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莹莹
【摘要】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围绕“荷”与“月”营造出如诗如画的意境,两个意象之间呈现出一种立体交互式的结构。立足于中国古典诗学传统的审美情趣,可以从审美层面、情感层面和品格层面对“荷”与“月”的意象做出三重解读,而每一层面中两个意象之间都具有交互式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荷塘月色》 审美意象 情感意象 品格意象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064-01
《荷塘月色》创作于1927年,一经发表就被誉为“白话美文的典范”之作。最早做出鉴赏的是钟敬文,他认为:“只顾从题目上看,已先令人感到画意的丰满了,……人间还有描写荷塘夜景比这更来得美妙的画面么?”[1]郁达夫则这样评价道:“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两位作家分别用“画意”和“诗意”来赞美《荷塘月色》,认为这篇散文语言优美,风格雅致,既有生动的画面感,又蕴含着诗意,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
立足于中国古典诗学传统的审美情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荷塘月色》中最重要的两个意象——“荷”与“月”。 作为审美意象,它们构筑了如诗如画的审美意境;作为情感意象,它们是朱自清理想世界与思乡情怀的寄托;作为品格意象,它们象征着朱自清高洁的人格品质。而每一重意境中,“荷”与“月”两个意象之间都相互勾连,交相辉映,呈现出一种立体交互式的结构。
一、作为审美意象的“荷”与“月”
《荷塘月色》的审美境界围绕着“荷”与“月”两个意象展。首先写“荷”,描摹出一幅月下荷塘的美景。先写荷叶。“曲曲折折”勾勒出荷塘并不规整的轮廓,“田田的叶子”体现出荷叶又多又密,“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则比喻了荷叶轻盈而舒展的姿态。然后写荷花。“零星”、“点缀”点明了花与叶的位置关系,“袅娜”、“羞涩”赋予了荷花女性特有的情貌,“明珠”、“星星”则写出了月夜下荷花的颜色和光泽。再写荷香。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来类比若有若无、隐隐约约的花香,将嗅觉转化为听觉。在微风的吹拂下,景致从静态转为动态,荷叶随风波动形成“一道凝碧的波痕”。而在流水的映衬下,荷叶“更见风致”了。
其次写“月”,晕染出一片塘中月色的风情。“流水一般”的月色泛出“牛乳”般洁白、柔和的色泽。“薄薄的青雾”给池塘笼上轻纱,犹如梦一般虚无缥缈。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荷叶上映出了“参差的斑驳的”、“稀疏的倩影”。云的稀薄浅淡与影的黑暗深沉相互映衬,明暗交织,疏密相间,使得“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而这种光影交错又恰到好处,似高低起伏的旋律一样深沉委婉。
“荷”与“月”两个意象不仅内涵丰富,“荷”涵盖了荷叶、荷花、荷香,“月”包含了月光与月影;而且意象内部的诸要素之间富有层次感,“月下荷塘”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塘中月色”光影交错、明暗交织。此外,“荷”与“月”两个意象之间也交相辉映,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所以格外的轻盈梦幻;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所以格外的飘渺迷离,二者共同构成了荷塘月色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审美意境。
二、作为情感意象的“荷”与“月”
抒情性是散文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方遒在《散文学综论》中说:“散文创作主要用作品所体现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把对自然图景或社会生活的感受与自身主观情感相融合,是一种侧重于抒发和表达内心的文学样式。”[2]
在《荷塘月色》结尾处,朱自清花了颇多笔墨回忆江南采莲的旧俗,还饶有兴致地引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中句子,感叹旧时“嬉游的光景”是多么的“热闹”、“风流”和“有趣”。
创作《荷塘月色》之时,正值朱自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与妻儿居住在距江南千里之遥的北平。同时期的另一篇散文《一封信》中,就明确而直白地表达了朱自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怀念江南的草木、景致和友人。
眼前的“荷”,是故乡风景中最常见的花朵;古诗中的采莲旧俗,也是成长记忆里熟悉的生活场景。而“月”在古典诗词中代表思乡。因此,在《荷塘月色》中,“荷”与“月”的意象是朱自清思乡情怀的寄托。
三、作为人格意象的“荷”与“月”
散文不拘一格,书写性灵,是个体情怀的见证。梁實秋曾这样说过:“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掩饰的可能,提起笔便把作者的整个性格纤毫毕露地展现出来。”
自屈原的《离骚》开启了“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荷”就带有了芳洁之志的人格象征。周敦颐的《爱莲说》称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花中君子”。月亮悬于天空,高远圣洁。皓月清辉的清朗气质也同样成为了文人言志抒怀的寄托,象征品质的高洁。因此,在《荷塘月色》中,“荷”与“月”的意象是朱自清高洁品质的象征。
参考文献:
[1]钟敬文.背影.钟敬文文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596
[2]方遒.散文学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