略。
(二)强化学生的自我监控、自我反思是深度学习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自我导向学习的重要方法
让深度学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悄然发生,除了需要学生认知的参与,更需要学生元认知的積极参与,反映在学习方法领域,则表现为元认知策略的运用。良好的元认知学习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与调节策略。计划策略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导向学习的时候教会学生设计学习方案,主要包括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评价等内容。监控策略则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导向学习的时候教会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状态,包括学习时间的把握、学习热情的调配等等。调节策略则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导向学习的时候教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学会调节自己的学习情绪,合理地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
(三)教师要加强引导,积极辅导,引导学生真正进入并深度参与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对学习意义感的建立,这是加强基于学生自我导向的学习策略辅导的核心效果
传统的学习以学习结果为核心追求目标,学习过程往往被忽略,而现代的自我导向学习则恰恰相反,重视学习过程。让学生的学习在过程中发生,通过认知机制,让知识在建构的过程中发生,这是自我导向学习的核心精髓之一。没有学习过程的参与感、没有学习过程的体验感、没有学习过程的存在感,就没有学习意义感可言,学习就只是生存的附庸、生存的累赘、生存的负担。自我导向学习重视的正是学习的参与感、体验感与存在感的和谐交融,学生通过自我导向学习策略,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知识的意义,能力的重要性,以及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如罗杰斯的意义学习就是典型的学生自我导向学习策略。所谓意义学习,不是指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罗杰斯指出:“意义学习能把逻辑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概念与经验、观念与意义等结合在一起。当我们以这种方式学习时,我们就成了一个完整的人,即成了能够充分利用我们自己所有阳刚和阴柔方面的能力来学习的人。”判断是意义学习还是无意义学习的依据是学习对于个人来说是否是有意义的。如果只是与学习者的某个部分(如大脑)有关,而与完整的人无关,学习者是不会全身心地投入这种学习的。
二、基于学生问题导向的深度学习策略
深化深度学习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生,教师要加强基于学生问题导向的学习策略辅导,这是深度学习的情景性策略。
(一)教师要抓住最有价值的问题,以此来驱动学生的探知欲
问题是学习的源泉,是科技发展的核心要素,问题也是激发学生探知欲的法宝。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是最有价值的问题?这是21世纪最经典的学习问题之一,是学习科学与教育科学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学习科学与教育科学领域的变革,涉及人才培养的问题,涉及学习方法的问题。
笔者以为,对新知识的理解性问题、新知识与学习背景相关联的问题、形成态度、情感、价值观的问题以及学科核心能力发展的问题是最有价值的问题。对学科而言,对新知识的理解性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新知识与学习背景相关联的问题能够起到支架的作用,有效地连接新旧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态度、情感、价值观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培育积极健康的核心价值观;学科核心能力发展的问题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学科核心能力。
(二)促进学生旨在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与学科能力的培养
问题导向学习除了设计好学习的问题外,还需要明确学习的目的,这是前提性工作。问题导向学习旨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表现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能通过举一反三,找到更多的、更好的解决方法。具体的学科能力则按学科分类表现为:语文学科侧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数学学科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字逻辑推演计算能力。问题导向学习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提高自身解决学科问题、生活问题的能力,增强自身的核心素养。
(三)引导学生采用情景支架与方法支架,有效解决问题
这里的支架指的就是完型,完型就是待完成的问题链,起到链接最近发展区与现有发展区的作用。学习支架按情境与方法分为情景支架与方法支架。情景支架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设置合理的情景,帮助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连接。方法支架则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最合适、最佳的学习方法,这也要求教师能够指导学生锻炼自己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以及创新思维,寻找更多的学习方法,最终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法。
三、基于学生结构导向的深度学习策略
深化深度学习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生,教师要加强基于学生结构导向的学习策略辅导,这是深度学习的基础性策略。
(一)教师要注重学习目标的结构性与层次性,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意义进行深度理解
学习要讲究结构性与层次性,因为学习有近景目标与远景目标之分,区分学习目的的结构性与层次性,有利于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意义进行深度理解。学习的近景目标是学习知识的符号表征,学习的远景目标则是透过知识的符号表征,实现知识的价值增值,即实现知识的意义生成——人与知识的相遇。知识的价值在于知识与人的关联度,即知识能够改变人的价值观,增强人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联。如果知识不与人相关联,那么习得的知识结构便成了空洞无物的图式,不能将理想变为蓝图。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结构导向学习时,需要协调好学生学习目标的结构性与层次性,将近景目标与远景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将重点放在学习结构的远景目标上,实现知识的价值增值。
(二)通过同化与顺应機制,实现对知识的结构建立与转化
同化与顺应是建构主义学习的两大有效机制,学习过程的精髓就在于此,同化是个体在反映和作用于环境的过程中,使客体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中的过程,它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认知图式的改变。顺应是指个体在原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经验时,通过调整原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适应环境的过程。它们都是适应,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形式,通过同化,学生实现了知识结构的建立,扩大了原有的知识结构;有的知识结构,扩大了现有的知识结构。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结构导向学习时,需要合理地利用学习的同化与顺应机制,指导学生实现对知识结构的高效建立与转化。如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引导他们在讨论和研究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强化知识结构的增值效应,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学生习得的知识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个适应环境的过程。基于学生结构导向的学习是一个知识结构价值不断增值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对环境的适应性。如果习得的知识结构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则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相反,如果习得的知识结构不能够能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则学生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结构导向学习时,需要指导学生强化知识结构的增值效应,帮助学生建立与时俱进、能适应时代环境的知识结构图式,从而促进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如在现代教学手段中,思维导图的使用就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领域里的一大硕果,是基于学生结构导向的深度学习策略。教师们用XMind 绘制的思维导图、鱼骨图、二维图、树形图、逻辑图、组织结构图等以结构化的方式来展示具体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随时把握学习知识的结构与全局,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效率,从而强化知识结构的增值效应,实现更加有意义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柳斯邈,孟静怡.通用核心素养的内涵、评价与培育[J].教学与管理,2017(13):1-3.
[2]刘路,李玉梅,柯美玲,魏源. CAP视域下深度学习的内涵反思与重构[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135-140 .
[3]刘路.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结构模型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5):23-27.
[4]刘路.从有效教学迈向优质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2015(16):30-32.
[5]刘路.从三效维度谈有效教学评价[J].教学与管理,2014(19):4-7.
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