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东丽区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东丽区 300300)
当代社团活动广泛存在于各大高校之中,已是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社团为大学生创造了更大的学习和展现才华的空间,学生在社团中既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又可以在举办与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高与经历的丰富。一般来说,一个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通常都是在外界环境、物质生活与思想教育的长期共同影响下,再通过其自身的心理和思想运动来实现。大学阶段是培养其道德品质的重要环节,无论在理论、实践还是在情感、心理上都非常容易接受正面的教育,这一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和文化熏染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取向。
虽然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包含了大量的、不可直接测量的心理要素,但是,从心理学角度看,通过态度量表和行为量表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间接测量是完全可能的。由于人的自主行为选择和态度是受观念支配的,因此,考查人的行为选择方式和对待社会现象的态度即可间接地考查其价值观和思想道德水平。根据道德形成的规律,我们决定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着手测评,以五点量表的计分方式进行分数统计,从而实现德育水平的间接测量。
一是对“知”的测评。“知”是指学生的各类规范知识的认同,而“知”的测量是对大学生的知识水平,道德标准进行原则基础的测量。
二是对“情”的测评。“情”是指道德情感、通常也被称为“良心感”,现实生活中无论合道德行为还是反道德行为都会引起人们的爱憎好恶等心理体验。
三是对“意”的测评。“意”是指人们履行道德义务,肩负道德责任的个人意志。虽然个体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无法直接被观察到,但可通过其行为倾向或者价值取向等间接地进行测量。
四是对“行”的测评。“行”即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人们按照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关系时,从本人的道德意志出发自主选择的行为。
本次调查研究从我校17级学生与15、16级学生对于社团活动的参与程度不同这一优势着手调查,将调查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统一发放调查问卷,尽量将调查对象扩散至我校不同年级与不同专业,使此次调查具有代表意义。
将社团活动参与程度不同所带来的德育成绩均值做横向对比(见表一),可以看出,适当的社团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的德育水平。但进行了横向对比后,我们发现德育成绩间差异性并不显著,于是我们又进一步对比了不同类型社团活动与德育成绩均值的相关程度(见表二)。
表一 不同社团活动参与程度的德育水平测评结果
结合表二相关数据可以看出,相较于艺术传媒类和体育竞技类社团,思想政治类和服务实践类似乎能更好的体现出社团活动对于德育水平的提升。而且有关于社会实践、思想教育、团体协作、能力竞争的社团活动似乎更有利于在举办活动的同时提升德育水平。
不可否认的是,社团活动在整体上来说对于大学生的德育水平具有着一定程度上的教育作用,但多数社团活动的开办宗旨和目的没有深入贯彻到学生之间,流于形式。思政类社团的教育工作虽然略见成效,但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社团活动以灌输的形式出现,没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德育水平的重要性。因此,若考虑到提升大学生德育水平,促进发展社团活动的教育意义,则应该在举办社团活动之初就明确活动的整体指导方向,将大学社团活动整体控制在科学合理的分配环境下。
表二 不同类型社团活动的德育水平评测结果
当代大学生都成长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其思想活动和心理状态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非常明显,同时,在学习、生活、成长等方面都面临着很多矛盾和困惑,在这样的状态下心理素质和道德取向都面临着诸多困惑和迷惘。我们可以通过日常活动中的逐渐渗透,来完成德育教育这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完善的监控体系也是避免德育测评流于形式的必备措施。我们认为,在大学校园中举办和参加活动不应以完成素拓分数要求为目的,德育测评也不能单凭在校纪律与感觉评判。
[1]曹利华,胡晓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高校德育绩效测评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10
[2][美]凯文.瑞安.卡伦.博林.在学校中培养品德:将德育引入生活的实践策略[M].苏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33
[3]董开莎.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应用价值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