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 杨 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九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全省教育工作,研判形势,把握方向,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思路,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
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2017年,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2.98%,比2012年提高14.98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17%,比2012年提高1.87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1.78%,比2012年提高2.92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7.5%,比2012年提高17.5个百分点;继续教育持续发展,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教育公平取得重大进展。2017年,全省幼儿园总数达到1.44万所,普惠性幼儿园占比58.04%;在园幼儿237.47万名,在普惠性幼儿园幼儿占比62.15%,“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受教育工作,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保障学生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利。实施“全面改薄”工程,累计校舍竣工面积766万平方米。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努力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现象,推进教育脱贫行动,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差距进一步缩小。
教育综合改革纵深推进。圆满完成了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等六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任务。加快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更好发挥素质教育导向作用。加强高等教育宏观调控,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和办学体制改革,学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育投入持续增长,各级各类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逐年增加。2012-2016年,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5866亿元,其中公共财政教育经费4543亿元,年均增长7.87%。
教育服务能力大幅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在重点领域共性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取得了一批标志性重大自主创新成果。五年间,累计申请发明专利5789件,高校授权专利数累计达3043件。全省高校已与11个市级人民政府、100多个县级政府和近百个大型企业集团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全省高校共转让科技成果1800余项,合同额累计4.2亿元,在支撑我省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一是把握“新”,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河北教育新发展。全面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教育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既要“学进去”“得其门而入”,更要“学出来”“悟其道而出”。
二是研判“变”,就是坚持从新时代新要求出发找准河北教育发展新方位。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分析研判当前我省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准确定位河北教育发展新方位。
三是突出“公”,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坚持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和普惠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显著特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成人成才。
四是追求“好”,就是坚持用高质量教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新期盼。教育是民生之首。人民对教育的满意程度是美好生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新期盼,是我们办好教育的动力源泉。
五是图谋“强”,就是坚持以教育现代化助推新时代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在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大局中,教育现代化既是重要内容,又是这个大局的促进者、建设者、维护者。教育既要把自己摆进来,切实解决阻碍教育发展的各种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又要跳出教育看教育,积极回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和期盼,推动教育现代化。要大力推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助力教育现代化。
做好今年的教育工作,要围绕一个主线,坚持四个原则,做好七方面工作,实施十项重点攻坚。一个主线,即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四个原则,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二是坚持改革导向。三是坚持重点突破。四是坚持精准施策。七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是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四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五是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七是提升教育保障能力。
在2018年的工作中,我们要突出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攻坚。
扎实推进“三进”工作融入教育全过程。围绕“三进”工作,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教育的全过程中,落实到大中小学的课堂之上,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既要突出课堂讲授这个主阵地,更要寓教于无形,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让学生爱学、乐学、喜学。加大“三进”工作研究。加强“三进”工作与现行教育教学体系的融合研究,创新教学方式和途径。开设专题课程。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安排专门课时,实现新时代思想“进课堂”全覆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思想精品课、优质课、示范课评选。创新载体。以习近平新时代思想为主题,举办思想报告会、研究生学术论坛等。探索“互联网+学习”新模式,推进新思想“进教学网络”。以学生理论社团为载体,推进新思想“进头脑”。鼓励以微视频、微电影、动漫等现代传播手段丰富“三进”工作。
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大力发展公办性质幼儿园。继续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普惠性幼儿园,进一步解决“幼儿园总量不足、师资力量不够”的问题。积极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着力加强民办园的管理与规范。开展专项活动,对无证幼儿园进行摸底排查,切实加强对民办园日常监管与指导,确保全覆盖。建立办园行为常态监测机制,确保依法依规办园。提倡集团化办园、联锁办园等多种方式,提高保教水平。加强学前教育教学研究,强化对薄弱园的专业指导,特别是加强对学前教师的教育和管理,坚决防止幼儿园伤害幼儿事件发生,一经发现严肃查处。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全面改薄工作,新建、改扩建校舍100万平方米,着力改善提升中小学办学条件。全力打好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硬仗,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县和12个贫困山区县边远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突出抓好25个地方试点县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保障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认真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对接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数据库,提高资助精准度,确保“精准资助、应助尽助”。要落实“一人一案”,做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教育安置。加快实施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办法,依法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让孩子们都能上好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茁壮成长。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达到84%和新建改扩建100万平米中小学校舍已列入省政府的20项民心工程,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省里将进行任务分解,各市县也要进行任务分解,责任到人落实到校,确保新增的每一个入园幼儿和每一平米建筑都有人管有人建,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攻坚战。全省要力争在2018年年底,所有达到标准的县(市、区)完成省检任务。要重点攻坚。要按照财政资金优先保障、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发展规划项目优先安排的原则,加大推进力度。要突破难点,尽快补齐短板,深入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薄弱学校的改造。要做好教育事业数据统计与差异系数的监测,加强教育装备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督促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政策的落实,落实“大班额消除计划”。国家已经部署启动对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工作。今年,我省要启动对市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工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评价考核。各市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确保完成任务。此外,与新一轮河北省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同期规划,要全面开展全省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全面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开展语言国情监测,逐步开展各级各类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
大力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减轻中小学生校外课业负担。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总局四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对治理任务和整改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意见。我们将开展专项调研,建立校外培训机构问题台帐,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开展违规办学综合治理。严查公办学校与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挂钩招生、利益输送以及公办学校教师到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任教行为。健全联合执法机制。严格中小学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资质审查,加强对无证无照机构的整治,查处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规范改善市场秩序和环境,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者,而不是干扰者。深化课后服务。要避免学校减负的“挤出效应”。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担当,统筹规划各类资源和需求,努力形成课后服务工作合力。要积极向本地区党委、政府汇报,争取资金支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单位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要把课后服务工作纳入中小学校考评体系,加强督导检查。要积极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加强教育宣传,推动学校和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社会树立的正确的教育观;引导家长理性看待参加校外培训的作用,不盲目攀比,切实减轻孩子校外培训负担,把快乐还给孩子。
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认真学习国家和河北省《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文件。要按照新课程、新高考要求,积极调整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策略,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选择性发展需求。着手优化学校资源配置。新课改后,选课走班将成为普通高中学校教学组织的新形式,要优化资源配置,增加教学活动场地,满足走班教学需求。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区域范围内专任教师,满足学生选课需求。启动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省市县校要做好开课的各项准备,尽早开展。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是新高考后高校自主招生面试的重要依据,是其他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各地各学校要按照我省《实施办法(试行)》要求,周密安排,认真做好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全面深化中考改革。省教育厅已经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即将印发。各地各学校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提升保障能力,深化教育改革,加大宣传力度,确保中考改革稳妥推进。加强考试招生管理。针对当前存在的组考难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部门要积极应对,妥善解决,以确保各项招生考试工作万无一失。要进一步规范学校招生行为,严格落实教育部“十项严禁”纪律。严禁无计划、超计划组织招生,招生结束后,学校不得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混合编班;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防止恶性竞争,维护正常招生秩序。
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党中央名义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治文件,将教师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我省也将尽快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各地各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师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抓住文件出台的机遇,学好吃透文件精神,用好落实国家政策,开启教师队伍建设新局面。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扎根燕赵大地,办好河北教育。弘扬高尚师德,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强化监督考核,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强化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治理,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切实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全力办好师范教育。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强和规范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深化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改革与监管,优化岗位设置,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完善教师权益保障体系。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多措并举,提高教师的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切实做好组织保障。各地要把教师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教育部门要和有关部门密切沟通合作,制定切实提高教师待遇的具体措施,确保政策举措落地见效。
从严从实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师生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高校制度,邀请省领导到高校讲党课或做形势报告,教育引导高校干部师生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配合省委组织部和省纪委,选好配齐高校领导班子。要切实增强高校领导班子政治意识和治校本领,把我们的高校领导干部培养成新时代的政治家、教育家。要选准配强民办高校党委书记,在选派机制上,要出新招、出实招,切实加强民办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基层党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让基层党支部真正强起来、活起来。要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完善选任机制,将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工作能力强、符合“双带头人”标准的基层党员干部,选拔到教师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要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要落实高校党委书记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健全党委纪委负责同志听课监督制度,强化教师授课纪律,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真正做到“研究无禁区,课堂有纪律”。要建立完善高校意识形态风险评估机制,坚决防止社会面风险向教育领域传导。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旗帜鲜明反对“四风”,严守党的“六大纪律”。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提高“四种形态”运用水平,让教育系统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严厉整治发生在师生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抓好教育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题,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