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潘如丹
19 世纪初,德国著名学者洪堡在创办柏林大学时就明确了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的办学原则, 使德国科技和教育一度领先。其后, 欧美各国大学纷纷效仿德国大学的办学模式, 使科学研究成为高校在人才培养之外的第二个社会职能。
在中国, 最早将发展应用科学、促进国民经济、服务社会确立为学校的社会职能,并在教学、科研和生产三者的结合上,取得显著成效的高校,当属上海交通大学。它最早创办了以应用研究为主、组织制度完善的研究所, 且率先建立了以研究所为枢纽, 各研究组与各学科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科研活动成为联结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生产的中介。科研成果既向教学过程转移, 又向生产过程转移。对社会而言, 解决了生产和建设中的难题, 使科研成果较快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对学校而言, 促使师生走出象牙之塔,增进了对社会的了解, 增强了人才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同时也获得了社会在财力、物力及舆论上的广泛支持,改善了教学和科研条件,从而增强了学校为社会服务的实力,形成了学校服务社会、社会扶持学校的良性循环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以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教师学术水平, 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为其科研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在致力于发展应用科学及解决社会生产实际问题的同时, 注重将科研融合于教学过程中, 成为我国高校中最早探索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这一现代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的机构之一。
学校充分发挥百年名校的文化优势,将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优秀文化融入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强调“储才兴邦”的家国情怀,秉持“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育人理念,传承“起点高、 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传统,引导学生“求一等学问、创一等事业、成一等人才、砥砺一等品行”。
上海交大鼓励学生把实现远大抱负作为一生的价值追求,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远的志向抱负,具有追求真理的学术精神和扎根中国的行业情怀,宣扬“只有为国家社会做贡献、为人民谋福祉,才能成就有价值的人生”的理念,激励学生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自觉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同时,要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耐得住寂寞,禁得起诱惑,受得起挫折,最终成为社会需要的精品和栋梁。学校各条线上的工作积极响应和落实文化育人,在国内高校开创性地编制了“文化建设规划”和“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自2007年开始,学校加强创新人才成长体系的顶层设计,针对海外一流大学担任全职教授的杰出人才设立“讲席教授”;针对在海外一流大学担任全职副教授以上的优秀学者设立“特聘教授”;针对40岁以下、在世界一流大学已经获得助理教授或与之相当职位,展现出较大发展潜力的杰出青年人才设立“特别研究员”及“晨星青年学者”等岗位,形成具有交大特色的“人才金字塔体系”,该体系实行和国际标准相对应的准入标准和薪酬体系,填补了国家人才成长阶梯的“缺阶”。学校在高层次人才遴选和评审上形成了一整套与国际接轨的标准评审机制。申请人需要经过院系学术委员会初审、人力资源处组织的全球范围函评、学校人才引进面试委员会面试等三道遴选程序。在函评环节,全面引入海外专家评审机制,邀请到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顶尖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一大批杰出教授和专家参与函评,有力保障了人才遴选的质量和水平。
建立“同台竞技、同轨运行”的师资队伍建设新机制,以学术水平和能力作为衡量人才的最重要标准,为本土人才与引进人才搭建开放、公平的事业舞台,为全体教师进入学术荣誉体系和长聘教职体系提供同等机会,逐步实现“双轨制”人事制度的并轨。学校制定规范的遴选管理办法,建立长聘教轨转长聘教职的聘期评估标准机制,确保入选师资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卓著的学术贡献和崇高的学术道德。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在“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的基础上,凸显“价值引领”,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在学校文化的熏陶下,每年均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投身国家重点行业的建设中,有一大批学生在“感恩奉献”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感召下,将青春奉献给西部地区和艰苦行业。
高校战略规划管理是高校组织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寻求成长与发展机会以及识别竞争威胁的过程。上海交通大学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和发展战略规划,在规划制定、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战略规划统一认识、明确路径、凝聚人心的作用。
上海交大建立了校院两级教学质量控制体系,持续改进和提升教学质量。在校院两级教学质量控制体系中,学校主要负责顶层设计、指导协调、监督评价和资源分配。如制定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完善教师教学评奖体系,明确教材、参考书选用规范,教学方法学习与能力提升等。学校是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主体,主要负责具体实施质量保障体系、达成培养目标、持续建设与改进质量保障体系。如修订培养计划、增强课程内涵;规范教学环节、教材与参考资料;开展课程评估,提升质量及目标达成度;建立教师教学综合评价机制,实施年度考核等。校院两级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包含课程、教师、学生等要素,涵盖院系考核、专业认证、课程评估、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学生调查等6个关键控制环节。通过基础公共指标、特色指标、负面清单等三大类指标的考核评价,以评促建,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举措取得了丰硕成果。近三年来,毕业本科生对于专业的满意程度、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学方法水平和教师教书育人的投入的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以总分510分打破由自己创造的赛事历史纪录,再次问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继1991年、2011年、2013年、2015年四次问鼎并获得可永久保存的“挑战杯”之后,第5次夺冠。2016年再获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总决赛金牌。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通过了国际标准的专业认证。
学校制定了面向未来50年的“三步走”长期发展战略,即到2010年基本建成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高水平大学,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到2020年,若干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开始步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全面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性奋斗目标。
“十三五”期间,学校制定了“质量为先,使命驱动” 的发展策略。在学科建设上,着重促进学科交叉,构建学科发展生态体系,提高优质学科比例;在人才培养上,强化立德树人、价值引领,激发学生的学术追求和爱国情怀;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原始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国家级人才比例;在科学研究上,强调提高科学研究影响力。
一流大学蕴一流文化,一流文化育一流人才。百年交大将构建更加科学的学科设置,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