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 钟清玲 李 博 黄朝意
(南昌大学护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疾病不确定感由美国护理学家Mishel〔1〕于1988年提出,主要是指个体缺乏决定与疾病相关事务的能力,来源于个体在面对疾病所导致的压力时无法识别其构成及含义,属于认知范畴,伴随疾病的症状、诊断、治疗而存在。康复病房老年患者因其基础疾病多,住院时间长,接受的治疗繁杂,大多存在感觉、运动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自己疾病的发生、治疗及预后等都充满了疑惑,导致患者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下降,疾病不确定感随之产生。相关研究表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QOL)越差〔2~4〕。本文旨在了解康复病房老年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疾病不确定感对其QOL的影响。
1.1研究对象 便利抽样取2015年1~6月在南昌市某三甲医院康复科住院的老年患者128例。纳入标准:①无严重沟通交流障碍;②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严重精神疾病障碍者;②无法进行语言或书面交流者;③中途退出问卷调查者。
1.2研究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否与子女同住、有无退休金、有无配偶、疾病种类数。②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5〕共33个条目,包含不明确性(13个条目)、复杂性(8个条目)、信息缺乏(7个条目)及不可预测(5个条目)4个维度。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依次计分为1、2、3、4、5分,在计算4个维度总分时第15个条目不参与计分,其中第6、7、10、12、21、25、27、28、30、31、32、33条目为反向计分,量表总分32~160分,分值越高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越高,得分32.0~74.7分为低水平、74.8~117.4分为中水平、117.5~160.0分为高水平。③世界卫生组织QOL简表(WHOQOL-BREF)〔6〕共26个条目,第1、2个条目为总体评价,其余24个条目包含心理(6个条目)、生理(7个条目)、社会关系(3个条目)及环境(8个条目)4个维度,每个条目均采用5级正向评分法,量表总分为26~130分,分值越高患者QOL越好。
1.3资料收集方法 问卷发放前对研究组成员进行统一培训,统一指导语。取得科室负责人的同意后,向患者说明研究的意义及方法,征得其同意后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对于不便书写及不识字的老年人,由调查人员讲解问卷内容,并负责评分。问卷均当场填完,统一收回。共发放13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8份(94.81%)。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t、F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
2.1康复病房老年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 疾病不确定感总分32~160〔平均(98.80±5.86)〕分、占总分61.75%,不明确性13~65〔平均(35.16±5.83)〕分、占总分54.09%,复杂性7~35〔平均(21.01±3.25)〕分、占总分60.00%,信息缺乏7~35〔平均(19.28±2.05)〕分、占总分55.08%,不可预测5~25〔平均(23.35±2.91)〕分、占总分93.40%。
2.2不同特征老年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患者的文化程度、与女子同住、配偶及疾病种类数是其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见表1。
2.3康复病房老年患者QOL得分情况 QOL总分26~130〔平均(89.30±10.25)〕分、占总分68.69%,心理6~30〔平均(23.55±3.81)〕分、占总分78.50%,生理7~35〔平均(27.00±4.13)〕分、占总分77.14%,社会关系3~15〔平均(10.35±0.89)〕分、占总分69.00%,环境8~40〔平均(28.40±4.40)〕分、占总分1.00%。
2.4老年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其QOL的相关性 康复病房老年患者MUIS总分、不明确性维度与QOL总分、心理、生理、社会关系3个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信息缺乏、不可预测维度均与心理维度呈负相关(P<0.05),见表2。
表1 不同特征老年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单因素分析
表2 老年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其QOL的相关性(r值)
1)P<0.05
老年患者MUIS得分处于中上水平。分析原因为:①老年患者身体功能下降,其感、知觉障碍,患者没有足够的精力学习有关疾病治疗、护理及预后的相关知识,无法有效面对疾病所导致的压力;②脊椎病、骨质疏松、颅脑损伤、偏瘫等疾病常见于康复科老年患者,疾病所致的长期慢性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等不良刺激加重了老年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导致其疾病不确定感升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疾病的不可预测性是疾病不确定感的重要诱因,这与李华〔7〕的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原因为,康复治疗方案除用药之外主要为针灸/刀、刺络、推拿、拔罐等传统中医疗法,因疗程较长老年患者无法预测疾病的转归其疾病不确定感增强。
因此,医务人员应该耐心为患者解释疾病的症状、所采用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向其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指导其参加互助治疗小组,鼓励其积极面对疾病,增强其治疗的信心。
教育对疾病不确定感的控制有很大的影响,教育程度高的患者其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低,这与Kazer等〔8〕研究相一致。分析原因为,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对疾病事件的评价及自我反思更深刻,能正确看待疾病引起的健康问题,能积极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疾病相关知识,更愿意配合治疗。相反,文化程度低的患者,面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表现得较为迷茫。因此,医护人员应对针对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提供丰富多样的健康教育方式,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的社会隔离感增强,对他人的依赖性也增强〔9〕,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患者缺少亲情与精神慰藉,当遇到疾病事件应激时没有可以寻求帮助的对象,从而导致患者产生孤独、恐惧等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应主动关心患者,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关怀,及时解决患者心理、生理出现的问题。
配偶陪伴老年人的时间最长,配偶健在的老年患者夫妻间不仅在生活上可以相互照料,在精神方面也可以相互支撑〔10〕,当突发疾病事件应激时能起到很大的保护和缓冲作用,利于其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
当多种疾病共存时患者的治疗将变得繁杂〔11〕,例如口服药种类多、服药时间不统一、康复治疗项目多等。因此患者没有足够的精力处理服药、康复治疗及日常生活等事件,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随之上升。对于多种疾病共存的患者,医务人员应帮助患者规律用药,合理安排患者康复治疗时间,避免患者漏服或错服药物、排队久等治疗,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康复病房老年患者QOL水平不高。分析原因为:①两种以上疾病共存的患者口服药种类多、服药方式复杂,若错服、多服或漏服药物将发生危险导致其生理功能受损;②患者经济、家庭地位的改变使其不再承担家庭的重任,患者逐渐与社会隔离从而影响其情绪和睡眠〔12〕;③患者视力、听力下降加之疾病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易发生跌倒,为了避免跌倒患者的社会活动参与度降低。
疾病不确定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加重老年患者的心理情绪困扰、增加患者的压力水平、降低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而降低患者的QOL。老年患者因多种疾病共存、病程长、治疗项目多,导致其不清楚自己的运动方式、饮食特点,对自己的疾病预后不明确,从而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13〕。因此医护人员要及时耐心的解答老年患者的疑问,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合理饮食,指导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带来的变化,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其QOL。老年患者的生活环境不会因其应对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环境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不为人的主观意志所能改变。综上,和社区工作中应重视对老年患者的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导,提高患者的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4 参考文献
1Mishel MH.Uncertainty in illness〔J〕.J Nurs Scholarsh,1988;20(4):225-32.
2邓丽娜,刘 涛,张会君.老年结肠造口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9):1047-51.
3樊少磊,单 菲,苗金红,等.认知行为干预对尿毒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1):5243-5.
4张 静,孔德娟,刘雪融,等.乳腺癌患者希望、疾病不确定感、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2;46(5):511-3.
5许淑莲,黄秀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之中文版测试〔J〕.护理研究(台湾),1996;4(1):59-68.
6郝元涛,方积乾,Power MJ,等.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的等价性评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2):71-6.
7李 华.胃癌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全科护理,2015;13(24):2433-5.
8Kazer MW,Bailey DE Jr ,Chipman J,etal.Uncertainty and perception of danger among patients undergoing treatment for prostate cancer〔J〕.BJU Int,2013;111(3b):E84-91.
9顾红霞.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和心理及社会支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8):1218-21.
10雷 鸣,董莉萍,杜瑞红.敬老院老年人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2):1537-9.
11包 芸,杜春萍.康复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2):191-3.
12陈 雪,乔士兴,李俊峰,等.入住 ICU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133-5.
13杨永学,汪子琪,沈 静,等.康复病房老年失能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8):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