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晴
摘 要 采用青少年自立人格量表和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对5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考察大学生自立人格对学习倦怠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生自立人格与学习倦怠总体上呈中等水平,自立人格与学习倦怠呈显著相关,自立人格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自立人格 学习倦怠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1.084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 supporting Personality and Learning Burnout of College Students
LI Tianqing
(School of Marxism, Wuyi University, Jiangmen, Guangdong 529020)
Abstract Adolescents' self-reliance personality scale and adolescent learning burnout scal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500 undergraduates and examine the impact of self-reliance personality on learning burn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lf-supporting personality and learning burnout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generally moderate, self-supporting personality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learning burnout, and self-supporting personality has a significant predictive effect on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learning burnout
目前,很多大学生感到学习倦怠,部分同学学习状态不好,用消极态度对待学习。自立人格是指在社会背景下,个体在自己解决所遇到的基本生存与发展问题中形成的包括个人与人际两个方面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等特点。自立人格有利于个体的主动性、心理健康的维持。
基于此,本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大学生自立人格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揭示自立人格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为培养大学生自立人格、缓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提供理论和实证研究支持。
1方法
1.1 被试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两所高校5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444份,有效率为88.8%。
1.2 测量工具
1.2.1 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问卷
本研究采用夏和黄编制的《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问卷》进行施测。该问卷共40个条目,分为人际自立分量表和个人自立分量表。问卷一致信度为0.841,具有良好的信度。
1.2.2青少年学习倦怠问卷
《青少年学习倦怠问卷》是吴艳等编制的,量表一共三个维度,包括身心耗竭、学业疏离、低成就感,共16个条目。量表一致信度为0.735。
以上两个问卷均采用五点评分方法,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五级计分。
1.3 施测与数据分析
以班级和专业为单位进行集体测试,完成后当场收回;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差异性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结果分析
2.1 大学生自立人格、学习倦怠及其各维度的状况
表1表明,大学生自立人格整体呈中上水平,个人自立分量表得分高于人际自立分量表;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三个维度中身心耗竭得分最高,学业疏离得分最低。
2.2 大学生自立人格与学习倦怠的人口变量
由表2可知:大学生个人自立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的个人自立方面显著高于男生学生的。但在文理科方面无差异。大学生人际自立在文理科存在显著性差异,文科学生的人际自立方面显著高于理工科学生的,但在其他方面无差异。
大学生学业疏离在性别、文理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的学業疏离显著高于女生的,理工科的学业疏离显著高于文科学生的。
2.3 大学生自立人格与学习倦怠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表3 显示,大学生自立人格与学业倦怠及其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
为了进一步考察大学生自立人格及其各维度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在相关分析及差异性检验的基础上,以学习倦怠为因变量,自立人格为预测变量,采用一元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由表4可知,自立人格对学习倦怠具有显著预测作用,解释量为37.1%。
3 讨论
3.1 大学生自立人格与学习倦怠的总体状况
从总体状况来看,自立人格与学习倦怠总体上呈中等水平,个人自立高于人际自立,身心耗竭得分最高,学业疏离得分最低。原因可能是大学生学习任务重,会加强学生的学习倦怠。学生要做太多事情,从而感到身心耗竭。但是学习毕竟是学生的学习任务,至少不能挂科,因此学业疏离得分最低。
3.2 大学生自立人格与学习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大学生人际自立在文理科存在显著性差异,文科学生的人际自立方面显著高于理工科学生的。原因可能是三个学科特点的影响,文科学生有更加丰富的感情,更加注重人际关系的发展;而理工科学生比较理性,更多的做实验,较少与他人交流和接触。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习倦怠文、理科专业差异显著。理科学生的得分要高于文科学生。其原因主要是理科生要学习很枯燥的内容,考试需要平时积累才能获得好成绩。但是文科生学习内容有趣,而且期末考试时背一背就能获得较好的成绩。
3.3 大学生自立人格与学习倦怠显著相关
研究表明,影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是否有自立人格,大学生自立人格与学习倦怠及其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自立人格有利于个体主动自我调适心理状态,维护心理健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学习状况,从而影响学习倦怠的情况。
3.4 自立人格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分析结果表示,自立人格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具有显著预测作用,个人自立预测力最强。这说明个人自立比人际自立对学习的影响强。这一研究结果原因可能是学习终究还是自身的任务,更多依赖于学生的个人自立方面。
4 结论与建议
研究发现,大学生自立人格与学习倦怠呈显著相关,自立人格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具有显著预测作用。自立人格与学习倦怠总体上呈中等水平。大学生在个人自立表现在性别存在显著差异,学业疏离在性别、文理科上存在显著差异。
根据结论,我们建议:
(1)在学校中,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促进学生自立人格的形成,尤其是个人自立的培养。教师需要注意个人言行,潜移默化给学生造成良好影响,上课时多用教学手段,使课堂更加有趣,减少学生的厌倦感,以此缓解学生的学习倦怠。
(2)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独立完成事情。对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父母应鼓励孩子主动承担。父母应以身作则,优化家庭学习环境,从而减少学习倦怠。
(3)在人际交往中,应营造一种宽松的人际氛围,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让学生感到自在,从而加强学生对学习倦怠的了解,促进学生培养健康的人格。
(4)对于学生个人,个体应有意识地提高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有意识培养自己自立人格意识,了解到学习是为了自己好,有意识地寻找产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寻找办法。
参考文献
[1] 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2]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 孙爱玲.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4] 夏凌翔,黄希庭.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的建构[J].心理学报,2008.40(5).
[5] 郭彩琴,肖海雁,馬存根.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人格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