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行为道德失范的剖析与反思

2018-06-05 08:43
江苏教育 2018年35期
关键词:素养思维课程

教学本质上是人类之善举。纵观当下中小学的教学行为,道德失范现象普遍存在。在“追求教学质量”“培养核心素养”等种种口号的掩饰之下,没能引起广大教者的足够认识和自我觉醒,导致教者不仁,学者麻木,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肆无忌惮地凌驾于合理教学之上。针对当下教学行为之道德失范现象,只有深刻剖析其原因,有的放矢地予以纠正,方能更好地让有效教学与合理教学相融,让学习成绩与健康成长并进。

一、教学行为道德失范之表现

1.课程实施之失范。放眼宏观,我国现行的课程主要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标准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规定了国家课程的贯彻标准与具体要求,对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仅仅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虽然当下不少学校的校本课程实施卓有成效,但这往往是名校现象,大多数学校仍然停滞于旧的课程体系。虽然课程基地建设有声有色,但只是锋芒初现于部分学校和少数教师,大多数学校和教者只能望而兴叹。聚焦微观,课程歧视、目标单一和知识残缺成为普遍现象。大小科之分,主次科之别,非常明显。即便是国家课程,开设不全、课时不足为常态。艺体课不开或者给“主科”让路,课表的功能指向应付检查和撑门面也不为罕事。教学过程中,考啥教啥,以考定教已在教者心中形成共识。知识的教学和针对性的训练凸显,而意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成为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语境下的时髦用语。教学内容枯燥单一,习题训练机械僵化,三维目标成为一纸空文。过早的文理分科强制性地窄化了学生的选择空间,剥夺了学生的学习权利,人为地造成学生视野和精神狭隘,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被遮蔽。

2.教学过程之失范。学习的本质是掌握知识和提升学习力,学生学习的环境和氛围、自主学习和研修时间、思维的发散与创造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多元考评和测量方法等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知识掌握和学习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走进当下的课堂,作业决定课余时间、课堂教学程式化、师生关系中的冷暴力等都导致了学生学习主体性丧失,创造力不足的状况。虽然教师都很重视自主学习力的培养,但学习的内容被教师和教材固化,思维的方向被问题和作业聚焦。“做题机器”和“考试工厂”成为学生和学校的代名词。教学程式化给学生的思维预设了轨道,思维的两侧堆起了两面高墙,师生寻求正确答案的单向思维一直向前。思维无法自由飞翔,不知创造力何来?!教师永远喜欢成绩好的学生,满分试卷永远是教师讲解的样板,课堂上发言者永远是那几个人,课堂交流的内容缺少情感成分,单向提问指导和隐性身份歧视成为制约学生自信的障碍,导致师生情感疏离,学生人格尊严受损,教学德行荡然无存。

3.评价体系之失范。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的上海、北京和苏南、苏中地区,不仅课程的选择和实施实现了动态化,学生考评体系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课程资源丰富多元,学生选择充分多样,学习时空变换灵活,学生评价多元综合。一卷定终身的现象被摒弃,综合素质成为高校录取的关键参照。可是在教育改革步伐缓慢的大多数省份,以高考成绩作为高校录取的唯一核心要素相当普遍,分数依然顽强地决定着学生的命运。受高考指挥棒影响,许多学校课程开设不全,出现“小科”“副科”之分,甚至高三年级音体美尽失。学生的生活轨迹定位于“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学生的青春岁月燃烧于作业的题海,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评价聚焦于考试的分数。教育主管部门的一次次模拟检测排队,高考指标的暗中下达,直瞄高考的教学业务视导等等行为,虽然严重违背了教育的发展规律,违反了上级文件精神,牺牲了学生健康成长的权利,却依然盛行不止。杭州二中叶翠微校长曾经说过:在新课改语境下,教师要“回到原点”,管理者要“拒绝低俗”,社会要“敬畏校品”。可当下的学校教育现实值得我们深思:学校教育的道德回归和精神追求方向何在?如何落实?

二、教学行为道德失范之原因

1.教育道德观陈旧。有人说:理念决定思路,思路产生措施,措施重在落实。立足教育的视角,理念首先是教育道德。教师居尊位高,固守“天地君亲师”,崇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坚持“教不严,师之惰”,陈旧的“师道尊严”根深蒂固。儒家教育思想之精华取之不足,“传道授业解惑”之职责不能与时俱进。新课改语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空话,师生同成长的理念淡薄。教育活动中教师控制权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不足。虽然目的直指高考,但教与学成为两条永无相交的轨道。作为鲜活生命个体的学生,尊严与地位被淹没,全人教育、个性关怀永远停滞于口号和理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早就写进了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可是,现实中提前招收“创新班”,考试之后的“快慢班”,让这几句虽有些拗口但寓意深刻的语言只能呆呆地钉在校墙内外,成为醒目的“口号”。

2.课堂教学观桎梏。纵观当下的教学行为,教教材、唯课堂、重分数成为制约课堂教学的主要障碍。曾几何时,“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的理念让我们把目光集中于课堂,虽然合作探究成为新的学习方式,但是探究的内容和问题却是由教师设计和提供的。分组学习轰轰烈烈,可是热闹的形式、肤浅的问题难以实现“真学习”。虽然自主学习环节已被广泛推广,可学习内容拘于教材,学习任务停留在基础知识记忆层面。学习方法单一,思维路径固化,学习力很难得以提高。沐浴了十余年的课程改革,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成为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可是,健康成长层面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教学层面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教育视域中交织,一方面因为理解上的误差造成实践行为的偏离,另一方面又因教师自身素养的不足无力而为。忘却了课堂教学的核心与本源,知识和能力之外的学习品质、思维素养,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呼应和心灵唤醒消失殆尽,“教做真人”“教是为了不教”的核心理念被严重淡化,教学活动善性缺失。

3.教育评价观单一。每个学生都是可爱的,他们表现出来的都是儿童的一种天性。我们经常不自觉地凭借考试成绩的高低给学生贴上了“好”和“差”的标签。殊不知,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贴上标签的最大坏处是让学生不再自信。当我们把教育看成是一种筛选时,考试分数就显形或隐形地充当了评价教师和学生乃至学校的唯一标准。北大附中王铮校长说:我们应把孩子的个性、差异当作价值。应当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人,而不能把教育看成是分数和成绩。虽然,学生的差异性和多元化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但我们对待学生的期望应当是一个过程,学生的个性可以叫“差异”,但绝不是“差距”,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应该有他个性发展、成就自己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怀着一片诚心,献出一片爱心,保持一片耐心,来帮助、支持学生的成长。可是,现行的教育体制很严酷,高考录取的标准太唯一。此种态势下,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分数成为教学的唯一追求,太正常不过了。至于这样的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否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育就很少提及了。

三、教学行为道德失范之纠正

1.更新教育道德观。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不论时代怎样变化,不论课程怎样改革,不论学校形态如何存在,教师的爱都是学生成长的精神动力,是他们生命成长的养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起一种美好的东西,使他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而如果孩子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变成一个对善与美无动于衷的人。”法国教育学家卢梭也说:“热爱可以弥补才能之不足,而才能不能弥补热心。”所以,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教师的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是“热爱学生的人格魅力和通过学科知识引领价值观形成的教学能力”。爱心比教法重要,情怀比分数有价值。对生命的敬畏与关爱,努力去创造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的环境氛围。操作方法永远是第二位的,最根本、最核心的是要领会和学到方法中蕴藏的理念与精神实质。

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牢固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按教育规律办事,最重要的是按学生生理心理的成长规律办事,让学生显山露水,真正成为主角。

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在快乐和幸福中学有所成。生活不仅是教育过程,也是教育价值的终极指向。教育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关注人的生活。所以,2017版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培养目标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独立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最有力量的教育一定是真实的教育。围绕孩子的真实生活引出教育的话题,最能促进孩子的“思考”和“交往”。真实的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亲历求知和交往的过程,不是模拟和旁观,而是身临其境。只有经历和体验,个中滋味才会真的涌进心田,才能品出生命的五味杂陈与奇妙之处,也才是真正地引导学生的向善、向上。真实的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们在亲历之后用自己的话来总结,来分享,在碰撞和交流中真正体会生命的真谛,吸纳文明的精髓。“学进去,讲出来”,在学讲交融中实现真学习,完成互学互教过程。教师参与,陪伴学生学习,共同参与中教师给学生更多的是安全感,安全感更利于学生思维的飞翔。所以,人大附中翟小宁校长说:好的教育,就是好的教师加好的师生关系。

孔子讲学图

2.弘扬教学伦理观。苏格拉底说:知识即美德。杜威认为:课堂教学过程与道德过程一体。斯特赖克认为,教学伦理是支配教学行为的准则。他们强调的都是教育的道德观,核心思想为:教学伦理是德行的实践。在高中历史教材中,有一张《孔子讲学图》,学生的解读会给我们怎样的启发?以下是学生教我的:(1)个别提问——因材施教。(2)在外面上课——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与自然相融,在自然中获得灵感。(3)矩形地榻,学生围坐——借“天圆地方”教育弟子要有宽广胸怀。(4)学生讨论——“学而不思则罔”,倡导思考与讨论。(5)老师坐着且在中心,而学生跪着——当时很讲究“礼”。(6)有学生坐在席上——“爱人”观念。(7)学生年龄悬殊——“有教无类”原则。(8)孔子表情温和——以德服人。(9)师生围坐而学——探究合作、平等和谐。……

师生平等、尊重学生的教学伦理观,是教学坚守的善性立场。落实于教学过程中,体现的是师者风格、智者情怀和长者责任。教育机智渗透于教学的每一环节,我们必须坚守教学目的与教学手段一贯的善性品质。因为,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课堂上我们追求“学进去,讲出来”,目的是在学与讲的实践过程中,完成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和学教一体化的完美结合。我们实施“对话”教学,让书本与书本对话,是为了实现资源的整合优化;让学生与书本对话,是为了完成自主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与学生对话,是为了提升合作探究的品质;让学生与老师对话,是为了凸显思维素养和学科价值,实现的是知识交流、情感交融、思维碰撞和方法互补。当“核心素养”的培育代替三维目标时,我们改变思维的方向,用“导学案”代替了教案,开创了“以人文本,问题导引”的新课堂教学模式,目的是让“自主”和“探究”实现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任务。

3.坚持多元评价观。陶行知先生说过:“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教育家的话语,道出了教育艺术的真理:教育即发现。教育要善于发现教师,顺性而为,把人性力量唤醒、激发、放大,让每一个人都走在向学、向上的大道上。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发现学生之特长,发现学生未来可能的优势。要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向上的。坚持“人之初,性向善,性向上”的管理哲学和人性判断。

既然我们追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就必须坚信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立体评估学校,双向评析教师,多元评价学生”应成为我们评价体系的重要思想。

立体评估学校,宏观上放眼办学方向,将党的教育方针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化、细致化,兼顾学生综合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统一。切实引领学科教学更加关注学科思想、思维方式,克服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结合校情,认真落实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实施。依据学情,在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实施和落实中做好服务和帮助。微观上聚焦校园文化、校本课程、办学特色、办学路径、文化成绩和学生综合素养。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助学生健康成长,让校园有温度,让校品值得敬畏。

双向评析教师,就是要坚持“德”“能”兼顾,让德能双翼起飞,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发现为的是成就,成就价值追求,成就职业幸福。坚持本真教学。坚持引领作用。引领价值取向,用文化、精神和榜样,引领教师理解教育真谛。引领专业发展,用教学实践和教研活动提升教学技能,形成专业风格。引领思维路径,寻求第三种思维,学会多角度思考,换位思考,学会辩证思维。引领为人处世,让人与自然和谐,让人与内心相通,让人生和谐安宁。

学生的个性各异,决定了我们评价体系的多元。多元评价学生,必须摈弃唯考试分数论,要张扬个性,以个性发展作为评价视角,将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学习方法、思维能力、特长发展、身心健康等内容按不同学段和年级细化,分解成具体的学习任务和考评等级,与考试成绩一同融入健康成长、快乐发展的轨道,成为升学、就业的录取标准。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优秀不是与他人比较,而是与自己比较。只要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尽情地让自己的光芒闪耀。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的。人是发展中的人,成长中的人,逐步成熟的人。每一个人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都有无限的可能性。一旦得到认可,就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释放出夺目的光彩。

猜你喜欢
素养思维课程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