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玉
【摘要】课外阅读是小学生丰富生活经验,积淀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养的过程。教师要放弃急功近利的思想,端正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正确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课外阅读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阅读 兴趣 习惯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094-01
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学习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学生只有在课外进行了大量的阅读,才能使课内所获得的学习方法得到实践与巩固,将方法发展为能力。而有效的指导方法是让课外阅读落地生根的助推器。
一、有效引导,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在阅读活动中,阅读主体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唤回直觉经验,从而重构读物的形态。对于年龄不大的小学生来说,要让其爱上阅读,必须找准学生兴趣的落脚点,关注其课外阅读的状态。人的潜意识里本来就有阅读的欲望,不论是时下的动漫还是经久不衰的古典名著,总有其喜欢的读物,只有找准兴趣的源头,才能让阅读的欲望成为习惯,为终身发展所用。
老师是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引路人,在学生心中有一定的榜样作用,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个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想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老师首先要做学生的书友,选择学生喜欢的书进行阅读,创设师生共同交流的阅读话题。以此增进师生心灵的沟通,让学生获得读书的动力和快乐。其次,教师还应当是经典名著的点拨者与讲解者。根据现有教材的课文精心设计,组织学生研读、诵读、模仿、评书等,让生动的情节跃于眼前,紧扣心弦,在学生兴趣正浓时,向学生推荐相关章节,水到渠成地以读引读。如教学《猴王出世》名著篇章时,鼓励学生读原著《西游记》;学习《蟋蟀的住宅》时,推荐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等。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向的工作都依靠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以及心理特点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刊,能读到自己喜欢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他自然就会将自己的小脸埋进书页里面去,甚至废寝忘食。
二、分级推荐,拓宽阅读视野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总量是145万字,各学段分别是5万、40万、100万字。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为依托,建立多级多层的推荐阅读书目体系:一级: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材料的推荐建议。针对所学课程,延伸课外,适度渗透,以课本为载体,以读引读。二级:地方阅读书目,即当地教育部门所推荐的读物。三级:学校推荐书目;四级书目:班级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相对孩子来说,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文学作品更是起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每读一本文学作品,就是与作者在心灵上的一次对话。孩子们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启蒙阶段,这一次又一次的对话会使他们对人生和世界获得更丰富而全面的认识,人格更趋于完美。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因此,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應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读物,并帮助和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
三、分享评价,巩固阅读兴趣
阅读的真正目的是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让学生从阅读中得到成长。而评价是促进学生阅读的一种手段。该如何引起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这就需要对评价的形式进行研究。笔者结合本校语文科“5+35”课堂模式,采用了以下几种评价方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活动展示中评价
课前5分钟的展示,目的在于给学生阅读展示的时间和空间。为了保证阅读的质量,我们围绕学生展示的仪态、主题、表达作了具体要求,每达到一项可获得一颗星,最高可得五颗星。每天语文课前按学号或自荐的形式由一位同学到讲台上进行阅读展示,再组织学生点评。实践证明,“生生互评”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这些互评更全面、更客观,常常记录了教师看不到的闪光点,而且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增加了学生的交往和了解。
(二)在作品展示中评价
通过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注重个性差异,使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结合课外书屋的推荐、名著阅读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读书笔记、手抄报、读书卡等评比。充分利用图书角、宣传栏、学习园地及时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每年寒暑假布置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分年段向学生提出读书成果征集要求,开学后以年级为单位进行读书成果汇报——读书笔记、读后感收集起来编成班级的作品集摆放在图书角供大家欣赏;读书卡、手抄报张贴在宣传栏,供全校师生观赏。获奖的同学除了获得学校颁发的证书,还可以担任班级图书管理员,无限制借书等“优厚待遇”。
(三)利用“阅读存折”评价
以“阅读存折”建立家校联系纽带推动课外阅读不失为一种有效做法。家长定期在“阅读存折”相应栏上记下学生的阅读情况。如:书名、时间、字数……定期将孩子阅读的内容、数量、质量反馈给教师,教师及时评价,给予鼓励或引导,从而保证了课外阅读的有效进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而发展性评价也提倡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实践证明,在阅读评价中,改掉教师为主的评价方法,让学生以及与学生有关的其他人员参与评价,即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家长查评的多元化评价,最终达到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形成阅读习惯的目的。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丰富生活经验,积淀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养的过程。教师要放弃急功近利的思想,端正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正确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参考文献:
[1]张文质主编.迷恋人的成长:20位教师的课堂发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