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玮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动听的旋律在中午的校园回响,“小鱼儿”乐队正在校园大舞台演出。架子鼓、吉他、双排键、萨克斯一应俱全。看看这些神采飞扬的乐手们,最大的12岁,最小的才9岁,演奏得还真是有模有样。
说起“小鱼儿”这个名字,还颇有一番意蕴。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大学一解》中有这么一段话:“古者学子从师受业,谓之从游。……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乐队取名“小鱼儿”,既是契合“以水的灵动滋养生命,以水的波澜汇聚智慧,以水的宽厚沉淀德性”的办学理念,又有期望“小鱼欢快成长”之喻。
为了提高乐队的表演水平,学校特意外聘了专业老师,对乐队的训练进行指导。每周三中午,学校的“梦想舞台”上,便会出现孩子们认真练习的身影。对孩子们来说,以乐队的形式,将一首歌曲完整地呈现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注意乐曲节奏的整齐,也要注意乐器间的配合;既要让每个孩子在表演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又要让孩子表现出乐曲的完整与和谐。出错,纠正,练习;再出错,再纠正,再练习……在不断地练习中,孩子们真正理解了“合作”的含义,懂得了“精益求精”的内涵。
曾有家长质疑孩子将太多的精力放在演唱和排练上,也有教师担心孩子的学业会受到影响,但当他们看到原本内向羞涩的孩子,在舞台上是那么自信、那么洒脱,特别是当看到孩子眼里闪烁的光芒时,一切的担忧都化为乌有。一花一世界,让每一个孩子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应当成为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追求。学校教育,要更多地发掘孩子身上的优势,让他们去尝试,去体验,去发现自己所拥有的各种可能。从而“放大”孩子身上优秀元素,增强成功的心理暗示,更加坚定地走向属于自己的未来。
为了学校的“每一条小鱼”,都能拥有适合自己的河流,我们十分重视艺术、科学、体育等课程的开设,注重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先后创办了“创客工作室”“航模小组”“机器人”“翰墨书院”“天籁合唱班”“小记者团”“围棋启蒙”“足球队”“篮球队”等20多个校级社团。孩子们在社团活动中挖掘潛能,发展特长,快乐成长。2017年,仅机器人社团就有57人次获得省市级奖项;创客工作室成员宋怿轩同学的创意作品“智能安全电梯”,戴天维设计制作的“遥控小车”,张弘奕同学的“走动的垃圾桶”分别获得了省青少年创新大赛的一、二、三等奖。
每一条小鱼都有自己的河流,每一朵浪花都有自己的精彩。我们相信,那一条条小鱼也许会跃过“龙门”,那一朵朵浪花也许能开放成“奇葩”。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