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灵
摘 要:国家重点实验室是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平台、聚集优秀科学家的平台、优秀人才培养的平台以及高层次学术交流的平台,是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支撑。本文结合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的一系列举措,浅析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提升国际影响力来支撑高校建设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为测绘一级学科做出贡献。
关键词:国际影响力 双一流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3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1(a)-0125-02
“双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简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指出,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依托一级法人单位建设、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的科研实体,其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高校开展建设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重要支撑。本文将结合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撑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经验,从国际影响力方面探讨双一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
1 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影响力现状
无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如何定义,一个基本的条件必然是国际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的因子有很多,如有影响力的教师,有影响力的校友,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与论著。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武汉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核心支撑单位,实验室在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有如下具体举措。
(1)实验室现有教职工112人,其中固定研究人员100人,党政管理和技术管理人员12人。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中,23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为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阿拉斯加大学、法国国立高等电信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荷兰ITC、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境)外院校或校外单位,另10人在硕士及本科阶段学位授予单位为校外单位;除了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人员之外,38人具有国(境)外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研究经历。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要素。
(2)实验室科研人员始终活跃在国内外的学术舞台上,目前有25人次在国际重要的学术机构任职,如国际制图学会副主席;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委员会主席;国际制图协会理论制图学专业委员会主席等。实验室不仅积极争取在国际学术机构中发挥作用,也积极开拓和主导区域学术的发展。实验室科研人员中有21人次在国际学术期刊任职,如任本领域被SCI收录的6个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副主编(或助理主编、副编辑)等。为了扩大实验室在本领域的国际影响,实验室积极推动英文期刊《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的国际化,编委会由30多位国际知名学者组成。该期刊从2012年开始由Taylor & Francis出版,从2017年起被ESCI数据库正式收录。期刊的国际化可以扩大实验室在本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3)在科研成果方面,在过去五年间,实验室共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1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29项;省部级二等奖21项。实验室科研人员发表SCI收录论文637篇,SSCI收录论文69篇,EI收录论文1531篇,CPCI收录论文179篇。其中,I区、II区SCI论文160篇,占发表SCI论文总数的25%。发表的国际三大检索论文总数名列全球测绘研究机构第一位SCI论文被引总数2400多次,名列国际前三位。
2 双一流建设导向下实验室的建设策略
一流大学和学科与一流实验室密切相关。一方面,高校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建设过程中,应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统筹纳入“双一流”建设之中;另一方面,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应把双一流建设的五项重点任务作为自身的发展目标,为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形成发挥作用。我国已有部分大学和学科具备冲击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基本条件。但是,若干年后是否能够达到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水平,就要看各个大学学科发展和努力的方向。
国际影响力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国际上有多少高水平的学者愿意到你这里来当老师,有多少发达国家的年轻人愿意到你这读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我们要创造世界一流的国际合作的环境与条件,来吸引国际一流的学者到实驗室工作。实验室通过多种渠道,推进各类国际合作平台的建设,包括:国家外专局支持成立的天空地一体化地球空间信息智能处理引智基地,双边和多边合作的多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
2.1 引智基地
在国家外专局批准与支持下,实验室启动“天空地一体化地球空间信息智能处理引智基地”项目,吸引了一批海外学术大师和知名教授来室工作,他们在地球空间信息科学领域把握和指导实验室的学术方向,协助实验室在国际交流、国际组织、英文期刊等方面提高国际影响力,为我国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通过他们与实验室的学术骨干在科研与教学方面更加密切的合作,带领实验室学术骨干进一步走向国际学术前沿,从而进一步提升本实验室的科研教学水平和国际学术地位。
2.2 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通过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实验室与国外相关机构和企业联合成立有6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诗琳通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徕卡摄影测量与遥感联合研究中心、武汉大学-Oracle空间数据库创新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地学计算与分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卫星遥感大气监测国际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地球空间信息联合研究中心。这些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已经在科学研究、学生培养、学者互访等多个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2.3 学生暑季研讨会
每年举办一次的暑期学生活动,旨在促进学生间的学术交流,增进友谊。3S活动丰富多彩,包括演讲、实验、交流、联欢,目的是促进、帮助优秀的青年学生在一个非正式的环境中获取知识、交流经验。过去的几年分别由武汉大学、俄罗斯新西伯利亚测绘学院和莫斯科国立测量制图大学三校循环承办。来自中国、俄罗斯、以色列、蒙古、哈萨克斯坦等20多个国家的150多名研究生参加了活动。
2.4 联合国地理信息管理培训网络主节点
实验室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申请获批了教育部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联合实验室,成立了武汉大学地球空间信息国际学院,而且成为联合国地理信息管理培训网络的主节点,形成了开展广泛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基础环境。目前武汉大学地球空间信息国际学院已开始正式招收留学生班,来自世界10多个国家的20多名留学生已经正式在地球空间信息国际学院学习。
实验室用70%~80%的双一流建设经费用来支持国际合作,主要用来招聘国际教师和博士后及访问学者。高层次人才,是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要素,这样可以提高学科竞争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及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我们实验室已有多名非华人教师、博士和博士后,我们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使我们实验室的外籍教师和研究人才达到13%以上。
3 结语
一流实验室必然是一流人才的摇篮。只有经过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才能造就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一流学科必定能够吸引世界一流的学术大师和一流的学生,我们应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在“双一流”建设中谋求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国瑜.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导向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